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体育社会化的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对社会化的不同理论和体育社会化基本概念进行了讨论和评述.在归纳体育社会化的模型和体育社会化的理论假说的基础上,对体育社会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视点等方面对体育社会化研究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体育社会化在促进体育素质教育和个体健康成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近30年来的体育社会化核心文献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从热点主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中外体育社会化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差异,并为我国体育社会化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启示。研究结果指出:在热点主题方面,国内研究集中于青少年、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而国外更关注儿童、健康、青少年和行为研究;从研究方法角度看,国内研究倾向于宏观视角且方法单一,缺少实证研究,相比之下,国外在理论和方法上更为丰富,实证研究较多;在发展趋势上,国内研究主要围绕“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学生—青少年—社会体育—体育产业”发展,而国外则集中于“家庭与儿童社会化—性别社会化—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化—运动员社会化—职业社会化”。这些发现对于我国未来的体育社会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社会化、职业社会化和特殊群体社会化等细分领域。  相似文献   

3.
浅谈体育的社会化功能及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体育社会化功能以及体育与其他教育间的关系分析,阐述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主要功能与作用,提醒人们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体育活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因此体育不论是作为内容还是手段在素质教育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体育社会化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社会化与人的社会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互动的性质,从人的社会化的本意出发,分析了体育社会化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促进作用,指出体育社会化与人的社会化互动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发展要求高校体育进行社会化。笔者介绍了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内容、形式和功能,并从观念意识、高校人力物力的优势等方面提出了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居民2005年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主要为自发型,体育消费的主要形式为实物性消费,不同年龄人群体育消费的对象、态度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经济条件、消费观念、全民健身意识、教育程度、体育社会化程度等是影响乌鲁木齐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就如何认识与把握体育社会化的历史意义、功能作用和基本特点,怎样抓住有利时机,加速体育社会化的进程等有关我国体育社会化的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许浩 《体育世界》2007,(8):51-52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等。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其实就是社会、学校与个体的互动过程。校园体育文化在大学生体质、心理、个性、体育价值观、社会交往和社会角色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体育社会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探讨研究了体育社会化的特点、内涵、作用以及体育在人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发挥其社会化功能的。体育是对人产生良好社会化功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与其他社会化手段和途径相比较,体育社会化功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体育社会化功能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培养人遵守社会规范意识以及确立正确的社会角色。体育社会化功能具有双面性,必须正确利用否则,体育社会化功能也会对人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0.
前年,我在《体育社会化初探》一文中(以下简称《初探》,见《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四期第6~10页),曾就“体育社会化”概念的由来,体育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体育社会化与体育社会性的关系,探讨体育社会化问题的现实意义等,谈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此后,在刊报上又看一些论及体育社会化的报道,本人经过学习和思考,深感对体育社会化问题,有必要再作探讨。现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见解。一、“社会化”概念的含义所谓“社会”,按照马克思所说,乃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20页),它本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1.
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作用力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它本身的范畴.我国的体育社会化发展比较缓慢,已经落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后面,因此大力推进我国的体育社会化,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性和战略性意义.文章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从我国体育社会化的特点,体育社会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体育社会化和人的社会化以及我国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4个方面来论述我国的体育社会化.虽然我国在诸如奥运会一样的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我国的体育社会化程度还比较低,今后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我国体育的社会化程度,使体育真正起到为社会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体育社会化概念、体育社会化的作用、影响体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和体育迁移价值的研究,认为社会学领域的体育社会化是指“通过体育进行社会化”,体育社会化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家庭和学校是影响体育社会化的2个主要机构,社会阶层和性别属性是影响体育社会化的2个主要决定因素,体育迁移价值的存在使体育社会化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而组织管理和个体素质是体育迁移价值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人的社会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本文从社会行为学和终身教育的角度,遵循人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概要阐述人的社会化基础上,将广义的体育教育在实现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分为四个阶段,即婴幼儿期、儿童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了体育教育对人的不同时期的社会化的影响方式及其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体育领导管理体制社会化为体育社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既有利于宏观上调动和协调社会各种力量办体育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微观搞活,因而是体育社会化的关键。民主德国(以下简称民德)和联邦德国(以下简称西德)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和它们一直重视体育领导管理体制社会化,从而使体育领导管理工作充满活力不无关系。这两个德国是战后在原德国基础上诞生的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既具有先天同质性,又具有后天特性和共性,同时又均为世界体育强国。因此,它们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更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体育社会化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怎样认识体育社会化,至今在理论上未完全搞清楚,影响了体育社会化的深入发展。通过对“社会化”的揭示,指出了体育社会化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①与人的自身发展紧密联系的体育社会化;②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体育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体育社会化与高校体育社会化内涵的阐述,阐明了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结合我国全民健身钎划的实施,高校应在体育社会化过程中改革体育教学,探讨高校体育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和实施途径,以供高校在新形势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体育社会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一、体育社会化概念的由来,是同体育劳动产品的商品性相联系;二、体育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三、体育社会化与体育社会性的关系,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主要有三点;四、探讨体育社会化的现实意义,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社区体育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体育是体育社会化的必要途径,是体育社会化的新载体。社区体育的发展理论则是社区体育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体育社会化的关键。因此在分析社区体育发展概念、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体育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体育社会化是由体育的本质和功能所决定,是当代国际体育发展(?)一个重要趋势。作为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和一项根本性措施,体育社会化近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不平衡、局限性以及管理政策的某些不足。本文在分析了上海体育社会化的特征和趋势后,对我国体育社会化的实践与理论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对策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体育社会化的本质,并从校园文化、体育美学教育、体育文化传播的视角对体育社会化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校园文化、体育美学教育、体育文化传播在体育实践中的作用、表现、具体操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