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一、数学开放题的定义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数学中的封闭性问题一般是指问题的条件和结论都是完全确定的,而且是不多不少的.而数学开放题是指那些答案不唯一确定,并且要求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探索的一类数学问题.二、开放性题目的特征与常规题相比,开放性题目的条件或结论是往往是不确定的、不唯一的,它给学生留有自由思考的余地和充分展示思想的广阔空间.它的主要特征如下。(1)不完备性:一个开放题的条件可以是不足的,也可以  相似文献   

2.
引进开放性教学思想,设计数学开放题,对课程改革和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设计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交流,有利于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条件,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一、设计开放题的意义 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传统封闭题而言的,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且给学生形成较大认知空隙的问题.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开放题本身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文摘     
对开放题教学的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王永春同志在《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教科书 (试用修订本 )数学第二册简介》一文中指出: 开放题是指条件、问题、解题策略或结论至少有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开放题的形式不仅是应用题,也可以是一般的数学习题。开放题的条件可能是多余的或不足的,问题可能是确定的或不确定的,解题策略或结论可能不是唯一的等等。由于开放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变性等特点,解答开放题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开放性的探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因此,…  相似文献   

4.
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在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多运用“开放性”物理问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开放性”物理问题的题型一般有:“条件开放性”探索题、“结论开放性”探索题和“策略开放性”探索题。下面是一道“条件开放”、“结论开放”的初中物理电学题,我们通过它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1 数学开放题的概念 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数学中的“封闭性问题”一般是指问题的条件和结论都是完全确定的,而且是不多不少的.关于什么是数学开放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学生在解决开放性问题时,可以有较强的选择性,选择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可以给出开放题的描述性定义:数学开放题是指那些答案不唯一确定,并且要求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探索的一类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部分教师仅仅将开放题作为一种题型(或数学知识)来教,就题论题,开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在学生头脑里真正建立起来.本文强调教师要确立开放性教学观念,从不同层面学会开放性的引导、激励、评价等,从开放题设计走向开放性教学.  相似文献   

7.
一、开放性问题的教育价值数学开放性问题,大约有以下几类:结论开放型,即指没有惟一确定答案的问题;条件开放型,即指条件不确定的问题;策略开放题,即指由条件推出结论途径不惟一的问题;综合开放题,即指兼有条件开放、结论开放、策略开放的问题。开放性问题具有以下特点:不确定性、探究性、发散性与发展性,其教育价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开放性问题的教学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中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有闯劲,好表现自己,他们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2.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可能,开放性问题的挖掘设计,既展…  相似文献   

8.
笔者把开放性教学分成两个部分:开放题教学和开放的教学方式。开放题可以分为:条件开放,结论开放,问题开放,策略开放及综合开放的问题。开放的教学方式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或学生的独立思考中教师适时插入启发和点拨等多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开放性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有较为显著的作用。1.开放性问题一般起点低,在数学的学习上大部分学生也能够参与其中发现一些结论或答案,并能因此体会成功而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成功的经验容易提高学生的自我效…  相似文献   

9.
数学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数学教学带来新发展.它体现数学教育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思想,体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基础,提出了初中数学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并进一步提出了初中数学开放性试题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学中开放型、探索型试题呈现良好势头.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近一段时期内,问题解决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界的重要议题,现在把议题转移到开放题、探索题上来,可以认为是问题解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开放题在课本和中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怎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解答开放题、探索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数学开放性问题在开放的时代应运而生 ,与之相应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开放型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探索、研究也相继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的热点 .要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品质 ,提高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进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引进”开放性问题 ,尝试开放性教学 ,研究开放型教学方式方法 ,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 ,从实践与操作层面对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和分析 .1 开放性问题的设计1.1 数学开放题的含义何谓数学开放题 ?至今数学教育界并未形成公认的界定 .通常的理…  相似文献   

12.
<正>开放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教师在进行开放题教学的过程中要本着发展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激发的原则进行,要使学生逻辑应用能力得到改进和增强.开放性数学题是开放式教学的支柱和根基,不断地向学生提供着持续发展的、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一、开放题教学所具有的一些优点1.开放题教学对于学生的负担能够得到有效地减轻学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会受到教学内容较为笼统,学生任务繁重等问题的困扰,学生要想完全掌握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教师采取开放题教学以后,所设计的例题能够实现学生  相似文献   

13.
数学开放题的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度引入开放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何在数学命题时,适度、适量地引入开放性问题,促进数学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改革?将试题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三类,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在“基础知识”中引入开放题“基础知识”部分的题型一般以填空、判断、选择等形式为主,适度地引入开放性问题,可以改变封闭性试题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减轻学生机械记忆的负担,促进学生在正确理解概念的同时,提高灵活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4.
数学开放题是对数学问题自身结构、解题的思维过程进行研究,以及对他们进行外壳形式分类的结果,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数学封闭题而言的.1涵义数学开放题又叫数学开放性问题.泽因利夫认为:有几种正确答案似乎都带有可能条件的问题,成为未完结的问题、开放的问题……目的在于使之思  相似文献   

15.
<正>练习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还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思维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教师要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编的开放题,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更加有效地实施开放性教学。1.已知条件需开放。开放性教学中练习设计时,我提供给学生的练习、条件一般都是多元的、有选择的、答案不惟一的习题。在学习"整十数笔算除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早已明确提出:"我们的数学过程应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教材可以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供一些开放性(在问题的条件,结论,解题策略或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放程度)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而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方向也强调了注重开放性与探究性试题的设置,以便考察学生的思维广阔性和灵活性,综合性.开放式、探索题进  相似文献   

17.
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 ,素质教育呼唤问题解决 ,数学开放题顺应问题解决。因此 ,数学教学实践中需要设计、整理更多的数学开放题。开放题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创造的心理态势 ,从而对数学的本质产生一种新的领悟 ,进而生动活泼地参与“做数学”的过程。设计开放性问题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参与对象的层次性原则。开放性问题不是指面向少数尖子生的难题、偏题、怪题 ,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 ,其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确定或者结论不确定。正因为这样 ,开放题的解答方法和结果往往是多种多样的 ,设计问题时 ,必须考虑…  相似文献   

18.
数学开放题是极富有教育价值的一种数学问题的题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据有关资料调查统计获悉,新编小学数学教材中,开放题由原教材占总数的8.3%上升到约占15.6%,而且作考试的一般要求。由此可见,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通过配置开放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加强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部2003年4月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里把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定为必修课内容之一,要求高中阶段至少应安排一次较为完整的数学探究活动并认为课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数学开放性问题如何界定?目前众说纷纭.日本数学教育家提出开放题的英文名是open ended problem,戴再平等人编写的《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认为:“数学开放题是指那些答案不唯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数学问题.”沈翔在《数学新题型研究》一书中认为:“开放题是探究目标的正确答案个数不确定的问题.”那末,什么…  相似文献   

20.
杨润霞 《新疆教育》2012,(13):11-12
练习设计是实施开放性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同时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思维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创设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的开放题,可以更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实施开放性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