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有工科教学存在的学科壁垒明显、学生竞赛能力不强、科研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结合教学科研和竞赛指导经验,创建了面向工科大类的学科交叉融合开放式系统创新训练平台.平台紧扣"新工科"建设需求,探索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基础技能与专才训练相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实践内容与工程背景及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复合型...  相似文献   

2.
《滁州学院学报》2016,(1):121-125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2012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新时期国家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创新实验或者创新训练而言,其宗旨在于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高等学校在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中,应当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与毕业论文(设计)、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文化竞赛等相结合,强化创新训练的考核评价,形成完善的实践育人体系,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创建开放性、多元化、组合式的分阶训练项目库、项目自主管理平台及项目训练学习交流平台.探索并实践"项目组合进阶式"特色训练模式,通过实践促使科技创新实践的效果和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4.
针对自动化专业的生产实习模式改革,加强了自动化特色专业实习实践环节的建设,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教学与工程训练相结合,实习基地与专业设置相配套,强化工程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实习实践兴趣;加强实验环境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实综合实验内容;改革毕业设计选题、准备、设计、答辩验收等环节,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吉首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坚持"技能培养型实践教学"和"创新开放性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定位,培养实验技能扎实、动手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的应用型环保专业技术人才,在此基础上确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和合理的实践教学项目体系.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上采取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开发层次递进模式,将实践教学与科研、工程实践和社会应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了一套适应地方师范院校的中学物理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模式,该模式在充分突出"地方性"和"草根性"的前提下,将学生技能训练实践与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相结合,将学生课堂试讲训练与物理实验教学相结合,将微格技能训练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将微观层面的训练与宏观层面的提升相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先进的教育理念、训练学生良好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坚持实践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指导思想,论述了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实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多元融合创新性实践教育体系。充分依托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以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延伸课堂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秉承"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技与人文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构建创新类科技竞赛、实践类课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研项目和学生创新团队4个体系,形成一个面向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机器人技术"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实验内容组织、机器人实验平台构建、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机器人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利用模块化的实验降低实验入门的难度,采用了学生自制实验平台与高级通用实验平台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分层训练实验模式。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将机器人技术实验课程变成实验技能训练、项目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交互平台,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理论应用能力与综合实验技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网络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探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网络类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在适应全球视野的教育模式创新同时,更要注重硬件设备的先进性和实验室规划的实用性,进一步强化与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相结合,加强学生科技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创新训练,全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