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巫术作战     
《家教世界》2013,(Z1):71
汉武帝天汉年间,长安城里疫情严重,汉武帝也未能幸免,病得奄奄一息,长居远离长安的甘泉宫中。宠臣江充一向与太子不睦,生怕汉武帝去世后,太子当权对自己不利,就对汉武帝谎称他的病是因为有人对他下了"巫蛊",也就是用巫术在害他。汉武帝信以为真,让江充成立专案组,在长安大规模调查巫蛊案。江充迅速网罗了一批来自匈奴和西域的巫师,到处搜查、捉鬼,把长安城搞得乌烟瘴气,株连陷害了数万人,其中包括卫太子和卫皇后。  相似文献   

2.
汉武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界对汉武帝的评价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多数人对汉武帝是肯定的,极力讴歌他的雄才大略和功勋德业:“孝武皇帝躬仁义,厉威武”,“廓地斥境”,“功德茂盛,不能尽宣”。汉武帝是“一座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他“对外用兵,扩张疆土,对内兴作,多所创建”,“这是历史上非常灿烂的一个时期,汉武帝就是这个灿烂时期的总代表”。我们认为这种评价不符合历史的实际,纵观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的所作所为,虽也作过一些有益于民的事,对历史的发展起过一些好的作用,但从整体来看,应该说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暴君,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过大于功。  相似文献   

3.
历史课程强调,要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并要"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一般用"雄才大略"来评价他的功绩。"雄才大略"出自班固的《汉书·武帝纪》,意在纠正《史纪·孝武本纪》中几乎用全部的篇幅记录汉武帝求道寻仙和封禅的记载。清人赵冀也在《二十二史札记》中考证认为,司马迁"所作武纪,凡征匈奴、平两越、收朝鲜、开西南夷,以及修儒术、改夏正等事,必按年编入,非仅侈陈封禅一事也"。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军事、经济方面的大一统措施。与其他皇帝相比较,汉武帝大一统措施有其高明之处。通过与中国古代的其他帝王、世界各国的帝王的比较,对会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有更准确、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天人三策》既是研究董仲舒思想的重要材料,也是研究汉武帝思想的重要材料。《天人三策》揭示了汉武帝在执政初期的一些思想轨迹和心路历程,他后来在执政方面的很多政策都可以在这几篇策问中找到其思想滥觞。汉武帝在这3篇策问中提出了几个重大问题:关于世道盛衰的问题;关于“帝王之道”的问题;关于天人古今的问题。董仲舒在这几个问题上的策对都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赏,他的这些意见和建议对汉武帝本人的施政方针以及汉代以后的政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江充     
出身赵国的江充受到汉武帝信用。江充治巫蛊案导致西汉帝国上层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汉武帝晚年的政策转变宣布对江充行法的全面否定。但是江充执法严峻,不避权贵的风格在中国法制史上保留了正面形象。据《盐铁论》提供的信息,江充还曾对汉武帝时代经济政策的确定和执行有积极的贡献。后世对江充的评价鄙弃者多,但是也有微弱的肯定的声音。全面评价江充的历史作用,有益于真切认识汉武帝时代的政治史。  相似文献   

6.
《音乐世界》2013,(16):44-45
剧组日前曝光了一组定妆照,身着华贵的戏服,显得英气十足的林搴,被封为史上最帅汉武帝。”而林摹本人也表示,在剧中他的扮相和服饰达十余种,造型都很精致,从青年到中年形象的转换十分自然,令他自己也对这个版本的汉武帝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的《史记》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们不但知道这部史书,还知道司马迁是在受了宫刑后忍辱把它写完的,更知道其受刑是因为替李陵辩解,说他暗射贰师将军李广利见死不救,因而惹怒了汉武帝刘彻。但是,司马迁是汉武帝的近臣,也是深得汉武帝的赏识的。刘彻的巡游、封禅、制定历法等活动,他都是参与者。其父司马谈写史书,是奉旨而为,事未竟而嘱托子继其业,若皇帝不同意,是不会授司马迁太史令这样的官职的。且接父手续写《史记》,用司马迁自己的话说,也是“以求亲媚于主上”。李陵降番,刘彻固然震怒,但绝对不至于因为他替李陵说了几句辩解的话就施…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历来被认为是汉代抒情议理散文的代表作,后人评价说:“慷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又直与《离骚》对垒”。对这封书信体散文的主旨,历来也一直认为是司马迁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但如果把这封书信放到汉武帝和司马迁当时的根本对立冲突背景下去了解,我们就会惊异地发现:这封信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读了,它其实不是写给任安看的,而是写给汉武帝看的;它其实是司马迁向汉武帝发出的一封宣战书或挑战书。  相似文献   

