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刘晶 《中小学电教》2014,(12):18-18
未来社会被称为“知识社会”,这就意味着从“学历社会”转向“学习社会”,信息将会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源,它将渗透、积淀于整个社会之中,也必将推动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的一个出发点是人应该拥有“多元智慧”,因此教育的呈现方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微课就是适应时代需要,而出现的开放课堂。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幼儿教育中,幼儿的理财教育还没有得到社会重视,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处理幼儿与金钱的关系时,存在着传统的、片面的认识误区:认为幼儿的理财教育有点为期过早,幼儿意味着纯净,而金钱则意味世俗,这样过早地对幼儿进行金钱与理财教育将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那么,该不该对幼儿进行金钱教育呢?在社会调查中有一部分人是持反对意见的。中国传统教育明确主张: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6,(4)
总以为上苍对我是那样的不公平、不公正,让我出生在一个很不富裕的家庭之中,饱受苦难。于是,在我幼小的心里,总是将金钱与财富联系在一起,总是认为拥有了金钱就等于拥有了财富。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我原来真的错了。我发觉拥有了金钱就等于拥有了财富这种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财富的内涵是广泛的。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我也是一个“富翁”,我也拥有一笔很大的“财富”,只是以前的我并没有发现它,原来“贫穷”也是一笔财富。也许一个人贫穷了容易被人瞧不起;也许一个人贫穷了容易被人讥笑;也许一个人贫穷了容易被人歧视。这些,我都深有体会,在我幼…  相似文献   

4.
诗人艾略特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要不是教育意味着更多的金钱,或更大的支配人的权力或更高的社会地位,或至少一份稳当而体面的工作,那么费心获得教育的人便会寥寥无几了。"王阳明的《训蒙教约》说"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这些名言警句说明一部分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母婴世界》2014,(3):114-115
当国内首家拥有英国认证的婴幼“精英”早教机构出现时,社会上扰出现持续的热议。部分观点认为,社会资源的分化会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继承家族资源的孩子在能力上对比普通孩子有更多需求,所以提供的教育也必须是最好的。而另外一些社会观点则认为,“幼儿精英教育”夸大了早教的作用,同时过分强调差异化会导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也变相剥夺孩子自由成长。  相似文献   

6.
我们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中.重新确定我们的坐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需要将“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作为一个基本的教育目标。因为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开发,而首先是人的发展,首先在于造就能够自立于社会的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而培养更多的专家、提升经济和科技能力,是人的发展的一个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  相似文献   

7.
“大器”,指的是能够担当大事的人。“大气”,则是指拥有高水平的才识和品德,拥有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也即平常所说的宽广的胸襟、气度。它除了有性格的因素在内,更多的是涵养和历练的体现。一个人要想成大器必须要大气。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师只有具备大气,才能完成这一神圣使命。大气,是德育的需要。要教育学生首先就要爱学生,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没有广阔胸怀的人是不可能去真正爱学生的。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情感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动力。正是拥有这种大气的教师,才会尊重学生,也只有这种大气的教师,才会得到学生…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们已经迈入了21世纪,知识经济浪潮汹涌而至。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更多的知识的人可获得更高报酬的工作,失业率低;拥有更多知识的企业必将是激烈市场竞争中的胜利者;拥有更多知识和信息的国家将获得更加快速的发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一杯醇厚的酒,幸福是一杯芳香的茶,幸福是两情相悦,心心相印。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经历不幸。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即使拥有更多的物质与金钱,并不能保证“幸福指数”也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0.
《辽宁教育》2022,(14):20-25
<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辽宁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在辽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辽阳教育事业走过了稳中求进的发展历程,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总体来讲,辽阳教育已经从“有学上”步入“上好学”的历史新阶段。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为谁办教育”方面,书写出让人民满意、让事业出彩的合格答卷,老百姓拥有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一、强基固本工程:聚焦党建引领,实施立德  相似文献   

11.
“十四五”期间,江苏把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作为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着力在解决特殊需要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入学关”“质量关”“出口关”问题上下功夫,推动高中阶段特殊教育的能力建设。一是打通“入学关”,让特殊需要学生拥有更多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二是把好“质量关”,只有高质量的高中阶段教育才能够让特殊需要学生获得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三是统筹“出口关”,保障特殊需要学生顺利就业、融入社会,实现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相似文献   

12.
班级是一种适应个体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组织,它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正式的组织机构、清楚的组织规范(尽管这些因素在“明确”、“正式”、“清楚”的程度上会有差异);这使得更多人可以通过这种正规的组织形态获得更为系统的教育,而不再只让少数人在个别师生组合形式或其他形式群体中获取更具随意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素质教育观下.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发展人的素质。人,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的实施主体,也是教育的接受对象。也就是说,教育是“人为的教育”。更是“为人的教育”。传统的教育观更多的是强调“人为的教育”.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即“为人”.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受教育者能获得知识而进行的活动。而在素质教育观下.  相似文献   

14.
韩愈在《师说》中开宗明义地对教师提出了三点要求 :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观点在今天看来 ,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代教育体制中的教师 ,有责任使学生更多地吸收有用的知识 ,明白更多自然与社会的道理 ,使其朝着有益而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一名教师 ,塑造灵魂仍然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 ,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科技飞速发展中获得人格健康伸展 ,这已然成为新世纪“人的教育”的最为本质的要求。“人的教育”首先体现为“爱心教育”。作为一名教师 ,如果没有对学生加以心灵唤醒 ,其教育效果是失败的。让…  相似文献   

15.
如今中国留学市场的火爆已经不容置疑,留学的两端连接着“升学”与“就业”。 “升学”与“就业”都是当今中国人相当重视的问题,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对矛盾。文凭在今天的社会起到的是求职敲门砖的作用,只有拿到含金量高的文凭才能找到好工作:而一旦人们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时,也会把再次接受教育作为改变人生轨迹的杠杆。但是盲目选择留学,选择错了国家及留学方向,不但会损失了金钱和时间,更是对人生前途的一大浪费。本期的留学话题将帮你锁定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我们总在追问:教育是什么?我们的教育学也一再告诉我们:“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但当我们在不懈地构建教育学的“科学”大厦时,社会中的教育按其自身规律飞速地发展着;现实中的人生并没有因教育学的“科学”与否而改变轨迹,教育始终是离生命最近的一项人类事业。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人越来越拥有了过去人们不曾拥有的“财富”——闲暇。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为职责的教育便有了新的使命:闲暇教育。  相似文献   

17.
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弄到更多的钱。他们认为金钱就是一切。他们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那些人有很多金钱,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人不仅是教育的起点,而且又是教育的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人要改革社会、发展社会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教育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但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一、“体验”理念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  相似文献   

19.
过去说“时间就是金钱”,而现在说“主意就是金钱”。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相等的,而在相等的时间里,谁的主意最高、创造力最强,谁就取胜。为此,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创新教育。俄国开设了培养创造力的“思维课”;美国开设了“思维技巧课”;保加利亚开设了“思考课”;法...  相似文献   

20.
杨震  云强 《科技文萃》2001,(3):174-175
随着社会的发展,金钱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难以回避的问题。人们已经越来越清 醒地认识到,金钱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人格、品德教育。  美国孩子:“要花钱自己挣” 美国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他们的父母和社会观念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这样要 求他们。在美国,不管家里多么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父母剪草、送报赚些零 用钱,女孩子做小保姆去赚钱。他们以此来表示自己有自立意识。这种观念将一直伴随他们 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