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应用题对初中生来说难学难做,好比语文课中的作文难写,思维打不开,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好应用题可以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同时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相应的培养.但在应用题的实际解答中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正>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三年级是小学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时期,应用题教学更是本阶段学习的一个难点,如何解决这一个难点,顺利进行由低到高的过渡?结合"几倍求和问题"的教学,现谈谈自己对三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感悟与体会。一、教会学生审题,理解题意从三年级开始,应用题逐渐由一、二  相似文献   

3.
何碧如 《四川教育》2000,(10):34-34
我们知道应用题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而在应用题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呢?对此,我的体会是:一、从基本的思维训练入手,为创新思维训练打好基础。应用题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理顺解题的思路。在教学中我抓住以上关键点,对学生进行了以下针对性较强的训练:1.引导学生从应用题的条件出发根据条件提问题,从而弄清条件和问题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线段图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能够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线段图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5.
彭聪 《新疆教育》2012,(7):116-117
应用题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很重要。应用题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而要较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我认为在应用题教学中要重视以下环节的教学。我觉得学生是喜欢动脑思考的,关键是教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而应用题就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中找到动脑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既是七年级学生感觉困难的知识点,也是老师感觉教学不易的地方。认真组织好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既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为学生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用题解法不一、方法多变,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勤动脑的习惯,但本人觉得学生刚接触应用题,应先通过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应用题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一味追求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以及答案的唯一性,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题型结构过于呆板,学生没有选择条件和问题的权利及解决问题的自由,极大地扼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很多应用题离学生生活实际非常陌生和遥远。  相似文献   

8.
应用题的教学在初中生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数学的应用题教学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在七年级应用题的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制约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利用所学到的应用题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应用题的学习在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所以,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初中代数教学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其所以是重点,因为通过它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所以是难点,因为解决它无一般公式可循。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他们在解应用题时失败较多,产生了“畏惧”心理,面对应用题束手无策。究竟哪些思维障碍影响了学生解应用题的顺利进行呢?我在反复教学实践中发现,较普遍的思维障碍有三方面:有对“纯度”、“浓度”等概念不理解造成的障碍;有对表示有关量的地在思维活动中没有转化为已知县的思维定势造成的障碍;有应用题中等量…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重点.它分布在每个年级。解答应用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列式、计算能力,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如何训练学生熟练、正确地解答应用题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头痛的问题。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关键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掌握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相应地,新教材中已经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的章节,却将应用题与数学意义的运算一起出现,这说明教材并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更加强调通过应用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对我们教师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对应用题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那么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探索应用题教学,更好地组织学生去学好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难以教授的内容。随着近年来有关应用题教学探讨的增加,应用题的解题更加注重技巧。学生通过解答应用题,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相应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养成学习数学是为了运用数学的这样一种潜意识。那么,本文就要重点介绍一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中有关应...  相似文献   

14.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应用题,教师在引领学生进入解应用题时,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喜欢上应用题,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把一年级应用题的教学归结成四个字一引、动、趣、想。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带有隐蔽性,对于初学数学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但另一方面,应用题对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增长学生智慧又有着重要的积极...  相似文献   

16.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举足轻重,对于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面对新教育改革的要求,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针对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学科特点、规律以及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效性的课堂策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加强思维引导、增加课堂提问、进行及时地课后反思,以提高学生学习应用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罗郡 《宁夏教育》2011,(10):26-26
应用题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特别是聋哑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重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应用题的学习成为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用方程解决问题"是义务段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认为,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它,需要经历"排除干扰"、"区分异同"、"寻找联系"、"返璞归真"四个层次.一、排除干扰义务段教学刚开始出现解应用题时,用的是算术法,从七年级开始才正式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由列算式改为列方程,有些学生一时间不适应这种改变.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常受到按算术方法列算式的思维方式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应用题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对应用题学与教的学习与研究。一般而言,通常我们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顺向思维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有些数学问题,从条件出  相似文献   

20.
满瑞敏 《教育》2011,(30):37-37
<正>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也成了他们学习的一块硬骨头,一是他们识字不多,二是他们理解能力有限,三是他们易"知其然",难"知其所以然"。因此,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困扰数学教师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应用题教学如果早渗透、早孕伏,就可以克服这个难题。提早孕伏"单位名称"从一年级第一节数学课开始,注意学生的说话训练。特别是单位名称的训练,要做到单位名称正确,如:一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