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方党报与其它专业报相比,一个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它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在读者眼里,哪一级党报就是哪一级党委的声音,就代表着哪一级党委在说话。地方党报批评或表扬某个单位,立即会在那个地方引起反响。地方党委也正是通过党报推动中心工作,了解民情民意的。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地方党报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老读者群”。这些老读者在长期阅读党报的过程中,逐步积聚了对党报的亲和力,这是地方党报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但是应该看到,地方党报传统的优势地位目前正在受到严峻挑战。一是读者的整…  相似文献   

2.
提高党报引导舆论的能力,强化党报的宣传效益是党报的职责所系,也是党报的性质使然。而党报内容的影响力、软效益依靠什么实现,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党报和读者全方位“无缝对接”。“三贴近”的提出。为党报如何履行责任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实践  相似文献   

3.
这已成为党报的共识:面对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和读者需求变化,党报在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在报道内容上不断突出软新闻(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那些人情味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见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的地位和作用,以达到活跃版面,丰富内容,吸引读者之目的。 这也已成为党报不争的事实:有的党报美其名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服务读者,刻意追求所谓软新闻,结果只迎合了少数品位不高的读者需要,降低了党报的格调,既影响了党报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党报农业宣传报道要抓“特”万文发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同时鉴于农业和农村经济本身在政治上、战略上的特殊重要性,时时关注、经常要求各级党报,努力搞好有关农业方面的宣传报道。作为党报的读者,尤其是广大农村读者,也期盼能从党报上获知党和政...  相似文献   

5.
宋培志 《青年记者》2007,(12):85-85
在当前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在都市报、网络、电视的围追堵截中,面临着相当艰难的生存环境。笔者认为,党报应该做好与政府各部门的联动,做好与读者的互动,开展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党报做活了这“三动”文章,才能够抢占广阔的市场,赢得广大的读者。  相似文献   

6.
宋培志 《青年记者》2007,(12):85-85
在当前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在都市报、网络、电视的围追堵截中,面临着相当艰难的生存环境。笔者认为,党报应该做好与政府各部门的联动,做好与读者的互动,开展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党报做活了这“三动”文章,才能够抢占广阔的市场,赢得广大的读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政务报道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党报的“喉舌”、“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都是通过大量对党政机关、领导的重大的决策、重要活动、重要讲话与各种工作部署的报道而实现的。另一方面党报之所以在读者中产生权威性、公信度和影响力,也是通过对大量的党政领导活动、工作部署报道而实现的。在读者眼中,政务报道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内容,许多读者都是通过党报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党和政府当前工作中心。由此可见,政务报道在党报宣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党报的亲和力。说到底是党报尊重读者、关心读者、服务读者的一种人文关怀精神。报纸办得可亲、可信才能可读。与晚报、都市类报纸相比,目前党报的报道从总体上说还是离读者远了。新闻“三贴近”实质上是新一轮媒体改革的导向标,是新一轮争夺受众的新闻市场的竞争。其特征是由过去僵硬的、形式化的、政治口号式的舆论导向,向满足广大读者知情权转化。向增强与读者的亲和力转化。它高扬的旗帜是: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  相似文献   

9.
党报党刊的读者意识我们办报、办刊的目的就是给读者看的,报刊只有通过读者阅读这道程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党报、党刊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这些办报、办刊的人首先要有读者意识,要注意读者是否关心、是否阅读我们的报刊。不考虑读者因素,关着门,仰着头,闭着眼,一门...  相似文献   

