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各类学校的领导、老师常常要到外地去“取经”。有所小学低年级老师去外地“取经”,学来的识字教学法是:教一个生字先拼读再组词而后口头造句最后写话。说来这经验倒不错,把汉字的音形义统一  相似文献   

2.
指导学生造句方法种种○阮小平(福建省永定县湖雷中心小学)一、扩词法。先指导学生组词扩词,然后用短语造句。如用“慈祥”组扩为“慈祥的面庞”,再用这个短语造句就比较方便了。二、词意法。先让学生用词语的意思造句,然后再把词语“代换”进去。例如:非……不可…...  相似文献   

3.
在低年级进行口头组词训练时,学生中常见的毛病是求同思维多,求异思维少。如用“马”组词,只要第一个学生组出“大马”,其他学生就会顺着“老马”、“小马”、“红马”、“白马”、“黄马”溜下去。如果教师善于引导,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启发他们变换角度组词,适当扩大组词范围,这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字义的  相似文献   

4.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在狠抓识字教学的同时,注意组词、造句、说话、写话的训练,也就是说,要把字词放在句子、段落、篇章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才能有效地提高儿童语言表达的能力。组词、造句等训练,从教独体字起我就开始进行。在教“上、中、下”三字时,当学生掌握了字音和字形后,就引导他们口头组成“上楼、上去、上学,中间、中午、中学,下车、下课、下班”等词语,然后提出一些问题,指导儿童说出完整的话。如我问:谁上学呢?答:我上学。问:在哪个学校上学呢?答:在南街小学上学。连起来学生就能说出“我在南街小学上学”的完整句子了。课文的插图,要很好利用来发展儿童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漫画欣赏     
蒋蓓 《神州学人》2000,(9):43-43
扩大词汇量,增强造句能力 一个人有一张精美的图纸,却没有砖瓦,最终图纸不会变成高楼大厦。词汇量、识字量正是写作文的砖和瓦。识字量、词汇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在学每一个新字时,应让学生在所学基础上尽他们所能练习组词。讲清这些词的意思之后,再让学生用这些词造句。在以后的复习、听写时,我也尽量用学生学过的旧字,不断变化,重新组合,使学生在已认识的字数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词汇,使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有“游刃有余”的可能,也使表达更准确、更清楚,更生动。口头造句的好处是要求学生在…  相似文献   

6.
一、实词和虚词人们根据词的组合功能和意义,把词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试比较下列两组词:(一)党 祖国 北京 工人 农民战士 关心 保卫 建设 红 大 群众(二)很 和 也 对 被 把 的吗 最 不但 而且第一组词,有比较实在、具体的意义,可以用来单独回答问题.第二组词的意义比较“虚”,很难说出它的具体的意义,不能用来单独回答问题.用第一组的词可以造简单的句子,如“战士保卫祖国”.第二组词则不能.但第二组词可以帮助第一组词造句,以表达更丰富的意思.如“党对群众很关心”.可以看出,第一组词在造句中起主干作用,第二组词在造句中帮助第一组词表达意义,起联系组织的作用.我们把第一组词称为实词,第二组词称为虚词.  相似文献   

7.
钱进 《教育文汇》2014,(5):48-48
在一次期末调研考试集体阅卷时,发现三年级某班学生的看拼音写汉字、辨字组词、造句,全班同学几乎一分不失,他们的组词、造句都一样,甚至连作文的开头、  相似文献   

8.
一只小海螺,能让孩子听见大海的波涛;一颗带有花纹的小石子,可以引领孩子遥想天外的每一颗星星。这只是因为孩子有一颗闪烁的童心。既然孩子拥有了这颗纯净的童心,为什么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突破传统的从三年级开始,而提前至一年级呢?为此,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一]“我想到月儿上荡秋千。”——组词,造句创新意。识字教学是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不仅要求他们用每个字组词,还要求他们用组的词口头造句,为说一句完整的话和写一个完整的句子打下基础。开始学生组的词,造的句子都显得很普通。针对这个情况,我鼓励他们组别人没有组过…  相似文献   

