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猴将引领新老邮票走出下一波行情,已成为近期邮坛的共识。今年,一直被誉为“邮市行情风向标”的生肖票老大《庚申年》猴票迎来了“而立之年”,身价也节节上升,现单枚价格达8000元,从3000元一路上攀,几无停歇,《庚申年》猴票二年内价格几乎翻番,成为在邮市里最炙手可热的邮票,四方连已达3.5万元,带版铭的四方连已达3.6万元。  相似文献   

2.
在邮市里最炙手可热的邮票,当数1980年发行的《庚申年》猴票,最近每枚成交价已经达到5700元左右,四方连已在2.5万元以上,整版票已向50万元进发。《庚申年》猴票能在1年内跃升了2倍以上,30年飙升了7万倍以上,据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是由于《庚申年》猴票是中国首轮第一套生肖邮票,具有“龙头”效应,且当时发行的数量较少,仅400多万枚,大多数在当时通信中消耗,存世量很少;  相似文献   

3.
宝木 《中国集邮》2000,(8):24-25
背景资料:《庚申年》特种邮票发行于1980年2月15日,全套一枚,面值8分,邮票规格26&;#215;31mm.齿度11.5度,全张枚数80(8&;#215;10),影雕套印,邮票志号T46。特约设计者:黄永玉,设计者:邵柏林,雕刻者:姜伟杰,根据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权威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99)》记载,其发行量为500万枚,1997年中国集邮总公司结算价是1600元。  相似文献   

4.
韩广岳 《集邮博览》2010,(12):86-87
我国邮政部门1980年发行的第一轮生肖邮票的第一枚T46庚申猴,身价已由当初的每枚8分钱上升到每枚超过了8000元,最高时甚至达到了每枚9000元,升值已超过十万倍之多。也就是说,如果当初你买它一万块钱猴票的话,现在你已俨然拥有了十亿  相似文献   

5.
近期邮市出现“井喷”行情。爆炒新邮,面值30多元一枚的《神舟飞船》邮票被疯炒到1300元天价。面值8元的《劳山道士》小型张也被炒到50元.面值20元一版的《永乐宫壁画》邮票也炒到80元。这种局面,邮人以为极不正常,非理性的行为可谓登峰造极,令人望而生畏,瞠目结舌。难怪有人说,把10年20年后的未来都炒完了。这样高的价位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壤与空间,炒家商家早已釜底抽薪胜利大逃亡了,行情急挫破位下跌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6.
平平淡淡的羊年岁尾,邮市迎来了“猴老三”的发行,使得这枚《甲申年》邮票成为了2004年初的邮市热点。由于“猴老大”(《庚申年》)的光辉形象邮人皆知,且高高在上的市价没有任何一种生肖邮票可以望其项背,因此当相貌不佳的“猴老二”(《壬申年》)甫登场,即引来了集邮者的一片责怪声,也注定了第二轮生肖邮  相似文献   

7.
在邮市,最受人们欢迎的也许就是小型张(包括小全张)了,几十几百元一枚的早就数不胜数,成千上万元身价的也已见多不怪。小型张作为邮票中的佳品,因设计精美和发行量较小,始终备受广大集邮者与投资者的喜爱,被人们称为“邮市贵族”。1956年1月1日发行的纪33《中国古代科学家》小型张,拉开了新中国发行小型张的序幕,并开创了一套邮票多枚小型张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1980年2月15日,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悄然发行。没有今天邮票发行的隆重仪式,没有排队购票的长长人龙,但谁能想到这枚小小的邮票却开启了一个邮坛神话:发行至今,这枚邮票的身价已超过几十克黄金的价格,成为公认的邮市价格标杆、邮品拍卖市场的常客。  相似文献   

9.
从新年开始,第四轮生肖邮票《丙申年》邮票首发、猴戳频现、记述两轮生肖猴票前世今生的纪实性小说《猴票她爹和爹的猴儿》出版发行等等,让邮坛沸沸扬扬、热闹非凡。尤其是第一轮生肖猴票《庚申年》的原画作者黄永玉大师,在时隔36年后,以92岁的高龄再度出山,设计了第四轮猴票《丙申年》,成为大家热议的邮坛佳话。在此,我想说说《庚申年》邮票诞生后,有关邮票设计者签名的故事,也就是《庚申年》猴票"他爹"黄永玉的故事。那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  相似文献   

10.
齐敬岩 《中国集邮》2001,(11):32-33
说起今年的邮票和型张,被邮商和邮人重彩包装,着墨最多的要数2001—7《聊斋志异》小型张及邮票。从年初公布邮票图稿,就在邮市引起不小的波澜,受到邮人的期盼和追捧。面值8元的《聊斋志异》小型张,期货价格由12元、18元,一路冲高到24元。等到4月21日正式发行,果然不负众望,一路以每枚45元高开,随后借助市场人气,领涨到每枚52元,形成了复苏邮市中一道不可多得的景观,让人感觉到好像新一轮邮市热已经来临。随着人们预期的“红五月”邮市行情没有出现,邮市一路向淡,  相似文献   

