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梅州客家文献的概况和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的状况,论述了梅州客家文献的编辑对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具有的历史价值、体验价值、教育价值和营销价值,从而进一步给出了梅州客家文献的编辑方法。  相似文献   

2.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融合北方中原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传统优势地域文化."世界客都"梅州是客家文化中心,有着丰富的原生态的客家文化资源,需切实保护好这一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建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梅州生态优良,旅游资源丰富,将客家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和"客家"特色,不仅能弘扬客家文化,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廊",而且能使游客感受客家文化脉络,构建"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提升梅州客家文化旅游整体形象和品位,促进梅州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客家生态文化(梅州)保护区建设以客家文化空间和"文化基质"为保护重点,达到对客家文化的科学与整体的保护,最终实现梅州特色生态文化经济区跨越式发展。梅州需要依托客家古村落发展休闲观光型农业,在保护和传承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充分利用地方生态优势和客家农耕文化的传统,推进地方特色旅游产业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梅州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相当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借鉴SWOT矩阵分析法,全面系统地探讨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用以厘清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尝试用田野调查法、走访法、资料查找等方法,结合客家学、音乐学、社会学等学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下,首先分析梅州客家山歌的现存状态,进而寻找新时期梅州客家山歌面临困境的主、客观原因,最后提出传承和保护梅州客家山歌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6.
实证分析表明:梅州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具有传统风格、实用价值和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特色;梅州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载体环境关系且其载体环境根植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和中国传统文化三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建筑形式的物质基础,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载体的相互作用是形成梅州客家民居文化景观的动因.  相似文献   

7.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看,应该从广义上把握文化的含义。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个性与地域表现,无论是物态客家文化、制度客家文化、行为客家文化,还是心态客家文化,均对经济发展产生着一定影响。幸福导向型产业的提出,为经济发展指明了一个正确方向。建设富庶幸福美丽新梅州、实现梅州科学发展,是客家文化与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天然的契合点。实现客家文化与幸福导向型产业互相促进,必须充分利用客家文化资源,有意识化解客家文化的消极因素,发展合适产业促进客家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客家区域教学文化生态化是指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解决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构建优质的区域教学文化生态系统,促进区域教学生态化发展。梅州自古崇文重教,教育发达,具有良好的教学文化生态。进入改革开放后,梅州客家区域教学文化生态恶化,急需生态化建构。这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振兴发展客家区域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建构策略是:正确认识梅州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建设的意义,树立文化生态化观念,建立具有客家特色区域教学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形成新教学文化的教师信念,创建区域教学文化建设共同体实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清代以前,梅州客家地区尽管私塾林立,崇文重教,但由于重男轻女思想作崇、童养媳婚盛行与女劳男逸风行等原因,客家女子有机会受到学校教育的是廖若晨星,因此对客家女子的教育主要通过家庭教育与民俗教化来实现。到清末,梅州地区出现了专门的女子学校,并在民国得到很大发展,使能够进学校接受教育的客家女子越来越多,出现了象梁浣春那样为梅州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女教育家,为男女均享有教育权及以后的男女平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对梅州客家传统古村落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客家特色乡村建设定位要根据建筑特征、布局、地理环境、民俗特征、经济条件等的不同进行分类规划建设,为客家特色乡村建设中规划目标的定位,以及传统民居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保持客家古村落中的传统文化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