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应是“一分为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们都一致认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即“一分为二”。我却要提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应是“一分为三”(“合三为一”、“三位一体”、“鼎立统一”、“三分法”、“三点论”、“三重性”)。为什么这样看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
1979年以来,在报刊上讨论生产关系的定义,争论焦点围绕恩格斯的定义和斯大林的定义有何不同,怎样才能更确切反映生产关系的涵义。讨论意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问题:一、关于如何表述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第一种意见认为:恩格斯的定义中没有“所有制”(也有人认为恩格斯的表述中也包括了所有制,因为生产关系的全部内容也就是所有制形式的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有两个逻辑起点对于原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公有制的分析开始的体系,早已有人提出异议。固然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但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又都是所有制的体现,要把所有制讲清楚,就必须把各方面的生产关系首先分析清楚。所以说,从公有制开始,实际上是从复杂的具体开始。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在关于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的生产关系的内容问题的讨论中,一些主张生产关系的定义不应包括所有制关系的同志认为:“财产关系(或译作所有制关系或所有制形式)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而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既不是研究它的法律形式,更不是研究它的法律用语的。”那种把所有制关系纳入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观点,实际是把法学概念引入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从而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或法学的幻想。”其实,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5.
读了《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6期《班子应该有“异己”》(以下简称“《该》”文)及2003年第7期《班子该不该有“异己”?》(以下简称“《班》”文)后,笔者认为,两文都给人以启示,但有些观点值得商榷。到底何为“异己”? 《现代汉语词典》把“异己”解释为“同一集体中在立场、政见或重大问题上常跟自己有严重分歧甚至是敌对的人”。笔者认为,这个解释应隐含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1964年7月8日转载了嵩同志的“无产阶级在其自发斗争阶段是否反对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一文,对我的“关于《共产党宣言》的一处译文”提出了意见。“教学与研究”1964年第4期又作为“学术动态”介绍了这一情况。我想从理论上和译文本身再提出一点意见,希大家批评指正。从理论上来看,我认为不应该把以下两个问题纠缠在一起:第一,在无产阶级自发斗争阶段,特别是大机器生产出现以后,工人捣毁机器、工厂等破坏(或反对)资本家的生产工具这一行为本身在客观上是否打击(或反对)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第二,无产阶级在其自发斗争阶段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从而自觉地起来为反对并最终推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斗争。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的人类社会不断推进的一条基本规律。他们认为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关系”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并且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作过原则性的构想。当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付诸实践的时候,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差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然呈现复杂多样的格局。周恩来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分配和劳动关系三个要素的重要观点.同时在实践中进行了精心探索.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初一语文课本(第一册)《狼》一课中,把“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的“隧”字注解为“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见该书 P173页注⑨ )我认为这样注释不尽妥当,值得商榷,这里的“隧”应解释为“名词作状语”妥当。“隧”到底是作“名词作动词”讲好,还是作“名词作状语”讲妥当?要搞清这个问  相似文献   

9.
一道涉及“釜底抽薪”的结构类型的习题,《初中语文试用课本教师备课手册》第三册(褚庆林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将它归入“偏正结构”,理由是:该成语强调“从釜底抽”,而不是强调“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这个答案值得商榷,因为这里的短语类型主要是从结构角度来说的,而不是从表意的角度来看的。“釜底抽薪”这种“状 动 宾”构成的多合短语,目前有两种切分方法:即“釜底/抽薪”和“釜底抽/薪”。这两种切分法均正确,因为这样切分后,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基本不变。如此看来,“釜底抽薪”作偏正短语或动宾短语来讲似乎均可,到底孰是孰非?这还要看短语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10.
“人教社”编的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第143页中的图12-6、图12-7是两个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与课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第157页中,对图12一动图12—7是这样叙述的:“……对实验作了改变,还配上了表明实验和思考步骤的插图,……”。可见,插图顺序表明的是实验进行的步骤。事实上教师也是按着这个顺序操作的,即实验的最后两个步骤是光测出桶和物体排开水的总重,然后再测出空桶的重,二者之差就是被排开的水重。笔者觉得这样测出的排开水重的实验步骤是不妥当的,现提出来说明如下:1.光测出桶和物体排开水的总重,再将水倒掉后测空桶…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邓小平脱离(“超越”)生产关系,只从生产力角度界定社会主义本质.这种看法不能苟同.由于“消灭剥削”既可视为动态的过程与结果又可视为静态的社会关系与制度,因此,“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能视为与本质有关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它的生产关系,即社会所有制或“重建个人所有制”.本文将后者理解为消灭剥削现象的个人(私)所有制的普遍化,前提是联合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2.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件大事,本通过以下几个角度的比较具体地谈一下这个问题;第一,从空间出发,把洋务运动同俄国一八六一年改革进行横向比较;第二,站在向西方学习这个历史角度,把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微观比较;第三,从时间观念出发,把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这两个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加以纵向比较。  相似文献   

