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练舒心平血功为什么要“意形结合,重点在意”?“意”,是指“意念”;“形”,是指姿势”。练习舒心平血功时,除了注意动作规格外,随着动作的熟练,还要将重点转移到“意形结合,重点在意”上来。练习舒心平血切,意念应在劳宫(或在中冲、或在关冲、或在少冲)。这是因为劳宫是手厥阴心包经脉的一个穴位。据我们观察,意守“劳宫”穴5分钟,该处的皮肤点温度和升高0.5℃~1.5℃。表明练习舒心平血功可使身体远端小动脉舒张,解除痉挛现象,血液循环阻力减少,血压下降。这和中医“意到则气到,气到则血行,血行则病不生”的理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安在峰 《健身科学》2011,(10):22-23
9.手厥阴心包经(如图12所示)[循行路线]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分支: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肋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中,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  相似文献   

3.
针刺对于机体的调整作用是针刺治疗疾病的基础。祖国医学认为:“用针之理……审于调气,明于经髓,左右肢络,尽知其会。”深入研究针刺的调整作用,对于阐明针刺的原理,探讨经络的实质是十分重要的。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出于《灵枢·经脉篇》,是心主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在古代针灸八法中号称阴维穴。八穴交会穴歌云:“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手厥阴络经从内关穴处上行,络心系、其病、实则心疼,虚则烦心。”可知本穴  相似文献   

4.
杨树藩  车星辰 《武当》2005,(2):24-25
八卦形神功,是九宫八卦拳桩功系列(静桩、动桩、行桩)的静桩功。原传名为“扎根功”,由扎根、挖山、挤桩、落地、收丹五式组成,后发展为八式。它以意念传神,穴位“呼吸”为法。主要修炼内功和求取意中之力:练习时后天的口鼻呼吸应以自然呼吸为佳,主要体会两手心“劳宫穴”的呼吸开合与吞吐收放.  相似文献   

5.
黄文仁摘 《武当》2013,(4):59-60
想长寿——涌泉穴专家观点:经常按摩涌泉穴,能让您肾精充足、百病不生。涌泉穴被称为"长寿穴",是脚底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二趾、第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中医认为,肾在人体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包含多种功能的脏器,内藏元阴元阳(肾之阴阳的别称),为水火之宅,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  相似文献   

6.
1、按压心包经: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2、点揉神门穴: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  相似文献   

7.
黄文仁 《武当》2012,(6):58-59
循经点穴,推拿按摩,治小病,既不花钱,又能救急。值得推广。胃痛:用两手拇指按揉"足三里"穴3~5分钟,并加点揉"中脘"穴、"内关"穴以及掌心的"劳宫"穴,很快就能止住胃痛。倘若因劳累过度、过饥、过饱,或过量吃  相似文献   

8.
李国兴 《武当》2001,(5):49-51
面向北斗星盘膝而坐,右腿压在左腿上,右腿的小脚趾压在左腿的阴陵泉穴位上,左腿的大脚趾抵在右腿的足三里穴位上;挺胸收腹,头要端正。两手结成托丹式手诀,即右手大拇指与其它四指叉开,形成79度角,四指并拢平伸,掌心向上;左手中指抵住右手掌心的劳宫穴,右手无名指按定在左手的神门穴位上(古传记载为行间穴,实为隐传),结成双手叠合的托丹式手诀(图18)。闭上嘴唇,牙齿轻轻咬住舌尖,闭二目平视,呼吸要轻缓均匀平和,鼻吸鼻呼。  相似文献   

9.
许多简单的运动都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在这里,我们要介绍几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方法,只要坚持,相信你一定会感受到它的奥妙。★强壮心脏法。经常按压手心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其方法是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亦可将两手顶于桌角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降。★促进睡眠法。中医认为失眠多是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所致。涌泉为足阴肾经之原穴,位于足掌前1/3与后2/3交界的凹陷处(即足心)。每晚临睡前半小时,用右手拇指按摩左涌泉,左手拇指按摩右涌泉各36次,可促进睡眠,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则水火既济,心…  相似文献   

10.
三、双掌揉球功 双掌揉球功是聚气调和阴阳、修炼气贯指梢的功法。 动作: 1.双手相合:自无极始,双手相合于胸前,手心相对,目视两手劳宫穴连线(图1)。 2.正转揉球:两手以劳宫穴连线的中点为圆心,沿后上前下的在圈内,转掌18次(图2.3)。 3.反转揉球:上动不停,然后换转动方向转掌18  相似文献   

