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开放性原则 "语文动态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途径和依托.只有动态变化,才能生成,才有体验,才会发展.而动态变化、生成、体验、发展都具有开放性.因此, "语文动态课堂"的时间、空间、内容、结果都是开放性的.  相似文献   

2.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预设,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和乐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危害性,因此课堂教学中越来越追求开放性和生成性。动态生成的课堂已成为教师探讨的话题。所谓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那么,如何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呢?  相似文献   

3.
生成性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落实阅读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方面,生成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生成是可知的,是有规律可循的,语文新课程的课堂动态生成应朝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要在读书、思考、想象、体验和练习等语文实践中形成;另一方面,又必须承认课堂生成是不可知的,因为课堂生成的细节我们教师无法预知。因此,就要求我们在生成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效益性原则,坚持本体性原则,在预设内生成,于生成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具有开放性、非预设性和创生性的"原生态"语文教学,才是真实、自然的教学,才能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从教学目标简明、具体,教学重难点咬定文本,课堂教学回归语文味,教学过程追求动态生成等方面,探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种体验的生成,可以预设,它应该建立在学生充分进行实践,充分感悟生活的基础上,由教师在开放性的课堂上,巧妙引导而生成。心理学告诉我们,独特的体验往往是在独特的环境下诱发内因而生成的,教师主导方式的独特往往能使学生耳目一新,刺激大脑皮层的独特反应,调动起独特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开放”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解除封锁、禁令、限制”.“开放”与“封闭”是相对应的.封闭的语文课程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丰富的语文生活隔离开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这样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封闭而呆滞的.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则着力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语文素养,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的功能.开放性教学倡导开放语文学习的时空,主张语言熏陶和语文实践,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开放性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体验,符合教育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7.
赵晚云 《学苑教育》2012,(10):26-27
教学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我们要充分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过程中通过重视认知、包容错误、倾听内心、了解需求,构建生成丰富的动态活力课堂。  相似文献   

8.
时代呼唤新的语文课堂,学生需要新的语文课堂,而新的语文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只有在生成性的语文教学与课堂中,学生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过程,包括一节课、一篇文本文、一个单元等的教学过程。本文主要研究一篇文本文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主要有预习指导、导入、讲解讨论和指导、课堂小结。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学习是对知识情感和生命的一种体验;开放性与生成性是新的语文课堂的主要特征;树立"以学定教"的观念;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效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情感体验,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独立阅渎的能力。这种体验的生成,可阻预设,它应该建立在学生充分进行实践、充分感悟生活的基础上,由教师在开放性的课堂上,巧妙引导而生成。然而,人们在接受艺术作品内容的同时,艺术作品独特的表达方式往往给人以更加深刻的印象,更加能够激发人们的独特体验。人的体验和思考在独特方式的激发下会更加活跃,更加富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知识的过程,它还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生成新的教学流程,使学生们在动态的课堂环境下自主学习。语文教学的动态生成既展示了课堂的真实性,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一、创造民主氛围,树立动态生成思想  相似文献   

12.
“动态生成”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启示我们:教学不应只是忠实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语文教学,使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动态变化,促进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动态生成过程,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引领课堂动态生成这正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动态课堂的构建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强调生成性,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彰显生命与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呢?一、平等对话促有效生成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也就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和应用,这就决定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具有开放性。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全面的目标体系、树立新的教材观、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呼唤体验教学,理想课堂召唤体验教学,语文教育更需要体验教学。正如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体验”这个词语在语文新课标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一共出现16次。可见,“体验”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的本质就是人的体验,没有人的体验就没有语文的生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的学习体验即学生那种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和验证,对于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实施新课程以来,文本探究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文本探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因为学生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个体,他们是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参与到学习中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生命的高度”去重新审视课堂,要善于抓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质疑,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高效的文本探究.从而让文本探究在生成中“增值”。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思考和感悟时有形成,这就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这种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那么,怎样构建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9.
<正>一、生成性教学的基本内涵生成性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动态的教学,即将现实中的教学课堂视为一个变化着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具有非线性、开放性和非预设性等特点;另一方面指生成,需要从内容、主体和形式三个角度来理解。而生成本身又可以分为师生一同生成、教师生成和学生生成三  相似文献   

20.
陈云辉 《辅导员》2011,(18):55-56
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思路开展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与原计划不同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动态生成式教学强调的是课堂的开放性,但动态生成并非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动态生成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