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葛占菊 《档案时空》2011,(11):30-32
伍豪,是周恩来早年从事地下工作时的一个化名。1931年4月,原为我党政治局候补委员的顾顺章被捕叛变,我党打人国民党内部的党员钱壮飞及时向周恩来报告了这一消息,周恩来市即采取紧急措施,将中央机关转移,才使局势转危为安。6月22日,又发生向忠发被捕叛变事件.  相似文献   

2.
葛占菊 《湖南档案》2011,(11):30-32
伍豪,是周恩来早年从事地下工作时的一个化名。1931年4月,原为我党政治局候补委员的顾顺章被捕叛变,我党打人国民党内部的党员钱壮飞及时向周恩来报告了这一消息,周恩来市即采取紧急措施,将中央机关转移,才使局势转危为安。6月22日,又发生向忠发被捕叛变事件.  相似文献   

3.
汤仲毅,嘉定娄塘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著名品牌“蝴蝶牌牙粉”家庭工业社的青年职员。抗战胜利后,转入海员均益会任职。1947年下半年,汤受我党的指派,从上海店职员群众团体——益友社转入上海情报系统工作,其间他与亲戚汤泽吉一起,成功地从国民党陆军徐州总司令部内获取了军事密电码本。  相似文献   

4.
《档案天地》2009,(1):F0003-F0003
1912年4月,民国临时参议院由南京迁至北京。时参议院有一百三十多名,而同盟会员只有四十多名。为扩大实力,8月,在宋教仁全力鼓动下,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等合并,在北京成立了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为理事长,宋教仁任代理理事长。国民党成立后,积极在全国发展自己的势力与组织,这本小册子即为其时国民党在河北地区的党员名录。  相似文献   

5.
<正>渭华起义是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反抗国民党反动镇压的武装起义。是我党在西北地区发动的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武装起义之一。它对我党在西北地区扩大革命影响,创建革命武装,特别是对于西北红军的  相似文献   

6.
分裂中华民族的新老人物:龙年台湾地方选举中,李登辉以其老谋深算的权术,终结了国民党百年老店,为台独执政台湾扫清了障碍,很快被国民党党员轰下党主席位置。作为街头政治家,靠李登辉的极力扶持,陈水扁和代表台湾本土中台独势力的民进党终于执政台湾,引发海峡两岸局势大动荡,战争阴影笼罩台海两岸。  相似文献   

7.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我党在抗日战争初期筹建、抗日战争胜利声中正式播音的解放区第一座广播电台。重庆新华日报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创办的唯一大型日报。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相似文献   

8.
1926年11月,由中共广东区委派回的滇籍党员李鑫成立了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揭开了党在云南有组织、有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序幕。1929年至1930年,云南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党组织的一批创始人和领导人,如省委书记王德三、宣传部长张经辰、省委委员吴澄、李国柱和李鑫先后牺牲。1935年后云南地下党恢复重建,遵照中央指示,在工人、学生、农民等各个领域发展革命力量,并严格遵循党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斗争方针。在养精蓄锐的蛰伏期,谨慎、稳妥地打入国民党及地方实力派党、政、军、宪、警、特等各部门,发展组织、搜集情报、培养基础、蓄备力量,极大了削弱了国民党对云南的政治统治,为后来促成云南和平解放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本期摘录云南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1946年中共云南省工委书记郑伯克向中共西南局作的党组织报告,供党史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在江浦西部地区成立的中共地下组织江和全工委,活动地域包括江浦、和县北部,全椒南部,在敌我力量非常悬殊的情况下,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地方武装,对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开展军事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江和全工委书记胡克诚曾潜入隐蔽在国民党江浦县政府机关报社,秘密从事宣传抗日、发展壮大中共组织、收集国民党情报等工作一年有余,后被国民党特工发现.在紧要关头,爱国人士不顾个人安危,冒险营救他脱离险境,侥幸躲过国民党特工组织的搜捕.  相似文献   

