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张红 《新闻世界》2011,(1):146-147
名著改编一直是现代影视传媒的演绎方式之一,但改编的当代性受到很大争议。本文以《三国》为例,从影视改编对文学名著传承开始,从影视作品的改编者、主旨价值及影视观众几方面阐释了现代影视传媒对文学名著改编的当代性,并认为当代性的改编是符合现代传媒需要和大众审美的,是名著改编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
影视市场中,编剧和导演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转化的影视作品不胜枚举,得到的评价也褒贬不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简称《致青春》)自开拍起便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原因之一来自于其改编的同名小说,其中互文性的存在帮助两者建构联系桥梁,而在跨文本的叙事中两者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文学改编一直是剧本的一大来源,电影、电视剧史上很多优秀作品都是由文学名著或畅销作品改编而成。改编过程中,将作品看作素材,打成碎片,并按照影视思维、视听表达的规律,重新组合,使之成为一部故事完整、结构统一的作品。然而,对诸多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的效果,业界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国产影视剧作不断翻新,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由网络热门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出现在大众视线范围里.而这些影视剧作大部分都具有高收视、低口碑的特点,除了影视作品自身的问题外,影视的宣传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以高票房、高口碑的电影《寻龙诀》为例,分析其电影宣传策略,提出热门小说翻拍影视作品在宣传策略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贾红分 《今传媒》2014,(7):162-163
在消费文化和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随着影视娱乐化、商业化的不断推进,视觉化、读图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名著被改变成影视作品搬上银幕,这其中包括对世界经典的文学名著的改编、对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的改编以及近几年来一些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符合了人们浅层次视觉化的审美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文学名著的影响,加快了文学名著的普及,但名著改编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恶搞名著、任意篡改名著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将针对文学名著改编中的恶搞等现象,从名著改编的现状、名著改编盛行的原因、名著改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名著改编的未来之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畅销书籍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也随着影视作品的热播,出现了大量的剧本书、影视剧小说等。这种"以图书发展影视,以影视促进图书"的发展模式即"书影联动"发展模式,或将成为图书与影视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本文主要以业内最早践行"书影联动"发展模式的北京白马时光传媒为例,通过分析该公司取得的成就,来探究"书影联动"模式对图书出版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雪 《传媒》2018,(8):80-82
2015年,我国IP影视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以IP为改编源的影视作品霸占荧屏.经过近三年的发展,IP影视产业进入发展的瓶颈期.本文从产业演变理论视阈出发,对比我国与西方影视产业发展的不同,发现我国IP影视产业演变轨迹具有非典型激进性演变的双重特征,其演变轨迹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新兴阶段、趋近阶段、震荡阶段、共存阶段,而以IP影视作品为核心的泛娱乐产业链运作最终会成为主流模式.本文还对IP影视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影视从业者提供相关资料来完善和改进以IP为核心的影视作品和相关衍生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影视与文学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如何在影视叙事中转换文学形象,即从想象性、虚幻性的内心视象变为银屏上直观的视听形象,这样的形象转换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必须把握文学与影视两者之间质的差异,把握文学作品向影视剧转换过程中必然进行的移植、取舍、解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期专题,我们将目光锁定那些热映、热播影视背后的图书。大家会注意到,影视与图书的互动是近年来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有的文学作品出版后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而当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特别是受到观众追捧后,该作品立刻销量大增,扶摇直上。同时,也有另一种情况,先有影视剧的热播,然后才有图书出版和热销。无论是书而优则演,还是演而优则书,文学作品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地方性的神话传说,妈祖神话改编的电视剧创造了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开播以来的收视神话。但收视神话背后并非国人对妈祖文化信仰的认同,不同文化语境中对《妈祖》的理解与认知态度是不同的。影视作品的成功是借助于"旧瓶装新酒"的叙述模式,使得影视的模式化运作赢得了成功。这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影视与民俗文化的传播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似乎越来越迷恋电视、电影等媒介所营造出来的图像世界。文学作品也在商业大潮的裹挟下,与影视产业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既有格局之变,也深刻影响到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方式,形成了由意象到形象的"图像转向"。