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兴国山歌是赣南客家音乐中的一枝奇葩,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文章将兴国山歌划分为散歌、长歌、情歌、民俗歌、杂歌等五种形式,并相应进行阐述,使人们对兴国山歌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赣南采茶歌舞剧《山歌情》是一部现代赣南采茶歌舞剧的代表剧目。它首演于1992年,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以及"首届牌禺戏剧文学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其中由陈裕光先生创作、编曲的音乐,曲调优美动人,作品大量采用"兴国山歌"、"宁都道情"、"于都古文"等音乐元素,并大胆采用"主调选择"与"主题贯穿"的创腔手法,其中音乐与剧情达到完美融合,使得该剧成为赣南采茶戏众多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赣南客家山歌歌词的韵辙、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客家山歌歌词的艺术手法特点及风格特征,旨在促进赣南客家山歌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进而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粤东北城市客家山歌的实录报告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起,粤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陆续出现了市民聚集在一起唱客家山歌的文化现象,本文以梅州城内的客家山歌对唱、翁源县城的"山歌集"和韶关市内的"山歌会"为实例,报告了这一音乐文化现象的背景、过程和方式,进而提出采集和研究客家山歌的迫切性与必要性的呼吁。  相似文献   

5.
客家山歌是我国地方山歌里十分重要的种类之一,是我国民间音乐的一块璀璨的文化瑰宝。学校的音乐课堂是一个良好的客家山歌等民族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载体。采用科学合理的引入策略,将客家山歌引入到初中音乐课堂,能够实现客家山歌更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兴国山歌是赣南客家山歌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国南方传统民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山歌歌种,也是我国民间艺苑中一束奇葩异卉。本文以兴国山歌为对象,从传承方式和审美价值两个角度作归纳和研究,提出了家族影响、师徒传承和竞赛刺激三种传承方式和审美愉悦、传播知识两种文化价值的认识,为兴国山歌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地方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各地区的专业音乐院校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东嘉应学院将客家山歌引进了课堂,在客家地方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对客家山歌以高校课程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传承与发展展开讨论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从云南四首汉族山歌的音乐特点,来分析云南汉族山歌所呈现的美。  相似文献   

9.
学校音乐课堂承担着传播和普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任务。客家山歌流传了千百年,保留了很多古语的成分,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应该与时俱进,在原来山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用今天的眼光和时代的特征审视山歌,以此为灵感,把客家风情融和起来,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生活的习惯,使学生具备获取音乐知识及音乐美感体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白茆山歌”常用的几个曲调“四句头”、“孟姜女调”等进行音乐分析,认为“白茆山歌”的曲调既有山歌体裁的特点,又有小调体裁的特点,从而得出“‘白茆山歌’即是在白茆地区流传的民歌总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唱法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洋美声唱法合理结合的产物,继承中国民族声乐优秀传统与吸收美声唱法的精髓是未来中国民族唱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民歌是一种重要的民族音乐体裁 ,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风俗、自然环境、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真实写照。民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而不是个人的创作。近年来 ,许多音乐爱好者甚至音乐工作者对民歌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 ,主要表现在误认为具有民族风味的和用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就是民歌。判断一首歌曲是不是民歌 ,关键是要看这首歌曲是不是符合民歌的 3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讲述了满族民间音乐的悠久历史,介绍了满族民间歌舞,音乐在中华民族音乐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西方民族音乐学的传入 ,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体系为中国音乐研究、尤其是中国传统民歌文化的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思想与方法 ,使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民歌的群体性与社会群体、民族的文化衍生层次及其相关文化因素的特征 ;音乐工作者应遵循民族音乐学的原理 ,走出音乐分析式的单一学术研究模式 ,重视民间、民俗 ,深入田野调查 ,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民族音乐 ,将优秀的民歌文化继承传统、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渝东南地区广泛流传着形式短小而又具有独特韵律的山歌。这些山歌在内容、形式和音乐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表现出独特而浓郁的民间美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民间化财富。  相似文献   

16.
原生民歌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一种民间原始文化的记载,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伟大文明的结晶,具有丰厚饱满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研究价值。在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原生民歌的传承是当今关注的话题。对原生民歌在民族声乐教学中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对高校原生民歌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西桂东地区因其独特的人文背景、生态景观和多语方言生境,形成了富有特质的原生态族群音乐,发掘整合这些宝贵的民间音乐资源,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本土化、音乐教学改革和音乐课程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达到原生态族群音乐活态传承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新化山歌作为梅山文化中音乐中的一支,它的繁衍和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区特点,历史情况、生存环境、民生状态,特色文化的积淀是它的灵魂和精华,就新化山歌论述这一区域的地域特色,历史渊源、品种、艺术特色及其在梅山文化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信阳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在高师开展“信阳民歌”特色教育,对于信阳民歌的保护传承、对于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信阳民歌”声乐教学要在继承中发展创新,要通过创新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还要进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20.
简要回顾了我国传统民歌的发展史,阐述了民歌和民族声乐艺术应该将民族和通俗有机结合,借鉴西洋先进的声乐知识,在民歌作品和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形成一种全新的民族艺术风格,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