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禹 《教育教学论坛》2014,(38):163-164
教学生学在中小学提倡的比较多,而在高校中对其关注不够。但是,在高校中教学问题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其中教学生学是教学的根本职责。高校中,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教师也有对教与学运用不合理、对学生学习指导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对"教学生学"加以重视来解决。也就是说,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应重视"教学生学",认识到应该教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要强调教学生学、应该如何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科教学,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能力,成为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科教学的主旋律。  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注重教学策略的研究。首先,要研究教师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这里面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性、创造性等)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么教都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使学生的发展适应教什么和怎么教。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  相似文献   

3.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古今中外的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是以观念变革为先导。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的教学观念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我们的教育紧紧瞄准考试,升学考什么、教师教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要学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整个教学过程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提倡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不教,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要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那么,什么是学生的学?学生学的核心是什么?信息加工学习论的观点是:学习是认知加工的过程,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变化的过程。因此,要求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学习动机状况,注重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和认知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将 《成才之路》2010,(15):29-30
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不同的着眼点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以提高考试分数为目的和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不同指导思想,影响甚至左右着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由于创造力在素质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和它在考试中可操作性的不足,使得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成为两种指导思想差别的核心。创造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具备科学的认识和健全的智力,这是发展创造力的基础:同时还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以上两个方面都是发展创造力必不可少的。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实践与探索谈些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多元智能理论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诸多的启示。1.课程内容丰富化,培养创新精神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和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课堂教学是考什么,教什么,背什么,以考试为目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以升学为惟一追求。加德纳的智能观强调在一定的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能力,本质上体现了创新精神。加德纳提出“为了理解而教”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在新的情景下,有所创造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新课程中教师要积极投身到课程的开发中…  相似文献   

7.
教学曾被简述为“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但这样说过于简单、笼统。随着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该如何教,教些什么?学生该如何学,学些什么?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重点在于以“学”为主,教师更多的是在教学关系上帮助和引导学生。面对这一新形式,教师的任务就不仅仅是要考虑自己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学,要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单纯的学习,而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去寻找并掌握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必须贯穿于每门课之中,体育教学也是如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于改革和创新,创新和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具体地实施这一切呢?一、培养创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试教育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被固定在教师早已量好的框架中,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机会很少。新的教学模式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学生作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志向是内在的强大动力,没有创造的志向,就不会有创新的行动。志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强烈要求实现的愿…  相似文献   

10.
感受音乐 快乐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艺术,音乐教育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常想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要教会学生什么,是简单教会学生如何识谱唱歌么?还是教会学生如何跳舞,如何表演呢?我觉得都不是。音乐课程中音乐审美价值的提倡和重视,才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音乐老师教学生掌握艺术方法固然重要,但那只是手段,而教给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才是音乐  相似文献   

11.
王艳花 《陕西教育》2005,(11):17-17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把由教知识、教方法、教技能的“教书”,转化为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育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要还给学生什么?  相似文献   

12.
正"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情况来确定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即我们要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什么、想知道什么、是怎样学习的,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以教导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教来引导学生的学,即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让学生在学习上达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  相似文献   

13.
郭强 《甘肃教育》2014,(16):83-83
正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研究的课题,把教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  相似文献   

14.
浅谈英语教学法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的世纪,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要想在未来的时代占得先机,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作为人才铸造者的教师就必须在教育思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全面的变革,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英语教学中,确实还存在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其表现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带读单词,学生复读;教师说句型,学生模仿;教师讲语法,学生操练;教师读课文,学生翻译。这样的教学方法源于我国封建教育中师法和家法,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就学多少;怎  相似文献   

15.
要确保数学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去评价?这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解放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推动创新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仍跳不出“书本”,教师凭经验而教,学生靠教师而学。在教学的策略上,也过于简单化,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多以“题海”替代学生的“习”和“行”,以加重学生的负担为代价换取教学效果,以牺牲学生个性发展来实现教学目标,以同代人的个性的所谓统一规范来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倾向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失去了鲜明的个性,最终就失去了创造力。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压抑挫伤人的创造潜能和个性发挥、窒息人的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以学定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作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强调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语文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的要求。简而言之,“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以学定教”的“学”主要是指文本教学要达到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学定教”的“教”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以学定教”是在学生的“学”中来落实适合学生的“教”。因此,如何创建适合学生的“学”,以及学生喜欢的的语文教学课堂,成了“以学定教”能得以成功实行的关键,也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联系工作实践谈谈以学定教的语文课堂应有的三个创建。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标准中品德课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教师的"教"转向以学生的"学",并且提倡科学探究。新课标对教师如何上好一节品德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心设计,是成功上好一堂品德课的基础。品德课教学中微不足道的细节之处,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表现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出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底。  相似文献   

19.
有的教师奉行"教材至上",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这不仅违背新课程理念,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而不必太重视教材.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与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作为教师而言,要高屋建瓴,低处着手,在学与教之间找寻、搭建合适的桥梁,便于在教、学之间畅通无阻.下面我就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实例谈一谈如何在学与教之间搭建合适的桥梁.一、高起点打量,全面思考高屋建瓴,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教师不仅要从总体上打量全局,知道要教什么、怎样教,还要学着换位思考,了解孩子们想要学什么,打算怎样学.此外,老师还要思考宏观与微观的学习活动,宏观的学习活动指活动的大体走向,而微观的学习活动指具体的起重要作用的活动细节,包括重点和亮点各是什么.这就是我理解的高起点打量,全面思考,力求通过打量和思考让教师与学生、教材更加熟悉与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