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统编教材的阅读文本被分成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以为教读课天然就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把教读课上成讲授课的还不少。这是对教读课的误解。教读课,仍然需要"教"与"读"的良性互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必须努力做到先学后教、教是为了不教"、教"与"学"共生共荣"、教"就是"启发"和"诱导"等四点,努力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生本课堂,领会教读课的精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读"和"自读"是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两类课文。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数量较多,并且巧妙地与单元学习相结合。教师需要打破当前自读课教学的困境,探讨提升自读课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凸显自读课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统编本"在编写体例上做了较大变动,把以往版本的"精读"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构成了"教读""自读""课外导读"三位一体的编写体系。而"教读"的地位举足轻重,需要把握好几个教读课文的策略,其一,抓住双线结构,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其二,依据选文体裁,把握课文重点难点;其三,运用助读材料,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其四,选择阅读方法,提高文章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版新编教材精心构建了一个教读课文、自读课文与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曾以"看我走""扶你走"与"放你飞"三部曲~①形象比喻教读课文、自读课文与课外阅读三者的教学指导重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地落实"课内得法,课外得益"的阅读教学理念,则承担着最重要的"得法""悟法"任务的教读课不能仅仅满足于读懂"这一例",务必致力于从"教一例"到"知一类"。  相似文献   

5.
"自读课文"是指学生运用在"教读课文"中获得的阅读方法、阅读经验,自主阅读,并进一步强化训练阅读方法,熟悉阅读方法。自主阅读就是要在多次的阅读训练中,将阅读经验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它是"教读课文"的有机延伸和有效补充。本文尝试着从"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方面谈谈如何教好"自读课文"这一话题,期盼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窃读记》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记述作者童年因贫困买不起书而只能在书店"窃读"的经历。本文谈了教读《窃读记》的三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部编教材的出炉,引发热议的是课型的改变,课型改变带来的是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为此,厘清"教读"的课型定位,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部编教材实施的当务之急。"教读"具有鲜明的贯通性,"教读"强调阅读的方法性,"教读"注重文本的适切性,"教读"展示样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简简单单教语文,读为先;美读乐读学语文,读为贵. 语文教学,没有什么办法能取代或超越阅读这种语文学习方式,只有寓教于读,寓学于读,寓乐于读,师生一起美读乐读,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在高考中让学生胸有成竹、笔底有“花”、挥毫自如、淡定从容.  相似文献   

9.
良井中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曾取得过辉煌的成绩。借着素质教育的春风,我校的校园特色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对如何在这种形势下实现"以读促学、以读促教"的办学理念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人教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材选文编排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有利于教,也有利于学,深受广大师生欢迎.该教材精选的现代文有各种组元法,以按相同体裁组成单元的居多,每个单元的选文按训练意图分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三类,教读课文是学生从中获取系统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一类课文,自读课文是学生运用从教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独立获取知识的一类课文,从教读到自读,学生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自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教读课文时的示范.如何做好这个示范呢?笔者在“参与性教学”探索中的主要做法有“三精”:精讲、精读、精练.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诗歌教学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教读环节,要求教师把诗歌从头到尾一句句教给幼儿,连续数遍。在教读这个环节中,若时间过长,容易使幼儿感到乏味疲劳,造成兴趣减弱,记忆力下降,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提高诗歌教学质量,增强教读环节的活力,我们不妨尝试着作如下的改进:即在从头到尾一句句教读之前,借助图片或其它教具,对诗歌中的重点、难点概念进行提问教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确立诗歌中的重点、难点概念,并根据这些概念设计问题,然后应用于教学中,对所确定的重点、难点概念进行提问教读。下面以大班诗歌《摇篮…  相似文献   

12.
教"读"时渗透教"写"银川市教科所王凤英如何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呢?最主要的是要有在教读课文时渗透教写的意识。大家知道,凡被选作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这些文章思想性强,语言规范,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教师要充分...  相似文献   

13.
一些中学语文教师普遍反映,古诗教学不好把握.本人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认为巧用"四读"教古诗,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4.
其一:《柳毅传》 语文教材的课文,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种。我以为,自读课文应该是检验教读课文教学效果的主要窗口。我曾在《柳毅传》的教学中,作了一次创造性自读教学的尝试,现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教读课文教学“三点”●即墨市市北中学梅修本现行初中语文教材课文分为教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三类。三者之间既有相辅相成的系统性又有其独立性,而教读课文又是统领全册的重要文章。它的教学使学生在一定的时期能获得相应的语文基本知识。并培养基本的阅...  相似文献   

16.
"教—自读"联动教学是依据统编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而提出的,主要对课内的"教读"和"自读"联动教学进行课例研究。"教—自读"联动教学必须基于单元意识、策略意识、文体意识、学生意识这"四种意识"的导向,才能真正达成让学生从"学得"到"习得"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是真正实现"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目标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语文教育素有重视诗教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既教"读诗",又教"写诗"。但是,当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课堂却早已见不到完整意义上"既教读又教写"的诗教的影子,而是"只教读不教写"的"半拉子工程"的诗教。这既不利于诗教质量的提高,又阻碍了诗学人才幼苗的培养,也严重地影响着我国诗教传统的继承和弘扬。那么,在当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有没有既可"教读"又可"教写"的诗教新途径可以探寻和开辟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我的新探索是:教小学生学写"新古诗"。  相似文献   

18.
"早恋"一直是高中生一个敏感的话题,而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一册就有三首纯粹的爱情诗:<错误><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那么,对于这些爱情诗歌究竟应该怎样处理?我是这样教读<致橡树>的: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阅,教学生读。离开了读,就搞不好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经过不断的反刍、融合、互训、加深、自悟,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20.
在人文学科的高等教育实践中,传统教学方式所采取的"教"与"学"的双向模式日益显示出被动性的一面,而"研"与"读"的积极参与和辅助则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改善学习效果。鉴于哲学学科理论性、基础性和思辨性等特点,所以其专业的人才培养就需要在"教"与"学"的同时不断强化"研"与"读"培养环节的训练,特别是以经典原著选读来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本文以内蒙古大学哲学专业教学改革为例,探讨"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