10.
论新县制时期的保甲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甲制度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中国乡村政治制度。国民党统治初期,南京政府规定“剿匪”省份首先实行保甲,在乡村基层以军事部勒方式编制民众,整个地方社会变成战时军事组织。三十年代中期,保甲制度推广到全国其它省份。1939年,新县制[1]规定纳保甲制度为自治基层组织,国民党以此构建了一套较完整的地方社会控制系统。保甲制度作为国民党加强对乡村市镇控制的基层组织,是近代地方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新县制时期保甲制度的内在特质和实施状况,来论述保甲制度和地方自治的关系。(一)国民党实行保甲制度,自有其…  相似文献   

11.
<正>詹大悲,我党早期秘密党员,早年曾参与辛亥革命,长期以国民党左派的身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与反动势力作殊死斗争,直至为国捐躯。詹大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崭露头角无所畏惮詹大悲(1887-1927),原名培翰,别名翰,字质存。1887年8月,出生于湖北蕲春詹家山,幼承家学,博览群书,才气纵横。1907年,  相似文献   

12.
张婷玉  赵国鹏 《兰台世界》2016,(19):116-119
民国时期,新疆国民党在党员的民族、性别、年龄、职业、教育、地域等结构上的优化提高了新疆国民党的整体实力,是国民党中央实现控制新疆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3.
1945年11月,我党合江省工作委员会派叶方、林莺接管了“国民党佳木斯市党部“的民报社,《佳木斯民报》被取缔,随即出版了《人民日报》,这是我党于日本投降后,在合江省出版的第一张党报。194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刊为《合江日报》。  相似文献   

14.
李文艺 《兰台世界》2016,(19):124-127
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后,总结教训、图存自保,在蒋介石授意下,由陈诚主持,开展了较大规模、较深度的土改和地方自治,对于稳定当时台湾局势、苟延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改革还奠定了台湾政治变迁的社会基础。运用国民党赴台初期省议会的档案文书等资料,对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开启地方治理模式的源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国民党迁台初期地方自治政策的动因、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新社是三十至四十年代由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民党统治区和香港领导的民间通讯社。在我党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过程中起过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辉 《兰台内外》2015,(3):22-23
1949年前后,按照中央关于解放台湾的决策部署,中共向台湾秘密派遣党员和进步人士达1500余名。1950年初,由于中共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台湾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陈泽民等叛徒的出卖,岛内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包括吴石(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朱枫(中共华东局女特派员)、陈宝仓(国民党“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聂曦(吴石的亲信随员)在内的上千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被逮捕,  相似文献   

17.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伊始,就非常重视对各种武装力量的建设与控制.在国民党的武装力量系统中,正规军是其统治的主要军事支柱,而受其控制的各地大量的民团、保安队、壮丁队等地方武装组织,则直接担负着防共反共、维护治安、协助国民党军政机关工作等职责,是其统治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赞誉为“大无畏”的新华日报,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在国民党统治地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报纸。它于一九二八年一月十一日在武汉正式创刊,同年十月迁来重庆,直到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无理封闭为止,前后九年多的时间里,在重庆坚持战斗了八年四个月。这期间,新华日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九年冬天,周恩来同志听到一位原来在重庆商务日报工作的同志从香港来到北京时,他回想起了重庆商务日报当年的情景,很高兴地说:“重庆商务日报这段工作做得很不错。一九四一年我党在重庆还是比较孤立,只有文化教育界人士敢于接近我们。商务日报动员工商界反对四大家族,工商界开始靠近我们,扩大了我党的统一战线。”根据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域要“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  相似文献   

20.
“新华日报”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的一张党报。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到1947年2月28日在重庆被封闭止,共存在九年零一个月又十八天。它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坚持不渝地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教育群众团结起来,向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进行斗争。从《新华日报的回忆》里,我们首先可以看到“新华日报”如何捍卫了党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