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的素质教育是指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文化的传播为宗旨,以心理品质培养为中介,以身体训练为基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造就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2.
改革评价机制推进素质教育龚水旺魏新民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而小学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的教育。然而,以往传统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影响,许多家长从子女进入幼儿园起...  相似文献   

3.
吴小鸥 《湖南教育》2008,(2):42-43,28
素质教育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重要理论价值的命题."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素质教育以全面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4.
提高公民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新环境下对教育提出的新的任务。和谐社会与公民素质的提高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提高公民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中学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的一个基本生存技能,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就应该改革考试制度,使教育回复到它的真正意义上去,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目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涵义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提高全体公民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思想。而在中小学实施的素质教育,是按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是开发中小学生潜能,训练和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首先是公民教育。"其基本任务是素质教育,是为学生全面打好科学文化的知识基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目的是"使儿童、青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初中英语教学知识体系的理念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础教育首先是公民教育。”其基本任务是素质教育,是为学生全面打好科学文化的知识基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目的是“使儿童、青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全民基本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而小学素质教育是指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以社会文化(包括思想品质)的传播为宗旨,以心理品  相似文献   

9.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徐卫东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以提高儿童及青少年的全面素质为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并以此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它不仅注重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教育是公民的基本素质的教育,而小学科学教育是以现代基础教育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念、态度和思维方法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活动.科学素质是小学生素质结构中的核心素质,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科学教学如何根据小学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以及本学科的特点,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近年来,我在教学中就培养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立国之本,当今世界都在加快教育的发展,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尖端科技人才,实施素质教育正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根本和主体,"素质教育"可以简单理解为"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知识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素质,并培养能力、发展优良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其任务就是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师仍然在应试教育的怪圈的挣扎、徘徊等误区,解决不正确的观念,使教育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呢?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者虽然侧重面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运动技能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确定...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为改变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具有面向全体意识、全面发展意识、学生为主体意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素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进行美育和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完成一个思想上的过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相似文献   

16.
1.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小学素质教育是指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文化(包括思想品德)的传播为宗旨,以心理品质培养为中介,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教育。1.1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1.“切合人生”的语文教育目的价值观。叶圣陶主张,语文教育既是为“切合人生”、培养“够格公民”的应需教育,是培养真知和真能的全面教育,面向每个学生的公平教育,也是面向全体国民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的大众化教育,更是为推进我国社会现代化,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提高公民的素质,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是我国教育和世界教育的迫切要求。虽说教育界对素质教育争论不休,甚至连素质教育的概念能不能成立、其含义是什么都尚未确定。但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且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提高公民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这是大家的共识。本文不想牵涉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争端,只是想讨论一下,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素  相似文献   

19.
我省的教育改革正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有用人才的战略举措,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数学作为一种客观抽象出来的自然科学,属于社会素质的范畴,素质是人的数学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双重体现,数学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价值取向应是多极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熏陶,数学素质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显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提高语文水平本质上就是全面提高语文素质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因此,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素质教育才能充分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