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世凯是著名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为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袁世凯对军事留学教育却经历了一个从重视到抵制、排斥的过程,对于学成归国的军事留学生也持怀疑、排斥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1902年—1906年袁世凯在保定创办了一系列陆军军事学堂。期间编成北洋六镇。保定北洋陆军军事学堂的创办,军事人才的培养,是北洋六镇迅速编成的关键。清政府搜刮全国的财力支持常备军建设。袁世凯在中央练兵处的核心地位是北洋六镇迅速编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知名人物。他出卖维新派、镇压义和团运动、屠杀革命党人、恢复帝制,是“一个不择手段的野心政客”。但是,袁世凯在编练新军、创办新式军事学堂方面还是有所建树的,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进程。袁世凯从清末编练新军创办随营学堂到民国初年兴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借鉴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军事教育的经验,结合中国军队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军事教育的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付诸实践。探讨这  相似文献   

4.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史学界对他的评价渐趋活跃,争论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近些年来,涉及袁世凯与中国近代化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袁世凯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外交等层面的近代化,总体看来,成就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一体化"有历史渊源。"京津冀区域"是首都及周边地域交叉又跨行政区划的新型区域概念,注重多元联系、综合互动的"社会文化生态史"是区域史研究的新视角。河北省会1870至1949年间在保定、天津、北京之间移动流转11次,平均7年变动一次,变换频率之高、次数之多、间隔之短,为全国史上独一无二,是近代剧烈政治变动的共震连动效应,形成了近代京津冀区域的特殊社会生态,也是区域一体化的历史基础。京津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流动与配置变动,造成社会流动的结构、流向、范围与数量发生变化,社会流动与文化生态形成互动效应。天津和保定先后成为近代最早的军事学校集中地,培养了最早一批近代军事、政治人才。蒋介石在保定的军校生活,反映了清末全国人才向保定集中的跨地域流动,形成同学、师生新的群体关系,构成了近代政治军事人才关系网络,保定及京津冀区域文化生态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袁世凯在河北教育近代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期间,颁行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创建学校司、提学使司、劝学所等近代新式教育管理机构,形成河北近代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同时,他多方筹措经费,培养师资,编辑新教材,创建新式小学、中学、大学和各种军事学堂、实业学堂等新教育设施,建立河北近代新教育体系,从而使河北教育摆脱了旧教育的羁绊,步入了近代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首领,同时又是一个改革家。他改革中国军事,创立了近代陆军。他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在其辖区进行了政治、经济、司法、教育等非军事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清末最后 10年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在直隶地区推行新政。表现在教育方面 ,主要有废科举、办学堂、广游学等。这些措施 ,不仅引起了直隶地区传统教育体制的变革 ,而且对近代直隶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一、袁世凯教育主张的形成(1)袁世凯早期的教育主张是始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教育。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一向被天朝上国瞧不起的蕞尔小国日本 ,竟将号称强大的北洋海军和湘淮军打得一败涂地。这使袁世凯看到了中国的短处 ,认识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为今之计 ,宜力惩前非 ,“必须使统将以下均习解…  相似文献   

9.
云南陆军讲武堂存在时间长、规模大、培养人才多,在中国近代军事学校教育史上很有影响;在军事教育与学校管理方面很有特色。云南陆军讲武堂革命师生组织策划并参与了云南辛亥革命和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云南陆军讲武堂在军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予我们今天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缘起及演进保定军校在中国军事近代化史占有一定的地位,其设立是中国军事近代化中必然产物。保定位于京师之南,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清代为直隶督抚驻所。1901年,直隶总督李鸿章病死,由山东巡抚袁世凯继任。袁以天津小站练兵,创办新军陆军行营武备学堂和镇压义和团运动闻名海内外。他抵达保定后,为了继续扩大其武装,不遗余力地编练新军,迅速建成北洋六镇,可原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国民革命的开展,与我国近代军校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云南陆军讲武堂对云南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办学特点更是在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在军事教育和学校管理方面的特色及军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不仅对我国近代军事人才培养及近代云南辛亥革命和近代云南革命运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我们现代军事教育仍然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城市在社会转型中普遍因经济动力不足而衰落,部分城市依靠行政权力的推动作用而焕发生机。晚清民初是保定城市近代化快速发展时期,北洋集团凭借政治军事权力为保定近代转型提供了动力,然而伴随着其政治上式微,城市亦渐衰落。本文以保定为例,探究"行政导向型"发展路径对城市近代化的影响及其动因。  相似文献   

13.
袁世凯在"新政"时期进行的教育改革,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其新式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以袁世凯的新式教育思想为主线,探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并对其新式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予以系统全面的梳理和阐释。  相似文献   

14.
肇始于1896年的保定小学教育被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小学教育的源头之一。面对西学的冲击,近代保定小学以其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独树一帜的音乐教育、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独成一体的考核方式彰显了其国学教育的特质,并作为典型代表凸显了中国近代小学国学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冯国璋是袁世凯所创办的北洋陆军速成学堂的督办,在其创办和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学堂有明显的直系特色,在学科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有一定建树。它促进了中国近代军事教育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略述袁世凯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凯在担任山东巡抚和督直期间,重视师范教育和军事教育,提出了废科举兴学堂的主张,并创办一些新式学堂。袁世凯的教育主张和实践具有进步性,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17.
清末时期,袁世凯手握军政大权,主张派遣军事留学生学习国外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民国初期,袁世凯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留学教育理念,其主政的北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留学教育的法律规章,规范了留学生的选拔、管理、经费等问题,促进了留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保定商会档案是研究近代保定城市史、河北省乃至华北区域史的重要档案文献。保定商会档案大体分为商会及同业公会的组织人事管理、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教育活动、社会活动、对外活动等六大部分,具有地方性、连续性、互补性等特点。保定商会档案在研究近代保定商会自身的演变、保定及华北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中小城市商人的伦理及行为、近代保定城市生活变迁和社会转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军事教育是清代书院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书院顺应时代潮流,引入了近代军事教育内容,扩大了军事教育的对象,甚至还尝试改办近代军事学校,对近代军事教育作出了一定贡献。书院进行军事教育所积累的若干经验,如教学方式灵活,以学生自修研究为主;考核方式灵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对目前各类学校军事教育课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清末开办的保定军事学堂中。聘用了大量日本教习。日本教习来保任教是由清政府和日本两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他们在保定各军事学堂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教习来华虽有扩充日本势力的主观意图.但客观上为清政府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新型军事人才和中下级军官,对中国的军事教育和军事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