中文师范生要对这些文化趋势保持敏锐的触角,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出发,适应影视资源介入阅读教学的可能,培养基于媒介素养的文学作品改编剧鉴赏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周勋 《采.写.编》2022,(6):165-166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影视作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影视后期制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影视作品内容能够更打动人心,影视效果更加震撼,在影视制作过程中需要确保风格及效果的多样性,使影视作品中内容效果有效提升,需要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对影视作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艺术效果更佳。在观众能够获得更好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使人们的审美需求得以有效满足。本文就影视后期制作及在影视作品制作中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影视制作步骤,对影视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玉 《新闻世界》2014,(8):266-267
近些年,大量文学著作用影视的方式展现出来,曹禺的话剧作品《雷雨》先后被改编成多个版本的影视剧作品。其中孙道临导演的电影版《雷雨》及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版《雷雨》最广为人知。这些影视剧作品的改编对原著的阐释不可避免地受到编剧和导演的"现今视界"的深刻影响,从而带来对原著阐释的差异化,本文通过对两个版本的影视剧《雷雨》的改编效果的分析,探讨影视作品中对文学名著改编的手法、意义。  相似文献   

14.
媒介融合是现今媒介发展的整体趋势,影视行业也在不断适应媒介融合的时代变迁,在此背景下影视内容越来越成为影视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做好内容是影视产品的出路。本文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从影视传播过程角度,就影视作品内容在媒介融合发展下的转变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影视传播者、媒介、受众等传播要素对影视内容产生的影响,对未来影视内容制作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影视旅游作为较新颖的深度旅游形式逐渐流行于世界各国。韩国因其发达的影视产业和专业化的影视生产等在这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而中国影视旅游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许多诸如影视作品质量差、缺乏文化内涵、对影视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韩两国的影视旅游发展现状,再通过对韩国影视旅游发展情况的分析,指出其影视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原因。结合韩国影视旅游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发展经验,从影视作品本身和影视旅游的目的地两方面展开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影视旅游存在的不足,并据此为我国影视旅游更好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希望能为促进我国影视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6.
影视配音工作,是影视作品制作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影视制作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影视配音演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配音质量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有效了提升了影视作品质量,满足了我国各层观众的艺术需求.本文就影视配音的技巧与方法展开分析和论述,提出了自己对饮食配音技巧方面的人事,希望对于我国影视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数字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影视发展的一百年里,影视中的派别与分类日趋明显,而公认为可以承担起影视作品灵魂的影视音乐也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机在影视制作中的普及性应用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影视作品灵魂的影视音乐也在改变着自身的根本归属性,已由原来的音乐演奏改变为极具现代魅力的数字音乐,同时它在影视作品中被  相似文献   

18.
刘薇 《新闻爱好者》2010,(8):172-173
影视语言是文本结构和音画系统的构成统一,是所有影视作品的叙说工具。作为年轻的艺术门类,影视艺术的叙说是在各种艺术的交叉点上分离出来的,具有天生的综合性,当然也和各种艺术门类具有比较性。其中,影视艺术从文学艺术的分离过程是最纠缠又最生动的.影视语言和文学语言的比较与转化一直是影视艺术发展的轨迹,而这一比较与转化的过程几乎也是影视语言、影视艺术以及影视美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哈姆雷特》是西方的一部著名的戏剧文学,在经过了我国影视艺术家的创作之后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国内外的文化、社会背景在主客观上都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在一些改编剧中不同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剧本更改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我国大多数的国外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本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这种现象显然也发生在其他国家改编我国文学名著作品中。本文讨论的文学作品与其影像化作品之间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应用的推广,网络原创文学得到迅速发展,一系列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被翻拍成电影或电视.在被翻拍成影视剧的潮流中,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文学和文化价值受到质疑,其同质化、功利性倾向、盗版、作者队伍素质等广受诟病.本文对这些问题做了认真分析,并对如何促进网络原创文学的健康发展及其影视化改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