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的第一主角。要增强稿件的可读性,必须强化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学会用群众视角反映时代主题,带着感情“接地气”。自2011年8月初,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以来,《唐山晚报》广大采编人员坚持和发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从思想感情上、从工作作风上真正回到群众中,身入基层,深入...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也就是要把“新闻眼”锁定在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上。如何写好民生新闻关键是要沉下去,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越来越快,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新的焦点开始备受媒体的关注.人们对“新闻”有了新的认识,关注我们身边的事,关注弱势群体,体现民生色彩,让老百姓从电视上看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新闻的情感价值、娱乐价值和实用价值成为民生新闻新的看点.而这样的新闻文体也对播音主持提出了新的要求,民生新闻的节目主持就更需要具备亲和力,与观众交流,从中体现对受众的人文关怀与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4.
蔚莉 《新闻采编》2015,(2):26-27
自2011年8月下旬“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全国的新闻战线都刮起了一股清新务实之风。同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把笔触、话筒和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荧屏和时段留给百姓,真实反映社情民意,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满腔热情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太原新闻界不甘落后,积极响应,基层蹲点调研、采写一线新闻,广大编辑记者踊跃到基层一线去寻找新闻的“活鱼”,特别是太原广播电视台在  相似文献   

5.
基层是记者的根基,群众是记者的亲人。正因如此,党中央在新闻界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让媒体迸发出无限激情。对一张基层党报来说,“走转改”是新时期创新新闻宣传工作、落实“三贴近”原则的根本举措,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服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
  “好新闻是跑出来的”
  “跑新闻”是新闻从业者常说的一句话,一个“跑”字道出了新闻的真谛。“走转改”的关键要落在“走”上,没有“走”,“转改”就是一句空话。这与新闻界常讲的“跑新闻”是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6.
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新闻单位迅速行动,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得到基层群众赞许。“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走基层是基础,转作风是根本,而改文风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自去年8月,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各新闻媒体高度重视,广大新闻工作者纷纷深入基层“接地气”,采写、拍摄出一大批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的报道,媒介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与好评。但“走转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场运动,如何把“走转改”变成新闻工作的一种“常态”,变为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做到真走、真转、真改,应当是新闻人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基层就是新闻的源头,群众就是新闻的主角和“观众”。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反映,把群众的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意愿作为第一要求。只有真正将“走转改”活动视为解决思想问题的“大课堂”,联系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打造精品力作的“金钥匙”,锤炼干部人才队伍的“大熔炉”.才能走得实、转得真、改得透,报道才更有分量,媒体才更有力量,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贾稳湘 《新闻实践》2012,(11):63-63
《东阳日报》有两篇“脚板新闻”,读来让人难忘——酷热的夏日,记者黄祥、金轶轩不怕艰苦,亲身体验处于社会底层生活,一人拉黄包车,一人当送水工,他们用脚板采写出的感受是:“双手是疼的、双腿是软的”:请某些人不要再为短暂的“没水喝”而一再催促,送水工一直在路上;请不要再因他们外表“粗糙”而抛出嫌弃的目光,他们的劳动给我们带来了方便。须知,这样的感受和体会是记者用脚板体验苦力活而得出来的。笔者认为,用脚板写出来的新闻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切实地反映了基层群众的生活。很有价值!近年来,一些媒体上的新闻不是靠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得来的,而是靠打打电话、拷拷文件资料、当当二传手等拿来主义的打快拳方式写出来的,这样,记者身子就会变懒,写出来的新闻就不生动。当今,提倡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要求记者关注群众需求,说群众想说的话,说群众能懂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  相似文献   

10.
毛水华 《新闻实践》2011,(12):23-25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实质是贴近基层群众,回归新闻原点。2011年9月,衢州日报采访中心策划组织“夜宿乡村”报道活动,就是一种有益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1.
特色。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各城市台的新闻节目中,大量的还是会议新闻、领导新闻、机关新闻等官方新闻,真正面向基层,关注群众热点、难点、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还不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收视率。因此,要靠新闻立台还有待时日。笔者认为要真正发挥新闻的竞争优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工作:城市台新闻的报道内容要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增强服务功能。真正做到“眼睛向下”,盯的不是会议也不是机关,而是社会新闻。一方面必须做到“小题大做”,更加关注百姓身边事,对诸如衣食住行、社区卫生、商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2011年8月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但少数身处基层的地市报在活动中,反映基层鲜活事、动人情的报道却数量不多,频率不高,深度不够,效果不大,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相差很远。这一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摄影记者深入基层,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拍摄出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受到广泛好评。但目前来看,仍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迫切需要摄影同仁深入“走转改”,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保证新闻摄影的真实准确、增强新闻摄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评论在报纸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报纸的“旗帜”,评论必须“笔墨当随时代”,就实论虚,析事论理,阐明观点,对新闻事件、事态和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表明看法。评论只有紧扣新闻事实,“为党立言”,“为民立言”,旗帜鲜明地回答群众十分关注,急需了解或一时困惑的问题,才能激浊扬清,形成舆论,切中时弊,发人深省,激发强烈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5.
正"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脚踏实地,深入实际,在群众生活中捕捉活鱼,才能写出鲜活生动、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也只有"走"出来的新闻,才能贴近生活,推陈出新,真实感人。沉下去,新闻才更有生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闻报道,特别是社会新闻,只有从群众中来,写群众身边事,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才能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基层是新闻实践的主战场,农村、社区、企业、工地才  相似文献   

16.
改进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是新闻媒体面对的一个共性问题,各地都作了有益的尝试,如天津市提出新闻报道要坚持“为先进典型让版面.为人民群众让镜头”,福建省提出精简会议报道,让基层新闻唱主角,河北廊坊市领导明确提出要“把版面留给基层,把镜头对准群众”,这些无疑都推动了新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常听一些基层通讯员感叹:“在基层,整天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哪有什么新闻啊!”这真是身在宝山不识宝,错把优势当劣势了。和那些国家通讯社和省以上报纸的记者相比,我们基层通讯员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在于身在基层,在于整天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产生新闻的主要源泉,无数取之不竭、写之不尽的新闻素材,蕴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之中。联系群众,是记者和通讯员必须  相似文献   

18.
郑勇 《新闻传播》2012,(9):182-183
"走转改"活动在全国铺开之后,身处基层的县级台如何深入开展这项活动,推动"走转改"常态化就成为关键。身处基层更要心在基层,压缩会议新闻、开辟小专题,将更多的新闻视角和报道空间留给基层农民群众的关注点和身边事,是本文力图说明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9.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强调,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新闻战线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重要部署,是新闻工作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延伸拓展。他指出,基层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群众生动火热的实践,增添了新闻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活水源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走”是途径、是载体,“转”和“改”是目的、是重点。他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措施办法,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20.
新闻的“富矿”,不在“请柬”中,不在会议上,不在材料里,而是在基层,在一线,在人民群众之中。因此,眼睛盯着“请柬”,整天忙于赶场,是难以抓到“活鱼”的,更别想写出精品来。 多年来,我不被“请柬”所诱惑,坚持将功夫下在“请柬”外。对新闻线索发掘不等、不靠,而是迈开双脚,到基层去,到现场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在深入实际的过程中,捕捉新闻线索,挖掘新闻题材,提炼新闻主题,增强新闻敏感,探索新闻手法,写出了一些无愧于时代的新闻。在26年的新闻生涯中,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