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76年9月6日,"海龟"号潜艇携带水雷参加了潜艇史上第一次实战. 美国潜艇"海龟"号驮着水雷到达英国军舰"鹰"号的舰底后,钻头遇到舰艇铁壳钻不进去,水雷因此无法固定在舰体上,加之艇内空气即将用尽,"海龟号"只好放弃攻击,并浮出水面顺流而下.为摆脱敌舰追击,撤退中的"海龟"号引爆了水雷,"轰隆"一声巨响,虽然没有炸着敌舰,却把不知底细的敌舰吓退了.到了1866年,世界上第一枚鱼雷出现了.潜艇使用上鱼雷后,才真正成为让人生畏的"水下杀手".  相似文献   

2.
我,是大名鼎鼎的护卫舰。大概大家都认识我吧,我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军军队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是由水雷、舰炮、导弹等作为主要武器的轻型舰艇,主要担负反潜、护航、侦察以及警戒、巡逻、布雷、支援登陆作战等任务。我从问世以来到现在,已有300多年了。初期,我的排水量为806-1300吨,航速12-20节,以深水炸弹、鱼雷和水雷为主要武器。在20世纪里,我进一步装备了声纳、雷达和高射炮等设施,我不  相似文献   

3.
根据目前水面舰艇深弹武器系统的现状,分析了火箭深弹拦截鱼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拦截鱼雷武器系统作战使用研究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不同战术背景条件下拦截鱼雷的作战使用研究方法,该方法对推动水面舰艇拦截鱼雷战法研究和提高我水面舰艇的防御作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面舰艇对抗鱼雷攻击过程中,探测器材所探测到的鱼雷信息是模糊信息情况时无法确定对抗决策的问题,提出了决策基准点的概念,并给出了在水面舰艇采用规避措施或采用规避措施并同时结合使用火箭深弹对抗鱼雷攻击时的决策基准点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雷战水雷武器尽管价格低廉、结构简单,但它具有易布难扫、隐蔽性强、破坏威力大、威胁时间长等优点,因而在今天和未来反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行动中仍会扮演重要角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现代水雷已逐渐走上智能化的道路,且采用了水雷与鱼雷、导弹合为一体的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它的使用价值和范围。相比  相似文献   

6.
水面舰艇部队,是海军中在水面执行作战任务的兵种,包括战斗舰艇部队和勤务舰船部队。水面舰艇部队具有在广阔海域进行反舰、反潜、防空、水雷战和对岸攻击等作战能力。除保卫海疆外,水面舰艇部队还可根据国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面舰艇规避自导鱼雷中能否加速这个疑问,进行了定性分析,在大多数情况下舰艇应该加速规避自导鱼雷,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得出的结论,具有现实的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和对抗装备及战术运用的研究现状,提出鱼雷防御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以期对我国鱼雷防御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深海激战     
1.艇长下达了战斗命令,请你赶快执行吧! 2.潜艇前部的线路有几处断开了?请尽快排除故障。3.在扑向敌舰的鱼雷身上填上合适的字,组成四字成语,鱼雷才具备攻击力。4.水母群中混入了敌方投下的多枚水雷,你发现了吗?  相似文献   

10.
许多人以为鱼是不会发声的聋子哑巴,其实大错特错。最经典的故事。那就是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期,日军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美国吸取教训,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和报复。其中的一条措施便是全面封锁东京港,在东京港近海水下布满了“音响水雷”,如果日本军舰、商船有行动。发出声音,便会引爆水雷。  相似文献   