9.
邢楠 《华章》2014,(28)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封建帝王,同时他又极具争议性,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一方面在他统治期间社会发展迅速,功盖前世;另一方面他猜忌专权,自私残暴,本文对汉武帝刘彻复杂的性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灵丹妙药     
汉武帝一心想成仙,有个叫李少君的方士对他说: “只要祭了灶神,就可以用朱砂炼出仙丹来,吃了仙丹就能长生不老了。”汉武帝听了很高兴,赶快叫李少君炼仙丹给他吃。终于,李少君用朱砂、胆矾、云母、铅粉、铜、金等化学物质进行相互间的作用,变来变去,  相似文献   

11.
正东方朔"造谣"升官东方朔年轻时来到长安,当时汉武帝四处招贤纳士,东方朔也想谋个一官半职,就上书给汉武帝,向汉武帝推荐自己。汉武帝把东方朔安排在公转处,作为"后备人才"等待任用。东方朔住在公转处,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就是没盼到任用他的一纸诏书。东方朔暗暗叫苦:也许是皇帝老爷子公务繁忙,忘记了还有一个东方朔的存在,这可咋办啊?这天,东方朔看到公转处来了一班准备为宫里表演杂耍的侏儒,不由计上心头。他走到这些侏儒面前叫道:"喂,你们死在眼前,知道不知道?"侏儒们大吃一惊道:"此话怎讲?"东方朔  相似文献   

12.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位皇帝,然而他又是一个非常迷信的人,他对方士的学说、巫蛊之术和神仙怪谈等都十分迷信,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求神仙和进行封禅活动,对国家和人民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汉武帝迷信鬼神与汉代迷信的社会风尚和其个人经历有关,并深受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算得上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统治者。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名刘彻,是西汉第五代皇帝,虽然即位时只有16岁,但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可与当时西方的罗马帝国相媲美,而汉武帝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伟大时代之一。  相似文献   

14.
[桑弘羊简介]桑弘羊(公元前一五二年至前八○年),洛阳人,出身于商人家庭,是汉代杰出的法家。从十三岁起,他就在汉武帝身边工作,曾任大司农、治粟都尉、御史大夫等要职,参与制定并积极贯彻汉武帝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反对匈奴侵袭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例如盐铁官营,酒类专卖以及平准均输等财政经济政策,大都是由他制定和推行的。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八一年)二月,桑弘羊同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幕后操纵的贤良、文学六十多人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论战是以盐铁会议的形式进行的,表面上辩  相似文献   

15.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想听听他的意见。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5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  相似文献   

16.
羊京 《文教资料》2014,(30):117-119
作为具有才学、个性突出的帝王,汉武帝亲自参与汉代官文书的写作,对汉代官文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下,汉代国力逐渐强盛,官文书作为政治活动的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具有了时代的特色。官文书多引经传以阐义的现象在汉武帝时才有,且官文书文风的转变也与汉武帝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以元狩五年汲黯调离朝廷为时间界线,对汉武帝和他的时代进行分期评价,论证了前期的上升性、开明性和后期的下降性、严酷性,进而对中国历史上封建地主阶级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体的盛衰变化规律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踏匈奴     
汉代有一件有代表性的雕塑——《马踏匈奴》。 汉武帝时,西汉国势强盛,为了平息匈奴的侵扰,汉武帝决定派兵反击。带兵出征的将领很年轻,名叫霍去病,汉武帝封他为骠骑将军。在祁连山一带,霍去病率兵先后六次打败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不幸的是,霍去病在24岁时病逝了。为了纪念他,修建了祁连山的墓冢,墓前有大型的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  相似文献   

19.
汉武帝在位时期顺应时势积极经略西南夷,在西南地区广置郡县,在五尺道的基础上开通"南夷道"、开凿"西夷道",不仅把西南地区成功纳入统治体系,而且将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传播到西南地区,使西南与中原成为经济文化统一体,也促进了西南丝绸之路的繁盛。因此,本研究重点分析了汉武帝经略西南夷的原因和政策,概括出他对于西南丝绸之路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受刑一般认为与他替李陵辩解有关,解放后文学界史学界基本上是同情其不幸而否定其辩解.实际上司马迁的辩解当时并没有错,受刑原因也不在于此,而是他与汉武帝统治集团在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长期冲突的结果,李陵事件不过是一个导火线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