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的审美属性──“书卷气”郦渊书籍艺术的创造,贯穿其始终的审美构想-气韵,即书的审美属性-"书卷气"。"书卷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内涵,一般列入雅文化的范畴;而它作为书籍艺术中的一种审美属性,有其独特的内涵。书的文化意蕴书籍艺术的整体设计,和...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书籍艺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我国出版业的繁荣,书籍艺术理论研究而今也蔚然成风。在先后经历了70年代关于整体设计的讨论以及90年代初关于书卷气与广告味的讨论后,我国的书籍艺术理论研究正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候,回顾过去,我们还没有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系统的书籍艺术学。怎样让我国的书籍艺术理论研究更上一层楼,让我国的研究有更大的突破,这是我们每一个立志献身  相似文献   

3.
漫步书林,面对仪仗队般挺立的书籍,喜爱读书的人自然会嗅到诱人的香气。难怪高尔基说:“我扑向书籍就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此话道尽了追求科学、文明的人们对“精神食粮”的热爱。可如今,从富丽堂皇的书店到街头巷尾的地摊,许多书籍让人们看了目瞪口呆,如果说这也是“精神食粮”的话,只能算是走了味的“面包”吧。  相似文献   

4.
读读军队报刊,多数看重的是“军味”;记和通讯员为军队报刊写稿,编辑也要求有“军味”。那么.“军味”究竟是什么?记和通讯员究竟应该对“军味”如何认识、操作和把握呢?本试图就这个问题小述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5.
沈燕萍 《声屏世界》2007,(10):57-58
新闻采访是一种思想活动,新闻舆论的文化含量和品位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决定新闻价值的认识能力和反映能力。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卷气”是对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最完美、最直接的诠释,“书卷气”更是对一名从事新闻事业记者、编辑的肯定。作为一名工作在新闻第一线的记者要反映市井生活、人间百态,挖掘普通人的心理,折射老百姓的心路历程,在这里,书卷气和“市井气”并非一对矛盾,而是对一名新闻工作者同样重要的两个要求。  相似文献   

6.
书卷气与广告味王卓倩近年来无论是参观书展、书市购书,或是走进新华书店,扑面而来的是一片花枝招展,宛如置身于花布绸缎商场。浏览期刊书摊更是“美女”如云。我还听说优秀科技图书评选,获奖书的学术价值很高,但装帧设计却十分低俗。这种形式与内容的文化背离现象引...  相似文献   

7.
达·芬奇认为 :“画面上的白比钻石更可贵”。中国画讲究 :“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知白守黑”的创作规律 ,都是讲究空白美。空白美是一切艺术所共同遵循的创作规律 ,也是装帧设计这门艺术应遵循的规律。许多优秀的书籍封面设计就是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空白美。比如 :鲁迅先生设计《坟》、《呐喊》等书的封面 ,风格简洁 ,留白得当 ,书卷气很浓 ;张守义先生为《神曲》一书设计的封面 ,上方只有一黑色长方块反阴书名字 ,其余留出大片空白 ,简练、大方、高雅 ,与书的内容非常贴切 ;同样 ,陶雪华老师为《神曲》一书设计的封面 ,采…  相似文献   

8.
呼唤健康的“美容师”江涌装帧艺术工作者是“书籍美”的创造者。当今,书籍以商品形态出现在图书市场上,图书发行由经销取代了过去的包销,由国营书店独家经营改为多渠道、多体制经营。在这种形势下,装帧设计的好坏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然而装帧艺术工作者如何坚持“社...  相似文献   

9.
漫步书林,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喜爱读书的人自然会嗅到诱人的香气,难怪高尔基说:“我扑向书籍就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道尽了追求科学、文明的人们对“精神食粮”的热爱。 可如今,从富丽堂皇的书店到街头巷层的地摊,许多书籍让人们瞧着眼热心跳,看了目瞪口呆,如果说这也是“精神食粮”的话,只能算是走了味的“面包”吧。 野史轶闻秘事——让我们知道什么 最近几年,为数不少的撰稿人和出版社可是过足了帝王、领袖、名人瘾,当林林总总的笼罩着“整理、研究”光环的书籍展现在人们面前时,读者大多带着十分的虔诚指望研读一番,从中获得良  相似文献   

10.
“小应”大名叫应学良.人长得白白净净的,满脸书卷气,一看就知道是“舞弄墨”的。在团里,如果你连他都不认识.那真是孤陋寡闻。他可是在报纸频频露面的“兵记”哩!  相似文献   

11.
电子阅读的风潮冲击着世界各地纸质书籍的生命力,书本阅读呈现出“电子化”“碎片化”的趋势,当代书籍设计的理念也在数字技术革新冲击下逐渐蜕变.书籍设计者作为“文化信使”,应思考如何体现书籍设计的“书卷气”,用易读性、独创性等方式来传达充满人文气质的、书卷气息的设计理念,并且把新的设计观念和思维通过具体物质呈现,重塑书籍的生命,让中国书卷精神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同行和读者翻阅.  相似文献   

