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言语能力的发展绝不能停留在机械训练的维度上,而需要激活学生内在的言语思维,让学生在对比思维、分析思维、表达思维下进行酣畅淋漓的语言实践,为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2.
正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表述得完整、准确,就直接反映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让学生正确地运用数学语言精确简练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一、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必要性(一)基于《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  相似文献   

3.
洪海燕 《江西教育》2022,(11):38-39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意识放在重要的位置.思维的训练不能脱离文本内容演化成"空中楼阁",而需要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平台,让学生在语言的应用中发展思辨能力.本文从理性思维、直观思维、思维意识、思辨品质、思辨素养五个方面出发,探究在语言的应用中培养学生多元思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语言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可以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着重谈谈"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落实策略。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相似文献   

5.
学生说话、作文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的实践活动,是言语的表达过程.在聋校,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一直是教师不懈的追求,而事实上聋生的作文能力却并不令人满意,其作文思维混乱、词不达意、缺乏情感是普遍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言语视域下提高聋生写作能力有哪些途径呢?笔者略谈如下"四法": 一、多科并举,训练思维和言语能力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聋生因为语言能力较低,其思维品质也较低,抽象思维发展缓慢,而这种思维水平又制约着其语言的发展.高度重视学生抽象思维和言语能力的培养,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各学科教学的共同要求.如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抓住每一个契机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通过反复持续的训练,帮助聋生提高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使思维这一"内部言语"顺利转换为语言这一"外部言语",从而发展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其他学科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言语训练.只有各科形成合力,才能为学生提高思维和语言能力以及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6.
陈智洪 《广西教育》2012,(37):77-77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在组织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一题多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良好的解题思维品质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窗口,也是思维的工具。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丽 《学子》2014,(17)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解题的结果",而忽视了"解题的过程"。看似重视解题,实质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8.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从求异思维、批判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途径入手,引领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对话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和运用能力为目的,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课型。由于小学生英语认知水平和交际经验有限,借助语言支架辅助对话教学,为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提供有效的"生长点"或"脚手架",可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组织、加工、建构英语,较好地实现语言输出,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洁 《教师》2020,(6):70-71
教育戏剧近年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文章作者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故事棒、思维追踪、定镜"等教育戏剧范式,通过范式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以真实的内心感受带动学生语言的输出,提升学生真实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独创性也将伴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而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无论是何种方式都需要用语言予以表达,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而数学语言就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其实质就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该加强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敢于说、喜欢说、乐于说,说得好、说得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让小学数学课堂在学生"能说会道"中充满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读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这看似是重视解题,实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不强,只知道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3.
王强 《广西教育》2014,(29):83-84
正"读讲精练教学法"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希濂于1983年提出的一种教学法。张老师主张"以言语训练为主线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等数学能力。"读讲精练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学生自己读书、谈体会、概括总结、分组研讨、质疑争辩、分组选练、自批或互批自改七个环节。一、通过"读讲",发展学生语言能力,训练学生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语言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英语语言感知能力是其语言学习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所形成的语言认知心理活动,是一种自觉的感悟和理解升华。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培养应在突出"主体需要、情感体验、多元运用"基础上,尊重学生学习差异和能力发展需要,培养其语言学习主动性和思维丰富性,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也是处理各种问题的前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好比让他们多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是紧密联系的。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涵",两者相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使用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作了这样的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74):41-42
不给学生"既定结论"的思维训练才能真正刺激学生用自己的头脑解读文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眼下不少语文课人文熏陶过于"肥肿",那么阅读教学如何增加思维含量,实现语言和思维的双增长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徐伟娜 《学周刊C版》2019,(6):101-102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那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呢?笔者认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9.
思维是人类智慧最集中的体现。朱绍禹说:"阅读不就是通过书面语言思考作者表达的事物与思维,岂不就是把语言和思维融合在一起的思维活动。"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共同发展。怎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扎实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运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