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己独立在社会上生存的,自己独立开拓自己的人生的,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能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样对于孩子以后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无疑是有巨大的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宋新华 《师道》2011,(3):61-62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父母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相似文献   

3.
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要知道,孩子虽小,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在人格上和父母是平等的。孩子会有自己的需求,也应该享有自己的权利,父母不能粗暴地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机械地规范孩子的行为。应容许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并勇于探索。同时,还要懂得,生命是树,尊  相似文献   

4.
独立性指的是遇事有主见,不依赖他人就能独立处理事情,包括心理健康、情感独立和自控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自己会洗衣服、自己完成作业等生活自理能力。家长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孩子应有独立的人格,养成其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林漫亚 《山东教育》2004,(12):63-63
美国家庭教育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从小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6.
幼儿期是孩子从完全依靠父母开始向自立转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和训练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时期。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他们都很重视幼儿独立性的培养。而我国的幼儿教育,就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而言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出几点浅薄的看法。一、要求孩子学会去做自己的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在幼儿园是为了以后上小学打下一个基础,孩子不  相似文献   

7.
《海南教育》2013,(2):111-111
<正>幼儿期是孩子从完全依靠父母开始向自立转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和训练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时期。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他们都很重视幼儿独立性的培养。而我国的幼儿教育,就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而言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出几点浅薄的看法。一、要求孩子学会去做自己的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在幼儿园是为了以后上小学打下一个基础,孩子不  相似文献   

8.
做父母的必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相似文献   

9.
张文 《教师博览》2009,(9):36-38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四体不勤的“小公主”、“小皇帝”,父母们开始重视孩子的自立教育,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不依赖他人,长大后能够独立生活,不必父母担心。初衷是对的,但是,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足够了吗?这似乎是很多父母没有充分考虑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的问题已越来越影响了幼儿身心发展,本文阐述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生活中自己照顾自己的劳动性能力。主要包括孩子独立进餐、自己穿脱衣服、安静午睡、独立如厕、正确洗手等几个方面。但是在当今社会,不少家长都只有养育一个孩子,对孩子的动手能力及自理能力并不十分重视,但是对孩子的分数和智力都抱有很大的期望。经调查得  相似文献   

12.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四体不勤的“小公主”、“小皇帝”,父母们开始重视孩子的自立教育,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处理自已的事情,不依赖他人,长大后能够独立生活,不必父母担心。初衷是对的,但是,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足够了吗?这似乎是很多父母没有充分考虑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美国家庭教育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从小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地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独立能力孩子从襁褓时期就跟妈妈分床睡觉,二三岁的幼儿就住自己的房间。父母只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以及游玩、学习,都由孩子自理自主、自我选择。父母决不替孩子多做什么事,最多从旁提醒、参谋。参与家事决策美国孩子在家里的确是小主人。不但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还参与家庭大事的决策。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很重要,等他长大了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公众事务乃至国家…  相似文献   

14.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孩子是思想独立的个体,父母不应该让孩子沦为自己的附庸。只凭优越的物质生活不能成就孩子,良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终身受益。言传身教,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独立性的培养蕴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让我们一起来跟随宝宝的独立日志,支持他的每一次独立爬,自己走,我自己来……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独立自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有责任感,而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恰恰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自己拿到一个玩具,自己吃饭、自己扣扣子……现在就支持他的努力可比等到宝贝长大了才开始教他独立自主容易得多哦!  相似文献   

16.
<正>一、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现今这个社会,大部分的家庭只育有一个孩子,由于孩子的父母及爷爷奶奶在家包办孩子的生活起居,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依赖性强,无法尽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而孩子的自理能力对其成年后的生活习惯影响较大,因此,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自幼养成良好的做家务习惯和独立能力。俗语说,家长是  相似文献   

17.
目前家庭教育中,比较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对独立生活能力及劳动兴趣、习惯、技能的培养很不重视,这对培养孩子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一个人的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必须从小培养。三岁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应从生活自理能力起步,逐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自己吃饭、喝水。有的家长为了省时省事,往往包办代替,喂孩子吃喝,致使孩子不会正确使用汤匙及筷子进餐。孩子六个月时就应培养他自己用一只手扶奶瓶吸奶,当孩子一岁时有“我自己来”的萌  相似文献   

18.
夏萌信箱     
江苏常州吴以欣朋友问:孩子在父母面前好哭、爱撒娇是怎么回事?孩子和父母最亲,感情最深,在父母身边孩子自觉有安全感和温暖感。因而在父母面前撒娇是常有的事,不足为奇。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亲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要乖乖、宝贝溺爱过分,应告诉她哭是懦弱的行为:不要事事依赖,应鼓励他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督促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随着独立生活能力的增强,这种现象会好转的。  相似文献   

19.
宕岩 《家长》2009,(4):31-32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和我们无所不谈,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真实的生活和思想,走进孩子的心灵,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以下的一些做法,效果不错,供大家借鉴。孩子做了错事,父母不要过早地下结论,批评孩子。批评甚至呵斥不是好办法。父母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之后,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走到幕后,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陆娟 《考试周刊》2013,(57):194-195
<正>美国的教育专家罗伯特博士的现代幼儿教育十大目标中的第一条便是"独立性",使孩子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是整个时代对儿童素质提出的要求。独立性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生活自理能力则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之一。生活自理,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