11.
手三里穴又名上三里、鬼邪,属手阳胆大肠经.在桡骨之外侧,桡侧腕长伸肌之后绿,有桡动脉分支和支配该部肌肉的桡神经及前臂背侧皮神经分布.主治:肘肩臂痛、牛身不遂及颜面神经麻庳〔1、2、3〕.天髎属手少阳三焦经,在屑胛骨上部岗上窝中循肩胛上动脉分布有锁骨上神经和副神经.主治:屑背酸痛,颈塞热疼痛(4、5、6).De La FNYe〔7〕曾指出许多穴位可治疗疲劳,而手三里及天髎两穴可强壮上肢及肩部肌肉,但无具体材料记载.为此,  相似文献   

12.
武当穴谱     
张三丰 《武当》2006,(1):11-12
经脉运行之穴位,是指某个时辰经脉运行所到之部位,比如子时经脉运行所到之部位是“窍阴穴”;未到子时之前,经脉仍在运行中,只是未到窍阴穴而已。过了子时后,经脉已越过窍阴穴而运行到别个穴位,如此循环不息每日运生人身十二大穴。经脉即使未到穴位而在其一定的路线运行时,如果被人点伤,也是属于点穴,不过所点的不是十二大穴,而是其他小穴而已。明乎此,便知道点穴功夫,不一定要点正十二大穴,即使点正其他小穴,亦能致使人于死亡或重伤残废,问题是在于点穴之人用的是重手或轻手而已,重手则是直接闭塞穴道,使经脉不能通过而死;轻手却梗塞穴道,使经脉难于通过,致令伤者感到剧烈痛苦而残废。  相似文献   

13.
申脉穴是位于膀胱经上的主穴,也是阳中至阳的穴位,按摩这个穴位可使人体内的寒邪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恢复自身阳气。从这个角度来说,申脉穴也可谓是一个祛寒回阳的妙穴。命名:"申"字在这里有两重意思。首先,申在十二时辰当中是指下午的三点到五点这个时间段,而此时恰是气血流注于膀胱经的时候。其次,申同"伸",也可被理解为伸展的意思,因此,身体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十一)戌时——心包经当令戌时是指晚上19点到21点,这个时候是心包经当令。西医里没有心包经这个概念,只有中医里有这个概念。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  相似文献   

15.
第一节拉气预备姿势: 两脚与肩同宽,全身放松,两手在腹前约十公分处“劳宫”穴相对成“抱球”状;左手在下平“神阙”穴,掌心朝上;右手在上掌心朝下,与左手相距约十公分。(图65—68) 动作: 滚气:左手在里向内、向上滚动,右手在外沿左手背向下滚动,滚至右手心向上并与“神阙”穴平,左手心向下在右手上约十公分,两“劳宫”穴相对;拉气:左手向左上方。右手向右下方同时缓缓拉开,停1—3秒;压气:两手按原路线缓缓合拢,恢复抱球状。然  相似文献   

16.
《精武》2010,(1)
三焦、手少阳之脉外关本穴与内关相对,因名"外关"。又本穴为手少阳之络,得手厥阴过经来会之气,盎溢予无名指之端,是为"关冲"。关冲治症,多与本穴略同。治肘臂不得屈伸、五指不能握及耳聋等症。以经络之所过也。支沟本穴在前膊外侧肉隙中。本经之气循而上行,本穴在尺桡二骨夹隙中,喻犹上肢之沟渠也,故名"支沟",又名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第三节三一二经络锻炼对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的康复作用 一、穴位按摩的康复作用 合谷、内关、足三里三个穴位的按摩,可以激发它们所属的大肠经、心包经、胃经三条经络,使经络气血运行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点穴法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它是中国武术的精华,是独家秘传的国宝。由于这是一种群众性的一代接一代的创造活动,所以流传至今的点穴手法多得不可胜数。同一手法,可以伤不同穴位;同一穴位,可以用不同手法。或一手伤数穴,或数手伤一穴。巧妙至极,可以使当代后生惊诧莫名。要之,手法的创造决定于穴位的位置和特点,以巧妙、有力、方便、隐秘、奇效者为高。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适应了温暖的空调间、暖气房,却适应不了室内外的温差.如果平时疏于锻炼,很容易外出受凉,觉得手脚越来越怕冷。怎么办呢?不妨试试刺激阳池穴。按摩此穴可恢复三焦经的功能,将热能传达到全身。它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温和身体。  相似文献   

20.
钱凌志 《健身科学》2013,(10):40-40
关元穴是人体穴位中的一位"明星"。古今医家都认为这是一个能起死回生的重穴,它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等作用。它也是历代医家公认的强壮要穴,可以保健和延缓衰老。命名:从字面意思来看,"关"就是关上、闭藏的意思,"元"就是作为万物生长根本的元气,包括元阳和元阴。"关元"就是封闭一身之真元,不让元气外泄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