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接领导任务,要去听一位低年级教师执教的《小动物过冬》。说实话,我对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不大感兴趣,主要的原因是觉得在这一学段夸张的气息太浓了点,特别是在公开教学的时候,老师那少儿主持式的体态、语调、表情,用我们成人的眼光看是滑稽的、幼稚的、可笑的。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就尽量地不去看老师,也不去听老师讲的什么、讲得如何。  相似文献   

2.
普通班主任     
我在一所初级中学采访时,无意中发现几个低年级的孩子在争论: “咱们班主任李文平老师顶好,象妈妈一样慈祥。”“不,象爸爸,亲是亲,怪严厉的。”“哼!我看象只狼,真凶哟!”听着这番争论,我决定去拜访  相似文献   

3.
课堂上,学生不但要听老师讲,还要听同学讲。因为课堂讨论是小学各科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如果不注意听同学讲,讨论就难以开展,也就达不到讨论的目的。我在听课中发现有很多学生,特别低年级的学生,不注意听同学发言,别的同学发言时,有的还把手举着,他们对别人发言中的错误不去纠正,相同的观点不表示赞同,而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相同的话也多次重复。有的则为自己没有被提问而惋惜。  相似文献   

4.
时下,小学低年级的课堂内,教师为了维持好教学秩序,总是说:"看谁坐得好就要谁来回答问题(操作……)."一堂课内,这句话听多了,笔者就在思考:坐得好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学生会讲小话、做小动作而不跟着老师跑呢?  相似文献   

5.
我在南京听过魏书生老师的语文课,初二学生学高二教材里的一篇文言文。魏老师竟然一个字没有讲,一个知识点没有教。去洋思中学考察两天,我听了所有科目的课,我听的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课,多数老师没有讲。这些老师不讲的课,学生学的主动、快乐,教学任务完成的又非常好。  相似文献   

6.
数学知识对低年级儿童来讲,是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老师在上面讲,个别学生在下面乱画,不注意听,走近一看,原来学生是在画画.由此可见,学生对画画非常有兴趣.新编数学教材在更新内容的同时,也适当地配置了一些插图,因而使新教材就像是一本本儿童故事画册,里面一幅幅图画"眨着眼睛",而知识就躲在图画里,召唤着孩子们去学习.与一般图画相比,简笔画更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联想性、简洁性的特点,其风格和色彩更易于低年级学生接受.利用简笔画进行数学教学,容易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促使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在这里我谈几点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7.
数学知识对低年级儿童来讲,是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老师在上面讲,个别学生在下面乱画,不注意听,走近一看,原来学生是在画画.由此可见,学生对画画非常有兴趣.新编数学教材在更新内容的同时,也适当地配置了一些插图,因而使新教材就像是一本本儿童故事画册,里面一幅幅图画“眨着眼睛“,而知识就躲在图画里,召唤着孩子们去学习.与一般图画相比,简笔画更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联想性、简洁性的特点,其风格和色彩更易于低年级学生接受.利用简笔画进行数学教学,容易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促使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在这里我谈几点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8.
一、工作中的困惑 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常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同学正在发言,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叫着:"老师!老师!我、我、我……"不顾别人还没有把话说完就插嘴.这就是孩子没有良好倾听习惯的表现,吵吵嚷嚷的课堂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情绪及学生听课、发言的兴致.目前大多数低年级学生在这方面习惯还没养成,表现为:插话、自己回答完问题就不听别人意见或建议,有的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听老师或同伴讲话,等等.  相似文献   

9.
吾师亦吾父     
2003年11月17日,我因献血在家休息。手机响了,是金老师来电,他问我是否一起去听名师讲课。我问他都有哪些名师,一个名字让我心动——于永正。第二天,我第一次见到了于老师——他在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常常教育学生"上课要听讲":眼睛注意看、耳朵注意听、脑子跟着想、精神要集中。这是我们老师对学生上课听讲的要求。于是,在传统的课堂上总是学生听,教师讲。"我不讲,学生就不懂;我少讲,学生就少懂;我多讲,学生就多懂。"老师希望学生通过听讲和笔记,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但其实,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对"听讲"的要求,不再囿于老师的讲,更要听同学怎么讲,再思考自己讲什么;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所以,从另  相似文献   