10.
黄红莉 《新闻知识》2004,(11):60-60,59
市场经济催生了报业市场。在报业市场中,党报面临的是双重挑战:一方面党的“喉舌”本色不能变,如何提高党报的报道艺术,使党报更加适应新时期的读者口味,成了党报的一大难题;另一方面党报也必须接受市场竞争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地市级党报的版面改革浪潮,可谓是一浪高于一浪,新闻改革正朝多元化的格局发展,扩版,增刊,办子报,上彩印设备,印彩报,这种竞争,很明显就是争取读者,扩大发行量,笔者认为,在当今报业竞争趋于激烈的情况下,重视党报的群工工作,办好读者来信版,有效地为群众服务,将能极大地促进办报质量的提高,并通过在读者中树立党报形象,而赢得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2.
理论宣传是报纸的一项重要工作,理论版又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使党报的理论宣传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能引导更加有效、有力?怎样使党报的理论宣传在具科学性、指导性的同时,又有较广的市场覆盖率,吸引更多的读者?这是当前党报理论宣传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检验党报理论宣传是否有成效,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影响力标准”,它包含三大要素:引导方向、覆盖领域、影响力度。一家党报的理论宣传要有效、有力,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尽可能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理论版的内容要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深深吸引住读者…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报纸的期发数虽然增加了,但许多党委机关报的发行量却下跌,有的甚至跌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为此,有的同志提出,党报的政治性决定了党报发行要依靠各级党委,所以,仍要借助行政手段确保公费订阅的份额。笔者认为,争取公费订阅虽是目前党报发行的主要途径,但这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发行方式,地方党报的发行迟早要以自费读者为主要对象。党报必须勇于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调整自身的编辑思想与发行方法,积极主动开拓自费读者市场。政治属性的确使党报不同于一般商品,但送并不能成为党报要依靠党委搞公费订阅的“理论根…  相似文献   

14.
要闻版是一张报纸的“门面”。这个“门面”的好差,直接关系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读者对要闻版没有阅读兴趣,就会影响到党报的权威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宣传和贯彻。因此,办好地市党报,首先要办好要闻版;地市党报要创新,要闻版首先要创新一、打破常规,选准“头条”。党报的指导性和权威性主要体现在要闻版。但是,长期以来,不少读者对阅读要闻版缺少兴趣,原因何在?不久前,金华日报的一项读者调查问卷表明,80%以上的读者对要闻版上的时政新闻是感兴趣的,他们所厌烦的是要闻版上会议新闻多、一般活动…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发行的情况看。党报的主要读者群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对党报忠诚度高的自费订阅读者.则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就像留恋他们年轻的时候的流行歌曲一样,对这些历史悠久的党报情有独钟。而年轻人.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一些对他们更有吸引力的新锐媒体上。实际上,对大多党报而言.读者定位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老年。  相似文献   

16.
党报改革断想何光珽近年来,凡与新闻同行相聚,大家免不了的一个话题总是关于党报(这里特指省级党的机关报),发行下降呀,广告减少呀,读者不爱看呀……好像这些已成了难以扭转的定势。不少同志疾呼改革,提出尊读者为“上帝”,力主党报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我从60...  相似文献   

17.
在党报中比较集中地反映群众的建议、意见、呼声和愿望的版面,要数读者来信版。读者来信版是党报联系群众的一座重要桥梁,是报纸贴近读者、服务群众的一条通道。由于这个定位,版面的内容也以登载读者反映的问题为主。如何把握好读者来信版的报道基调,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帮忙而不添乱,补台而非  相似文献   

18.
努力探索办好党报一版邱允盛讲究新闻宣传的艺术性,改进一版是一个重要课题。党报,特别是中央及省地市委机关报,尤其如此。从某种意义说,党报的性质,主要由一版来表现;党报的作用,主要靠一版来发挥;党报的优势,主要也是集中在一版。读者对党报不满意,意见也主要...  相似文献   

19.
刘波 《传媒观察》2005,(11):5-7
头版是党报的旗帜、龙头,也是党报的脸面和窗口。它代表党报的风格和品位,集中体现党报的舆论导向、编辑方针和新闻特色。办好党报头版,以厚重实惠的内容吸引读者,以大方新颖的版面打动受众,是党报改革的关键。面对市场经济的压力,很多党报的副刊、周末版、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版尝试了各种尝试,而作为“脸面”的党报头版受党报性质、舆论宣传导向的限制,在改革创新上落在了其他版面的后面,成为党报改革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20.
党报要闻版是党报最重要的版面.按照自然形式的排列顺序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它既是党报的"脸面",也是读者对党报的"第一印象".而这个"第一印象",往往会使读者对于整个报纸的形象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