9.
在复习课内为了让学生练有所需,练有所得,我们的做法主要是坚持如下“十练”:一、挑单词进行组词造句练习。一般地说来,新课结束后,学生对课文里的生词、短语等基本上能读能默,但是不是都会运用呢?这还得打个问号。因此,挑单词进行组词造句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单词的搭配,熟悉单词的习惯用法,弄清单词的来、去、纵、横,掌握单词的“脾气性格”,直至达到熟练。怎样挑,挑那类词呢?这是教师的课前一项重要工作。我觉得在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后,从如下几个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次期末调研考试集体阅卷时,发现三年级某班学生的看拼音写汉字、辨字组词、造句,全班同学几乎一分不失,他们的组词、造句都一样,甚至连作文的开头、结尾所写的内容都差不多。这个班级在全镇中心学校组织的调研考试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来与该班任课教师交流时,了解到该老师为了不让学生出错,对组词、造句、作文的练习,要求学生背诵限定的词、句子和写作内容。也就是说,为了学生考试得高分,对凡是考试必考的题目,教师都要求学生按规定的模式去训练,不允许超越。对这位老师的做法,我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教学手段。常规的识字教学是按“读音—析形—组词—造句”的模式,教师简单教学,学生机械识记,学生容易对识字感到乏味,  相似文献   

12.
造句训练     
造句是语文课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口头造句有利于口语表达能力,书面造句有利于文字表述能力,同时,造句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的词汇。造句启发得当,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师要求学生造句,应克服只求句子的正确,不求质量的作法。无思想性,平淡无奇,一用再用的语句,如:用“在……上……”造句为“在黑板上有粉笔字”。虽然不错,但不能说是个很好的句子。我认为造句训练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尾巴”     
一位语文教师上课,她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尾巴”一词口头造句。一个学生站起来随口说道:“人是有尾巴的。”他的语音刚落,就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练习造句的目的既是进一步巩固所学字、词,又是通过对所学字、词的运用,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但是,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句型多、句意新奇,使学生出现了生编乱造、不注重规范性和思想性的不良倾向.为克服这一现象,笔者建议特别是教学低年级学生的造句宜用阶梯造句法.下面以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五课为例,略述其教学方法:第一阶梯——照搬现成句,这是造句的启蒙阶梯.由于学生所学的生字、新词是由规范的语文教材中提供的,课文中的句子、句型准确,表达清楚,用语规范.因此,让学生牢记课文中句子是学会造句的基础.如该课中“蓝”字,可组词为“蓝天”,可造句为“小鸟喜爱蓝天”.  相似文献   

15.
造句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训练和基本要求,是小学生连句成段、连段成文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造句的指导.我的做法是:一、以文为本,先说后写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的用词造句作业,必须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本上找出范例,按照范例模仿学习.例如,六年制第五册《曼谷的小象》一课的思考·练习3;读读写写,并用带点的词造句.带点的词是“悦耳”、“赞叹”.教师从课文第四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找到“悦耳”、“赞叹”这两个词的出处,让学生反复阅读和品味这两个词的含义,根据“悦耳”、“赞叹”这两个词的含义,以课文例句为规范,请几个语文水平有明显差别的同学先进行口头造句,后由其他同学评议,选出最佳句子.老师小结后宣布作业规则:不准抄袭课堂上评出的口头佳句,用“悦耳”、“赞叹”两个词分别各造一个句子,作为本课的书面作业.又如用“津津有味”一词造句,  相似文献   

16.
巧避尴尬     
李进 《广东教育》2007,(5):63-63
上课了,我在黑板上写下“密”、“蜜”两个字,然后让学生口头组词。我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课堂发言不可“鹦鹉学舌”,凡是别人用过的词其他人不能再重复。学生搜肠刮肚,力争求新。于是“紧密、秘密、严密、亲密,蜜蜂、甜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马上就要进入初中的学习了,心中一定非常激动与期待吧!回顾几年的小学生活,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想对自己几年的小学学习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吗?拿起你的笔给自己做个检测吧!注意认真审题哟!一、看拼音写词语。(3分)lín xún kuài jiépiāo yì()()()二、在下面的横线上,工整地写一句名言送给你即将分别的好朋友,自己创作的更好。(2分)三、照样子,写出三个四字词语。(6分)轩然·大波:、、深·入浅·出:、、四、根据“故”的不同意思组词并造句。(9分)1.有意的。组词()造句:。2.原因。组词()造句:。3.原来的。组词()造句:。…  相似文献   

18.
加何加强和改进小学五年级造句教学,提高学生辨词选词和组词造句的能力,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现根据本人的教学体会,谈一点粗浅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作文范围。三年级作文犹如小孩学走路,需要有一个扶着走的过程,这就是由识字、组词、造句到作文的过渡教学。教师首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的“和”与维语的“ ”都是最常用又十分重要的虚词,它们本身都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在句中前面不能有任何修饰成分,也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组词造句(句子里配合实词造句),在语句组合关系中起连接和辅助作用,充当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