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其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人学。《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对确保适龄少年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也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第1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已于一九九二年二年二十九日经国务批准,现予发布施行。 主任 李铁映 一九九二年三月十四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所称适龄儿童、少年,是指依法应当入学至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少年。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今年起开始施行义务教育法,据此,适龄儿童不当辍学,其父母将被处以高额罚款。新的《实施办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被监护人在新学年开学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未经批准,适龄儿童、少年不按时入学或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所称适龄儿童、少年,是指依法应当入学至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少年。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5.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是党中央、国务院在 2 0世纪的一项重大部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在师资、财政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结合本地区的实际 ,为了搞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我认为 ,控制辍学率是保证“普九”的关键之一。最近…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我国义务教育的正常实施,早在1986年,国家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这些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在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明确了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权利,明确了地方各级政府保障其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权利的义务和责任。就近入学的政策目标就是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教育的公平原则。但是,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必须名副其实。义务教育实际上是公民执行对国家的一种教育义务行为。早在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就由国家主席颁布实行了。在义务教育法的第4条中规定:“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在第10条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我们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我国的义务教育法。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择校热”在中国社会兴起。1986年,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学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丙次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相似文献   

9.
免试就近入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公益性的有效途径。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2014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教育部《实施意见》),对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做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0.
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入了普及、强制、免费的新阶段。根据新《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接受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少年的权利,同时也是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新《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后,适龄儿童、少年在任何一所国家认可的学校接受的都是义务教育。新《义务教育法》对国家强制实施义务教育所做的相关规定.需要我们调整目前社会上默认的关于民办学校在义务教育中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普及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我国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一、世界各地普及义务教育简况及历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则明确提出在本世纪末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普九目标,必须要有一套保证体系。这个...  相似文献   

13.
坚定不移地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刘子杰,王培英义务教育是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必须保障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民素质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7年来,全区上下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宣传贯彻,使义务教育实施进程不断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果。义...  相似文献   

14.
法律小辞典     
1、《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2、《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就近入学政策规定了地方人民政府的义务,必须为适龄儿童提供就近入学的教育机会,并未明  相似文献   

16.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法赋予基础教育的神圣职责.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并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和治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辍学,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也是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普九"工作中的根本任务,保障每个适龄儿童入学并使他们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既是政府责任,也是学校的职责,更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那么,对于农村中小学怎样才能控制学生辍学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宁夏教育》2009,(1):41-41
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办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这是针对目前有些家长放弃义务教育,将适龄儿童送人私塾等问题新增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是我省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地方性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对从我省实际出发,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有法律的保障。我们要增强依法治教的意识,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和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和《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切实把实施义务教育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加快步伐,为在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收费,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育的发展。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完全免费的政策势在必行。国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通过国家公共资源的再分配,排除各种因素对义务教育的制约和干扰,切实保证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实际需要和均衡发展,切实为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较为平等的机会。一、实施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政策是对义务教育法本意的回归1986年颁布并且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 为了在全自治区范围内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条例。 第二条 国家、社会和家庭都必须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初等义务教育的权利。 初等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为五年或六年。 第三条 凡年满七周岁至十二周岁的适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都必须入学接受初等义务教育。县(市、区)可根据具体条件批准所辖区域内的学校提前或推迟入学年龄,提前或推迟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