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臭氧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之一,主要浓集在平流层中20-25千米的高空,即大气的臭氧层。进入大气层的太阳光有55%可穿过大气层照射到大地与海洋,其中包括紫外线。长波紫外线能杀菌,中短波紫外线对人体和生物有害。当紫外线穿过平流层时,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因此,臭氧层就成为一道天然屏障。  相似文献   

2.
在太阳辐射中,有一部分是紫外线,紫外线对生物有很大的杀伤力。幸运的是,距地表20—30公里高空处有一个臭氧层,它能够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就像一道天然屏障一样,使地球上的万物生灵免遭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但科学家们发现,全球的臭氧层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臭氧浓度平均每年下降1%,其中以高纬度和极地地区下降速度最快。在南极上空,臭氧的损失最为明显,已出现了一个相当于北美洲面积大小的“空洞”。臭氧层的破坏将会导致到达地表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使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上升。过量的紫外线还会危害农…  相似文献   

3.
人类向大气排放的氟里昂类化学物质破坏了臭氧层的平衡,使其吸收紫外线的功能降低.大量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面,威胁动、植物的生存,造成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4.
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有害辐射使生命体免受侵害。因此,探析臭氧层损耗的原因,对于拯救臭氧层,保护地面生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在空气中有一种含量极少的气体叫做臭氧(O3)。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形成一层臭氧层。这层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由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向空气中排放的一些有害物质,特别是用作致冷剂的氯氟烃,以及温室气体的作用,使地球表面变暖而平流层变冷,造成在臭氧层的某些地方出现了变薄的现象。1985年首次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空洞”,后来发现北极也存在这一现象。据美国有关方面最新报道,位于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变得比过去愈大更深。其“空洞”面积…  相似文献   

6.
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气体,它由3个氧原子构成,大气中的含量不到空气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在近地面层含量极少,从离地面10公里起,臭氧浓度开始增加,至地面40公里的平流层里,浓度最大,称为臭氧层。到60公里高空,臭氧含量微乎其微。臭氧是大气中唯一的能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的气体,因而,臭氧层就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保护着地面生物不致受过量紫外线照射而死,只让极少量紫外线到达地面。而这少量紫外线对生物不但无害,还能杀菌防病,晒黑人的皮肤,促进机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有利于防止佝偻病。  相似文献   

7.
紫外线防御对策村夫译陶屹校今天,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人们都在谈论由于臭氧层被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剂量增加,对生物界将产生各种各样影响的问题。据说1996年要全面禁用氟里昂,但目前这种禁用也主要是在发达国家,而非发达国家氟里昂仍...  相似文献   

8.
大气中的臭氧是氧气在强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的 .90 %的臭氧都集中在地面上空 2 0km~ 4 0km的大气平流层中 ,它只占同高度大气体积的十万分之一以下 .臭氧虽然稀薄 ,但它吸收了太阳的大部分 (95 %~ 99% )紫外线 ,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如果臭氧层被破坏 ,地球上的生灵就会遭殃 .据推测 ,臭氧每减少 1% ,全世界每年皮肤癌患者将增加30万 ,白内障患者将增加 175万 .可见 ,人类不能不关心臭氧层 .1985年 ,英国大气科学家法曼公布了南极近 30年的臭氧观测结果 :从 1977年至 1984年 ,每年 9~ 10月间 ,南极臭氧层中的臭氧减…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资源如煤、天然气、石油等被人们滥用,造成了隔绝紫外线的天然屏障臭氧层的逐渐稀薄,甚至破洞。科学家研究发现,臭氧层每减少1%,紫外线就增加2%~3%。过量紫外线的长驱直入,已经影响到人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1200万~1500万人因白内障而失明,估计其中300万例与暴露在紫外线中有关,美国环保署大胆估计,臭氧层每减少2.5%,地球每年就要增加1·5万个皮肤癌患者。臭氧层与人类健康@文华  相似文献   