11.
马联泓 《上海集邮》2010,(10):18-18
今年的盛夏让30多个品种的生肖邮票焦躁不安,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近日第一轮生肖邮票表现抢眼,它们在"风向标""庚申年"猴票带领下,全线飘红。日前,"庚申年"猴票再现了今年4月每日—价的飚升速率,连创新高,9月16日单枚已达8700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第一轮生肖邮票从1980年的T.46《庚申年》邮票到1991年的T.159《辛未年》邮票,均采用影雕套印印刷。从历年来的报道、辨伪书籍所披露的情况看,对《庚申年》邮票有用雕刻版来造假的记录,还未见到用影写版来造假的报道和描述。  相似文献   

13.
邮市见闻69     
去年12月份发行3套邮票,《澳门回归祖国》提前2天即在邮市上出现。同题金箔小型张在发行目前以面值50元交易,但在发行日即跌破了面值,今年初已跌至39元,折扣率达22%。面值8元的《澳门回归祖国》纸质小型张于今年1月上旬的成交价仅6元。全套2枚的《澳门回归祖国》邮票全  相似文献   

14.
今年邮市卷土重来的"歇夏期"早已提前到来,尽管申城没有出现去年那样的酷暑,但卢工邮市却没有出现客流明显增加的现象,说明大家在"歇夏期"对邮市的复苏并不抱期望。T46《庚申年》邮票近期的价格略有回升,随着中早期老票板块在低迷市场上逐波下行的环境中,其在7月前曾下跌5%左右,属于合理调整,7月中旬始,底部抬高征兆开始清晰,  相似文献   

15.
邮趣     
一休 《中国集邮》2000,(11):31-31
近日阅读邮报邮刊,有关邮票经营已入微利时代的谈论大行其道,由于其与当今邮市现状甚为合拍。似渐成为邮市论坛的强音。然笔者以为,或许将来中国邮票经营会步入微利时代,但对当今邮市即下此定论为时似乎太早了一些。邮票收藏投资乃至经营可以获取高额利润(亦或说暴利)的时代远没有结束。中国邮市依然具有暴利潜质。笔者的理由是:  相似文献   

16.
“生肖”似乎已成为中国邮市当前最为炙手可热的题材,《庚申年》金猴的单价从四位数轻易地跃上五位数,首度冲破万元大关攀高至1.1万元,令海内外投资者对中国邮票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这个奇迹似乎比数月前“梅兰芳”小型张从五位数跳到六位数还要轰动,因为8分面值30年跃升了13万倍以上!去年年初,《庚申年》猴票还只是5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2011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几经调整后。最终发行30套共97枚邮票和6枚小型张,3种小本票,邮票总面值160.60元,全年售价206元。至笔者发稿时,已发完29套,只有12月与丹麦联合发行的《古代天文仪器》未发行。纵观已发行的29套纪特邮票.有不少品种可圈可点,小型张是近10余年来发行最多的一年,受到集邮者和市场的关注与追捧。在已发行的这些邮票中。有几颗新星很受集邮者乃至收藏界的关注。笔者按发行顺序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2月17日,沪深股市受两个实质性利好消息的强刺激,频频摸高,创造了天量天价。而作为资本投资市场新成员的邮市却风吹草动难,市况依旧冷。笔者翻出1992年后预订的编年邮票,见到邮市里的编年新票宽幅打折也乏人问津。编年票市价还在下探,1999年新票已“缩水”至130元(面值175.30元)。手里拿着的邮票好像冰块一样。窗外寒风凛冽,此刻笔者的心情真是天冷心更寒。  相似文献   

19.
蓝洛葳 《集邮博览》2009,(11):76-76
说到金属"邮票",集邮者往往会想到《香港回归》、《澳门回归》、《黄河壶口瀑布》三枚金箔小型张,它们的边纸上都采用压凸工艺印制了22K金箔,由于它们既是邮资凭证,又能收藏投资,所以曾是邮市关注的热门品种。仿制邮品充斥市场或许是受到了金箔邮票的启发,近期在邮市上也出现了一些由礼品公司推出的金属"邮票"纪念册,还在媒体上大  相似文献   

20.
宝木 《中国集邮》2000,(1):12-13
21世纪起始年的邮票内容如何,以及会对邮市造成什么影响,是众多集邮非常关心的事情。从近20年来新邮在邮市好恶的变化看,除了发行量作为影响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外,邮票本身的设计、票幅、印刷版别和质量以及题材等诸方面因素。也往往影响到新邮的价格定位和走势。国家邮政局于新邮预订前夕,将明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中85%的邮票图稿亮相公众,以引起邮人的关注。笔根据业已公布的2000年计划安排20套83枚(其中3枚小型张)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