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琳  张梅 《许昌学院学报》2011,30(5):107-110
在分析宗地地价评估中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和要素的基础上,将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多源信息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与宗地评估模型相结合,从系统设计原则、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几个方面对建立宗地评估信息系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建立标准宗地体系 ,是完善我国地价理论的需要 ,也是政府监测地价动态的需要。标准宗地有自身的标准 ,要求有广泛的代表性、相对的稳定性、可公示和易于辨认。标准宗地应按商业、居住和工业三种基本用途与相应的级别分层次设置。标准宗地体系在动态的基准地价评估、任意时点的宗地地价评估及动态地价指数评估等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3.
林海云  倪晓红 《考试周刊》2009,(45):180-180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高校勘测设计院改制的始终,要为校领导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做好资产评估、界定、股权结构设置工作;解决好改制过程中的几个特殊财务问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旨在保证高校勘测设计院的改制顺利进行,以及改制后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道路勘测设计》现场实习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道路勘测设计》现场实习课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教学应重点加强实习环境,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并指出应增强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双师型师资人才,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线路在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测量.线型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有许多的共同之处,相比之下,道路的勘测工作较为细致和全面.本文将以道路工程为代表,介绍线路测量的具体工作内容及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彭飞 《华章》2010,(17)
在道路建设中公路建设是道路建设的重中之重,多年来通过本人在公路勘测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公路勘测技术人员经常违反规范操作,究其原因是公路勘测技术人员对<公路勘测规范>缺乏了解,特别是在公路勘测中的测量标志方面,因此特对公路勘测中的测量标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道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测量及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具体情况,介绍了建立勘测实习基地的设想、目标要求及建设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习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专业培养从事公路与桥梁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养护与管理等服务第一线的高等专业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公路与桥梁工程勘测设计、现场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具备较快适应公路与桥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宗地地价评估方法中,依托基准地价,通过进一步的修正,得 出宗地地价的方法,是最主要的一种。本文分析了商业、住宅、工业三种基本用途 土地的基准地价修正因素以及各自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目前在农用地估价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深州市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为例,采用定级指数模型法,构建整体样本和分级别样本农地的五种模型,并且在建立模型的同时引入一个反映农户技术管理水平的因子--产投比,来消除农户间技术与管理水平差异,对不同数学模型进行对比研究,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基准地价.为宗地的估价提供基础数据,为农用地估价体系走向合理化科学化提供参考,促进土地市场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1.
"土地复垦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也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然而,该课程当前教学多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普遍比较薄弱。本文对"土地复垦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通过拓展性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自主调研等多方面措施,力争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推动土地复垦学科的发展,培养更多有用的土地复垦方面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设置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以及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等方面对“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建设进行了构建。教学内容设置包括基础知识、支撑理论与技术、核心理论与技术以及实践应用四部分;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三个环节,包括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编制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考试内容以考核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为主,避免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13.
运营管理是一门工程与管理学科结合紧密的交叉课程,极具实践性与挑战性,是工商管理类学科的核心课程。在对国内外运营管理课程的教材体系和教学方法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对我国运营管理课程从课程体系、教材编排特色、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提出诸多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 evidence base for school-based consultation practice and training is limited by a small number of studies, possibly due to unique challenges in researching consultation. For example, there are myriad variables to measure and idiosyncratic cultur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to account for when investigating what works, for whom, and in what circumstances. Survey methodology offers one means for conducting consultation research.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process for rigorous survey research in school-based consultation training and practice, which addresses some potential concerns regarding survey research. Specifically, issues of survey development, survey validation, sampling, and data collection are addressed. These processes are illustrated through the design and administration of an online survey of 262 early career school psychologists; preliminary data analyses suggested strong scale reliability, minimal item response bias, and population representativeness.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consultation survey research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办学实践,就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定位及1998年、2002年、2006年等三轮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1998年和2002年两轮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在2006年第三轮教学计划制定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优化了课程结构,同时就建立以“3S”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土地资源管理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及特色进行了分析,建立并完善了课程体系,突出了专业特色,并提出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未来发展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
周泽炯 《滁州学院学报》2013,15(1):98-101,112
本文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经验,以国民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为例,构建一个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组成的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实验、实训、实习、论文设计等四个子系统构成,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由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等三个子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相关信息技术发展和实践要求以及明确课间实习与集中实习、创新项目设计、综合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关系的基础上,从基础软件熟悉应用、土地信息系统开发模式的掌握、基本算法编码实践、土地业务程序设计和专业GIS应用实践等5个方面对“土地信息系统”课间实习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分析,结合本科生实践教学经验设计了“土地信息系统”课间实习的教学方案,为土地管理行业培养全面的信息技术人才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运用信息论、土地管理、土地经济、土地规划的观点,提出一种较为新颖实用的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模型,并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增添、土地利用、资源分析、土地规划和地籍档案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ata obtained from an online survey of academic staff who are involved in module design and who are employed within one university. The survey was used as a baselining tool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current module design practice within the survey sample. Do academics consistently employ the pragmatic approaches recommended by educational developers and theorists or is module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 more informally constructed process? By comparing the initial findings of this project with survey and interview data produced by evidence-based projects,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module design practice is not set in stone and that we need a deeper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module and curriculum design in terms of social practice and socio-cultural theory in orde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