10.
臭氧层损耗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表15~50km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因此,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然而,近20多年来,地球上的臭氧层正在遭到破坏.目前,如何防止臭氧层遭破坏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臭氧是太阳紫外线辐射的一种过滤器,能强烈地吸收波长220~230千米的紫外线辐射,防止这种紫外线到达地面,对地面上的生物造成伤害,因而被人们称为地球的“保护伞”。但是,在1979~1986年的8年中,全球平均总臭氧量约减少5%。1985年5月英国南极考察队报道,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了面积接近于美国大陆的臭氧“空洞”。1989年  相似文献   

12.
《良师》2002,(23)
小乌龟确实在想什么。起飞以后,它终于扭过头,对我说:“周天呀,我想起来,像你这样长时间在太阳底下晒着,危险呀!”咦,晒太阳有什么危险?小乌龟告诉我,大气中的臭(chòu)氧层保护了地球,因为它对太阳的紫外线有极强的吸收作用。近几十年来,大气污染严重,臭氧层也  相似文献   

13.
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臭氧层吗? 在距离地球表面25公里的上空有个臭氧层。它能吸收阳光中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伞。可如今的臭氧层早已“漏洞百  相似文献   

14.
1 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地球表面是由对流层、平流层和电离层所组成的大气层。其中平流层距地球表面大约 2 5公里左右 ,它保存了大气中 90 %的臭氧 ,因此被称为“臭氧层”。作为一道天然屏障 ,臭氧层有效地吸收了对生物生存有害的紫外线 ,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臭氧层就是地球表面生物系统的“保护伞”。然而 ,上个世纪的 70年代 ,科学家们发现 ,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却能够造成臭氧层破坏 ,其中最主要的是氟氯碳化合物 (CFCs) ,即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龙。作为制冷剂、发泡剂、推进剂、膨胀剂…  相似文献   

15.
1何谓臭氧层 臭氧层位于距地面20~30公里的上空.假设将其移到地面只有3mm(1大气压)的厚度。而正是这像蕾丝窗帘厚度的臭氧层在保护着地球不受紫外线的照射。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     
暑假,我喜欢坐在沙滩上享受阳光的沫浴。但现在不行了,因为紫外线渐渐增强。我不想自己的皮肤受到伤害。我思考了这个问题,并且上网查找了答案。因为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容易出现臭氧层的空洞,紫外线增强。  相似文献   

17.
臭氧是 大气中的微 量元素,是 一种具有微 腥臭、浅蓝 色的气体, 主要密集在 离地面 20—25公 里的平流层 内,科学家 称之为臭氧 层。 臭氧层 好比是地球的“保护伞”,阻挡了太阳的99%的紫外线辐射,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灵万物。 臭氧层浓度每减少1%,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2%,皮肤癌就会增加 7%,白内障增加0.6%。现在全世界每年死于皮肤癌的有几十万人,患白内障的病人更多。紫外线辐射还能破坏光合作用和授粉能力,最终降低农业产量。据试验,如臭氧减少25%,大豆将减产20-25%。紫外线辐射还会杀死水中的单细…  相似文献   

18.
大气圈层中的少量臭氧(O_2)对维护人类生态系统的平衡是极其重要的。臭氧在大气圈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绝大部分的臭氧分布在离地面大约10~50km的平流层(也叫同温层)内。进入大气层外缘的太阳光中紫外线占55%,它又可按波长分为A、B、C三个不同波段。这些紫外线在穿过大气层时,绝大部分被平流层的臭氧所吸收,因而臭氧层象一把伞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有1—2个选项正确)1.高空大气中,O_2吸收紫外线可变成臭氧,臭氧又可以分解为O_s→O_2 O,臭氧也可以与大气污染物NO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20.
臭氧层空洞及其修补思路湘潭师范学院附属中学(411201)邬顺钦一、臭氧的性质及臭氧层与人类的关系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的天蓝色气体。在高空雷击或放射电火花时,氧可变成臭氧。微量的臭氧能刺激中枢神经,加快血液循环,使人感到清爽,这就是雷雨过后使人感到心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