12.
谢顾问:我是军报函授学员,搞报道是初学乍练。学习期间,我试着写了一些稿子,老通讯员看了我的稿子,都说没“军味”,不适合在军队报刊上发表。请问:什么是“军味”?怎样才能写出军味?51240部队杨速胜杨速胜同志:你当兵时间不长,学写稿子也刚刚开始,一下子写不出“军味”并不奇怪,这主要与你对部队还知之不多有关。其实,说白了,“军味”就是军队特点。军队既然有别于地方,那么,为军队报刊投稿就应区别于为地方报刊投稿,就是要有军队特点,有“军味”。我虽不能为“军味”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我想,“军味”应包含有以下的…  相似文献   

13.
“红河”、“大红鹰”之类,不是卷烟的牌子吗?是的,一点也不错,正像“芒果”、“黄金叶”。卷烟不是不准在媒体做广告吗?是的,更是一点也不错,《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规定:“禁止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播放、刊登烟草制品广告。”《广告管理条例》也有明文:“禁止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为卷烟做广告。”但不知别人注意到没有,“红河”、“大红鹰”之类竟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里。虽然没有明目张胆地出现烟盒商标,那一连推出三遍的“红河”字样大特写以及“大红鹰”弄几架战斗机超速掠过的画面,因其醒目会给观众留下深…  相似文献   

14.
“企业形象”和“报纸形象”言微现在广告事业大有发展,对于扩大企业影响和活跃经济很有作用。广告的“学问”也大有发展,形式日见出新,努力做到引人入胜,宣扬自己。比如,做广告可以集中力量,一哄而起;也可以细水长流,让你天天加深印象;可以长篇累牍,让你看得发...  相似文献   

15.
编辑的“书卷气”和“义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讨论编辑的责任、素养和技能时,我曾经给身边的年轻编辑开玩笑,问他们:为什么我们鼻子上有两个孔?其中一个孔是用来出书卷气的,因为编辑从事文墨行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如果鼻孔里出俗气、浊气、铜臭气、脂粉气,而出不来书卷气,你想这碗笔墨饭还吃得下去吗?所以业内有识之士认为,如果说每个人各有所好,那么编辑的第一癣好应当是读书。书中自有“铁饭碗”,书中自有“阳关道”。作为一个编辑,  相似文献   

16.
杜忠峰 《新闻传播》2007,(1):44-44,46
“得言不可以不察”这个命题虽说听起来有点文言文的学究味,但在今天其仍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大众传播盛行、人们越发依赖传媒了解外界信息的今天,我们如果对新闻、广告、娱乐等信息保持“得言而察”的精神,那么。我们就不会为流言所蒙蔽了眼睛,不会为不良信息玷污了自己的心智,不会为不正确的舆论操纵自己的言行,不会为虚假广告而上当购物。  相似文献   

17.
报纸应多给读者提供信息。我们社会主义报纸的商品广告,也应是为读者提供商品信息的一条途径。综观各地报纸的商品广告,常常是“生意经”味道太浓,读者对此感到厌恶。做广告当然是为了推销商品,但如果不讲宣传的艺术和效益,就会事与愿违,若念起.资本主义的生意经来,还会造成精神污染。上海文汇报自7月13日起,在第四版辟了个新栏目《商品广告》,占小半版地位。其“开场白”说:“本报新辟这个专栏,作为改革商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走进书店或图书馆,那琳琅满目,新奇别致,异彩纷呈的图书展现在你的眼前,使人从中品味到一种陶冶情操的艺术享受,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求知、求购欲的强烈效应.这种效应,就是出版社美术编辑运用装帧艺术在图书销售中起到的作用.它说明了装帧设计在出版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同类型的图书,在装帧设计上又有不同风格和追求,具有不同的装帧设计艺术的表现形式.科技图书的装帧设计,既与一般书籍的设计有共同的一面,这个共同面,就是通过封面的装帧艺术效果,使读者享受到带有书卷气的艺术美,通过含蓄而有寓意的联想,去提示书本的内容和书籍本身的气质,有助于读者对图书内容的了解,以激起读者求知求购心理.科技图书的装帧设计艺术除以上共同面以外,还应具有科技图书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种特点和风格,就是庄重、朴实、大方,具有“科技味”.这个“科技味”是长期以来读者、作者、文编和社领导的一贯要求而形成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从事科技专业,从事科学研究的读者、作者,与从事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的读者、作者,在审美习惯上存在着不同要求与差异,一般读者偏重感情丰富的艺术图像,而科技专业者,却偏爱理性、求实、严谨的艺术风格,反映到色彩和图像表现  相似文献   

19.
《新闻实践》2006,(11):37-37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强化了企业品牌建设的认识.也为中国广告业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然而,面对盛行的“不和谐广告”现象,一方面,如何制定业内的操作规范,统一业内的行为标准就成了保持该行业健康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和谐广告”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0.
广告源出于拉丁语,含有“广告知之,诱导注意”的意思。广告起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它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广告是口头和实物广告,以后才出现文字广告。现存国外最古的文字广告是五千年前一个埃及奴隶主找寻逃奴的广告和二千年前古罗马张贴的马戏和斗剑的海报。现有最早的印刷广告,是我国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北宋年间刘家针铺的铜版广告。印刷术传入西方后,1473年英国第一个出版人威廉·坎克斯印刷过许多宣传宗教书籍的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