13.
《道德经》(王弼注本)开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著名的“老子”研究者任继愈先生对这两句作了这样的断句和解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译作:“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这里显然是把第一个“道”释为“说”。任  相似文献   

14.
《信陵君窃符救起》中有这样一句话:“平原君使老冠盖相属于魏。”课本对“冠盖相属”的解释是:“使者相连续。冠盖,指使者。”《语文教学通讯》1998年第6期钱智跃老师的《怎样解释“冠盖相属”则以下简称“钱文”)一文,认为“冠盖”之前有“使者”,两个“使者”连在一起就“重复”了。为了解决“重复”的问题,钱文把“平原君使者”作全句的主语部分,把“冠盖”作谓语“相属”的状语。我认为这样理解也是不妥的。尽管‘孜今’作“相属”的主语是通顺的,但“冠盖”作主语更安当、从语法角度来看,是主谓结构的,语义的重点落在谓语…  相似文献   

15.
最近,翻看了小学语文第九册,发现有三个句子值得商榷。第7课《黄河象》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老象跑在前头,最先来到了河边。它伸长了鼻子去吸河水。可是河水很浅,它够不着,只好又往前走了一步。它想,要是跨进水里,美美地饱喝一顿,再洗个澡,那才凉爽呢!”(着重号是笔者加的,下同)要是你把这个句子多念几遍,就会感到不流畅。原因何在呢?这个句子是个复句,“要是”和“那才”错误地用在这个复句里,使这个复句的分句间的逻辑  相似文献   

16.
析现代学校地理教材构成的三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改革学校地理教材,使它适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的需要,这个任务已迫在眉睫。 学校地理教材现代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引入现代地理新知识、新理论;二是教材内容表现形式的现代化。本文只从确立“学校地理教材构成的三系统”(以下简称“三系统”)角度,亦即从学校地理教材内容表现形式的三系统角度,对实现我国学校地理教材现代化的途径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坚持公有制力主,评析“所有制是手段”论《真理的追求》94年第2期登载有关公有制争议的两篇文章,即恽希良的《评所有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和严思的《“公有制是手段”论质疑》。两篇文章都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出发,批评了认为发...  相似文献   

18.
人们把陆地称为第一空间,海洋称为第二空间,空中称为第三空间,宇宙称为第四空间。近年来,西方航空界又把300米以下的空间称为“第五空间”。借用空间概念,笔者认为也可以把学校的管理分为五个空间——“先进的办学理念”、“典雅的文化氛围”、“科学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经济基础的内涵,笔者曾提出《经济基础首先应是生产力》的观点。不过,这一观点还是从传统的直线式社会结构与运行模式,即“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层层决定、层层反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反作用”这一观点出发进行论证的。而对这种直线模式,笔者曾多次撰文批评,并提出了“三角形”社会结构与运行的理论新模式。这一新模式的建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经济基础应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生产方式”的观点。本文拟以三角形社会结构与运行模式为立足点,从全新的角度来论证这个问题,并辨析有关论点。  相似文献   

20.
教育对象的三重主体性及其重要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教育应当是一种“主体教育”。但是在有关“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始终存在这样一个前提性的问题:什么是“主体” ?如何具体理解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在笔者看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主要存在于以下三个维度,换言之,教育对象是“三重主体”,也就是说在三种意义上是我们所谓的“主体”,具有“主体性”。   第一,教育对象是“先验主体”。这里的“先验”是借喻的说法,它是指人类个体发展中存在的社会遗传现象。因为人类祖先千百万年的总体社会实践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社会性遗传等机制完全可以使每一个个体在诞生之日起就禀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