11.
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老师启发什么、学生思考什么.老师启发到哪儿、学生跟着想到哪儿,把学生看成知识客器的现象.不让学生自己去开动脑筋获取知识,造成学生知识学得死,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这一切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习惯,任何一个习惯的养成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知识对低年级儿童来讲,是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老师在上面讲,个别学生在下面乱画,不注意听,走近一看,原来学生是在画画。由此可见,学生对画画非常有兴趣。新编数学教材在更新内容的同时,也适  相似文献   

13.
我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在工作中发现,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告状,每天打小报告的孩子不少于二十个.讲的都是些不足挂齿的事情,诸如:"老师.XXX同学不听你的话,他没有认真做完作业就回家了."  相似文献   

14.
不少教师可能遭遇过这样的情形,即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形,我就物理这门学科向学生作了一些了解,有的同学说:老师讲的一些概念很抽象,我们听不太明白;有的说:老师的语调太平淡了,像催眠曲似的;也有的说:整堂课都是老师在"灌",我们只能被动的去接受,感觉很累,注意力很难集中;甚至有同学认为老师讲的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没什么联系,没必要那么认真地听.  相似文献   

15.
经常听到语文老师抱怨:"这个××内容都讲了很多遍了,这些学生为什么就没有听进去呢?"其实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自制能力,小孩子在课堂上开小差听不进老师的某些讲课的内容完全属于正常现象,可是有的老师却不能静心思考,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思考怎样改善这种现象等,只是一味地批评孩子,试图用自己的威严来迫使孩子集中注意力,但低年级孩子却偏偏"屡教不改",直惹得某些老师怒气冲冲.针对这个问题,我静下心来仔细地做了个分析,大致有两种原因影响着学生的听力:第一种情况就是学生本身就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他们上课时注意力很不集中,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根本听不进老师说的话;第二种情况是学生本身的听力就比较欠缺,他们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如同听天书一般,所以无法理解老师所说的话,听了也就等于没有听.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听课的情况直接决定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那针对这些孩子听力低下的情况,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是任之发展,还是努力训练他们的听力呢?我想绝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后者,只是苦于没有好的方法.那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语文老师应该怎样训练学生的听力呢?我在多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一点经验,在此跟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6.
万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二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我考得很差,究其原因是上课经常开小差。近几个月,我上课时注意力总是集中不起来,特别是上语文课和英语课时,听着听着就想东想西去了。结果老师讲的很多内容我都没听懂。有  相似文献   

17.
<正>米粒老师长相有些奇怪,小脸、大眼、尖耳、鹰钩鼻。同学们曾经议论纷纷,但米粒老师并不在意。不过,他真的很厉害。我认为他是课讲得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最没有意思的课文,他也能讲得动听无比,就连我们班上著名的瞌睡大王也睁大眼睛在听,生怕漏了一个字。我这不是夸张。有一次,我们正在上米粒老师的课。突然,我发现窗外有动静,探头一看,校长和其他老师正躲在外面听呢,一边听还一边竖大拇指。  相似文献   

18.
《家教世界》2013,(11):20
一哥:你好!今天数学课上,我正在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同桌凑了过来,在我耳边说:"喂,刚才老师讲的那一步是怎么算出来的?"我想听老师接下去的讲解,但又怕不告诉他,他会生气,那时的我真是左右为难。放学后,同桌又对我说:"沙沙,跟我去旱冰场溜旱冰吧。"可是我早上答应爸爸放学后按时回家,但听同桌这么一说,我又很不好意思,心里矛盾起来:去吧,其实心里一  相似文献   

19.
听和记     
过去我一上课就拼命地记,恨不能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一字不漏地记下来。大脑和手始终处于机械而紧张地录制语言符号之中。一堂课下来,很累,可是合上笔记想想老师究竟讲了什么,又觉得很不清晰,只好再花时间去看笔记。这种办法不科学。经过反复实践,我摸索到正确处理听记关系的  相似文献   

20.
课外书,这个不说话的好老师、好朋友,给孩子们带来多少欢乐,增添多少智慧啊!可是,过去很多人却认为,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小学中高年级的事,至于低年级嘛,他们识字不多,净碰到“拦路虎”,没法读。前年我接了一个一年级实验班,主要课题是如何开发儿童的智能,读写提前起步。我就着手进行低年级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尝试。实践证明——低年级小朋友也能读课外书一年级一期的时候,尽管学生还不识字,我就为他们准备了两百本以图为主的新书,安排了每周一次课外阅读指导课,教他们怎样看图画,讲图意,辨认常见的事物的名称。我还常把图书上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并告诉他们,书上还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以引起他们读书的渴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