11.
由于导弹、鱼雷等武器的不断装备和发展,现代主战舰艇的机动类型由点阵位机动发展为区域阵位机动,章针对舰艇区域机动最短时间问题,在建立该问题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按照现代舰艇指控系统舰艇机动模块对实时性的要求,给出了该问题的一种显式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型潜艇和鱼雷对水面舰艇的威胁,提出了用火箭深弹拦截鱼雷的思路,分析了拦截的方法和原则,探讨了具体的实施过程。对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新功能的开发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级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遥感、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定向能技术等关键新技术的综合运用,海军的武器装备有了很大的发展,其21世纪的发展呈现出几个主要趋势:一、舰载机歼轰一体化。舰载飞机将减少机种,垂直起降,综合性能强,具有歼击机和轰炸机的作战能力。舰载直升机将研制适于多舰种搭载的机型,具有反潜、反舰、侦察、救援等多种用途。海空立体战使海空统一指挥、联合侦察、情报处理、通信网络、勤务保障等一系列作战环节融为一体。二、鱼雷水雷智能化。鱼雷和水雷是古老的水中兵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等新技术的运用,使…  相似文献   

14.
败给经验     
二战后期,在地中海的一个海湾,有段时间德国军舰总是每周一三五日去布水雷,而英国扫雷舰则逢二四六日去扫雷。这样日复一日,渐渐成了双方的行动规律。有一天,不知为什么,英国军队没有去例行扫雷。第二天,德国军舰却照旧去布雷,结果撞上了自己上次布在水下的鱼雷,军舰沉没了。英国人把落水的德国人作为俘虏救了起来。德国舰长被救上英国军舰后,居然  相似文献   

15.
1991年初的海湾战争,美国向波斯湾海域调集了大量的作战舰艇。为了保护这些舰艇的安全,美国还在海湾地区部署了一支全部由海洋哺乳动物组成的“特种部队”,共屯集了3个海豚基地。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工”们,不仅担负着探测水雷的任务,还包揽了整个海上舰队的水下警戒重任,为美国舰队的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6.
新型水雷     
神经网络水雷这种水雷采用芯片作为神经网络器件,并把神经网络器件构成的系统装于水雷之中,主要用于目标探测和抗扫雷作用。该神经网络能够识别所有在水雷破坏半径以内的舰船,只有当你启动了它的神经网络系统后,才有可能爆炸。这种水雷定时、定点、定位,具有很强的识别功能和稳定性。目前,澳大利亚已经研制出了这种神经网络水雷。  相似文献   

17.
声呐和海豚     
在深邃莫测的茫茫大海中,如何探测鱼群的踪迹?如何发现敌人的潜艇、鱼雷和水雷?水下探测工具是什么? 目前有许多水下观察设备,例如水下摄影机、水下电视机、磁异常探测仪、气体分析仪、红外设备等,它们有着各自的优点,但有一个共同缺点——观测距离较短,一般不超过1000米。这是因为它们都是用电磁波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检查扫雷方法的局限性,运用概率统计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水雷威胁探查方案优化方法。该方法以扫雷总时间最短为优化指标,以发现概率满足规定位为约束条件,以探查次数和线路数为优化参数,经分析归纳,得到优化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保证发现概率指标,并最大限度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了猎、扫雷舰艇执行水雷探查任务的针对性和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9.
引爆原子弹有两种方法——子弹法和内爆法。子弹法是把两块亚临界体积的浓缩核裂变材料,例如铀(或钚)分开,引爆时让其中一块撞击另一块,使两块亚临界体积的核裂变材料合在一起,变成一块超临界体积,使之引爆。例如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爆炸的那颗铀弹。内爆法是内聚引爆法的简称,也叫做向心引爆法,就是把核裂变材料均匀地散布在一个球面上,引爆时让它们向中心内聚成一块超临界体积的核裂变材料,使之引爆。例如1945年8月9日在日本长崎爆炸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70年代俄国和美国的社会文化与科学关系[前苏]T··库罗皮亚特尼克著翟文奇,董继民译美俄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合作1871年,当俄国军舰返回到黑海要塞时,保卫黑海的国防任务立刻摆到面前,于是海军部对水雷和鱼雷产生了浓厚兴趣。海军部技术团在··亚历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