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创设情境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职高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创设美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职高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小学英语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小学英语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当然,除了教师本身要充分研究教材和认真备课外,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去思考、去运用英语。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下面。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陈玉英 《考试周刊》2010,(27):74-7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推动人去认识新事物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能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呢?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事可写,是第一关键。  相似文献   

5.
元静 《河南教育》2009,(4):36-37
学习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寓趣味于英语学习中,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越好学。  相似文献   

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能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根据这一理论,我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数学情境,有效地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联系生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的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及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有很多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不喜欢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认知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数学与艺术交融,让学生置  相似文献   

9.
陈加彪 《广西教育》2011,(28):55-55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热情,那就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与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努力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要想让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而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无疑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李丹 《湖北教育》2007,(7):50-50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直接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1.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情境。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心情愉快,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师的语言、神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能用儿童语言,讲课时做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生动活泼,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对教师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创设好的数学情境并多角度设置兴趣点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实现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一、新奇情境中学乐融融 物理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教授指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潘忠良 《小学生》2012,(8):86-8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数学具有良好的兴趣,并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学习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创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恰当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各种感观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极为有效的“催化剂”.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就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谈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学生之所以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对知识缺乏需要.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热情,这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而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从问题人手,就是要向学生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往"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是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基础。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将问题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式呈现,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往”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是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基础.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将问题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式呈现,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创设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去发现、去探究、去思考和去学习.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技能,更启迪了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