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我国信息化教育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是: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数字化学习工具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数字化学习模式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2.
将数字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是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学科素养的重要举措。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三年度的报告明确指出:“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我国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全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所做的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将信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变革浪潮推动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向纵深发展。本文通过对课程整合的实践尝试,提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三个有效途径。即: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数字化学习工具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数字化学习模式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需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运用非线性的学习资源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运用网络多媒体数字化教材有利于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冲破教材在内容、形式上的束缚;运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激活学生思维。同时,师资建设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败的关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应具有创新性、多样性,但模式先导制约了它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被现有教学评价体系所束缚,是一个漫长的、历尽艰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主要指应用技术层面上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其内涵是: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创造性学习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在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性学习与交流的能力。中小学教师真备这些能力是现代教育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接受继续教育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这里通过实际问卷调查,重点阐述了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中的“关注阶段”与“采用层级”,初步探讨关注与实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其目的是为了继续加强中小学数字化硬件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强化培训,进一步实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不断提高教与学的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王华 《天中学刊》2007,22(6):14-16
我国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已日趋完善,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仍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课程整合的认识;建立适合农村中小学自身发展的教育资源网;加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建构科学、动态的课程整合评价体系等是解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自2000年10月首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硬件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分析研究,丰富了其理论体系,然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中小学的整合实践层面却没有能够相应地有效跟进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引起这种脱节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二是过于片面地强调信息技术或学科课程,忽视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互之间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陈至立同志在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已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到注意课程的整合,我们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科的学习中”。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新的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要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现代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1.
Digital disruption and an increasingly networked society drive rapid change in many professions and a corresponding need for change in tertiary education. Across the world, information education has, to date, prepared graduates for employment in discrete professions, such as librarianship, records management, archives and teacher librarianship. However, contemporary information practices are less defined and are demanding of new professional skill-sets and understandings. 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that consulted Australia's tertiary academics about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s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 the academy and elicited a vision and a concern for future directions in Australian information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2.
论信息法的地位与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法将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信息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满足法律“确定性”要求的信息。信息法是调整特定信息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学科体系包括信息产权法、信息交易法、信息保护法、信息公开法、信息管理法和信息安全法等六大部分。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我国信息产业比其他行业的开放程度更高,在高端信息产品制造、电信服务等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通过优化产业与产品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创造力,加强法制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途径来保障和促进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社会中个体成员的信息素质对整体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现状,提出了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5.
高校开展信息素养培育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信息素养是人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信息心理及信息潜能等多种基本素质有机融合而逐渐形成的信息品质与内在涵养。当代大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着诸多缺憾,亟须加强培育。高校要肩负起为国家培育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优秀人才的历史重任,需要按照信息素养培育的内在逻辑,制定信息素养培育的目标,明确信息素养培育的内容,构建信息素养培育的模式,加快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改革,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谈信息用户的行为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并总结了信息用户在信息行为中所表现出的一些规律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对信息内容的选择性、信息获取方式的策略性、信息行为倾向的复杂性、信息需求满足的自我调适性、信息利用的相关性以及信息能力的结构性等。指出用户是信息服务工作的中心,信息工作者要不断总结其信息行为规律,才能提高信息交流水平。  相似文献   

17.
信息素质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诸多方面,可以细化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获取和信息评价等能力,信息检索课正是基于上述培养体系,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加强教师的信息素质,并通过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系统完整和突出重点、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几种关系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和运用能力,在对信息进行重组的基础上形式信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情报,有了情报的传递和交流活动,《左传》中就有不少以情报传递为内容,以情报人物为主人公的情报文学作品。这些古代文献、作品都突出表现了在战争或其他社会实践中情报的获取、处理、提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国古代文献、作品对情报工作的描述与记载、继承和发扬,起着重要的作用,不断挖掘我国的古代文化中的情报价值,是每个情报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人类信息源的发展包括了点信息源、符号信息源、多媒体信息源、虚拟现实信息源等阶段。人类信息源的改变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点信息源阶段与情报学的孕育期,符号信息源阶段与情报学的探索期,多媒体信息源与情报学的徘徊期,虚拟现实信息源与情报学的全面发展期。  相似文献   

20.
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每个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素养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通过对全省"一村一"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解目前"一村一"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状况,从加强宣传教育,优化<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和建设良好的学校信息教育环境三个方面来阐述提升"一村一"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