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秦桂林 《教书育人》2013,(12):39-39
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必修二的“政治生活”是四册政治教材中与学生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促进学生理解政治与生活有紧密关系的重要教学载体。这一内容的教学现实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正如本册教材第一单元开篇所说,“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第二个方面,正如教材在“致同学们”中所说,“说到‘政治’,你可能会觉得它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这种理论上的关系紧密与学生意识中的关系疏远,造成了政治生活教学的一些困难。政治教学要加强政治与生活的互动,使学生增强生活意识,使课程教学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侯兴启 《文教资料》2010,(4):151-152
在新的形势下.教材已经不可能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更多地将其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中职政治课程资源的现状与特点来看,则要求教师必须关注社会,了解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丰富和拓展教材资源。优化教学内容,保持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使政治课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小学《理财与生活》校本课程是针对我校小学生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理财意识、理财能力和良好理财品质,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养形成和实现个体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课程。经过近几年的《理财与生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使用,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提出了“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学会理财,在理财与反思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理财教育理念;设置理财课进行实施。《理财与生活》校本课程成为我校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制出了《理财与生活》校本课程标准、校本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等课程产品;构建了《理财与生活》校本课程开发、使用与评价的有效操作体系;构建了实施校本课程的基本模式,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新教材使用以来,很多教师都在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实践,但是在《政治生活》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很多教师。因此,我们从本期开始约请《政治生活》教材主编吴少荣老师、教材编者董晨老师,采取分单元的形式,和大家一起探讨《政治生活》的教学实效性问题,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自1988年被广东省中学思想政治教材编写委员会聘任为粤版《政治常识》审读专家,介入中学政治教材的审编工作开始,吴少荣老师先后承担了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1992年版《政治常识》、1997年版《政治常识》和2004年版《政治生活》教材的主编工作。如今,已73岁高龄的吴老师,依然活跃在课改前沿。透过字里行间,广大教师可从吴老师的娓娓叙述中,感受到他与教材结缘廿载的积极与进取、敬业与认真、睿智与豁达、无怨与无悔。正如他在文中所说:编写中学政治教材成为他教学人生的重要内容、丰富经历、生命亮点!  相似文献   

6.
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应提高培养学生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结合乡土的课程资源,这不仅有利于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培养高中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与思想品德的形成。本文试就如何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与生活实际,阐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应注意选材的适时性、德育性、适度性和经济性等应用原则,并遵循教师在乡土课程资源应用中的主导地位和调动学生参与乡土课程资源应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策略。以期达到抛砖引玉活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胡海燕 《文教资料》2010,(34):138-140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就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在充分开发利用教师自身资源、教材资源的基础上.重视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政治课堂成为焕发生命的绿色课堂。  相似文献   

8.
润泽的课堂就是指在课堂上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融洽和谐的,润泽的政治课堂必须来自丰富的实际生活,这是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应有之意。生活与哲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贴近实际生活,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具体的实际之中,真正实现哲学和生活的有机统一。以《价值与价值观》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从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追求教学效果等方面探究使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焕发润泽光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期,很多有识之士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在教材、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弊端,力图改变思想品德课“空洞说教”、“面目可憎”的现状。于是,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的呼声日高。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许华南老师的文章《让学生生活引领思想品德课教学》及《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李永才老师的文章《构建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鲁洁教授在《再论“品德与生活(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一文中说:“作为一门品德课,回归生活世界还包括另一方面的内涵,那就是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还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鲁洁教授的话告诉我们.品德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等。如何实现这一课程意义呢?笔者结合执教的《我想要我能要》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德育的逻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进路研究》是王荣发教授最新出版的专著。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书系之一,本书在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围绕其课程教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并重点对教材、教师、教学、教育四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经验积累,体现了重视教学实践、强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今国际社会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也同样是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教育部去年通过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课改纲要》)。在《课改纲要》中,全面规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组织与实施等九项内容,给基础教育工作者勾绘出一幅完整、系统的新课程蓝图。而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蓝图中,又是把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作为这一轮课程…  相似文献   

13.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而教材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教师、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活都是学生的教科书。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在其他学科的教材中仍然能挖掘出许多数学教学资源。例如《科学》课程中就有许多地方要用到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那《科学》教材实在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好资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开发、挖掘《科学》课程中的数学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一、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时至今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改革在即墨市已进行两年有余.翻开新教材,感觉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全新的教育理念、图文并茂的设计、鲜艳的色彩,富有童心童趣。可是教材再怎么好,也是死的东西,要能把好的教材体现出来,需要的是能够把握课程性质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有一定创造力的教师。多少年来我们在教育中过于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而课改的实施使大家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越来越重视。根据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才能把握这门课程的精髓;只有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学生才能有所体验.进而有所感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道德认识.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生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增的课程。该课程对改变我国德育现状,解决原有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复,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笔者使用教科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教学经验阐述该课程的教学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是新一轮课改中新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教材编者力求在教科书中尽量多地反映出当代儿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以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这对长期以来形成的脱离儿童生活、单向说教和灌输的传统品德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开放理念,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努力实现思品教学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在课改的进程中,全新的课程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和感悟,促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儿童生活,更加重视生活中的教育价值,更加着眼于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一年多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实践证明,只  相似文献   

19.
高中《政治生活》教科书是实施并彰显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形成高中生公民意识的基础文本.通过对高中《政治生活》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中“公民的政治生活”单元的事例和插图的文本分析,发现该教科书在对高中公民的叙述上存在着形象完美化、身份多元化、参与主动化和过程情境化四种取向,进而提出需要在教科书编制过程中促进公民课程资源及叙述方式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在全同各省、市逐步实施,我省也不例外。纵观新的教材,《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甚至包括选修模块部分,无不彰显着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散发着生活的气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