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7年,由"通俄门"事件调查引发的美俄"媒体战"不断升级,两国立法机构相继出拳,重新界定对方媒体身份,限制对方的媒体采访与信息发布权利,将传统"媒体战"扩展到社交平台,从最初的内容真实性之争延伸到广告影响力之争。这不仅影响着美俄双方的对外传播,也影响着世界信息传播格局的发展趋势,并不可避免地增加中国对外传播的难度和面临的政治风险。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认真研究美俄"媒体战"的实质,从媒体身份、海外社交媒体发展、反制手段等方面思考,警惕中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  相似文献   

2.
乡村文化变迁对农村青年婚恋具有较大的教育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婚恋观念多元化、婚恋对象多样化。但是,乡村本土文化被边缘化,乡村家庭文化缺位,乡村学校教育文化衰落等变迁使农村青年婚恋教育陷入巨大困境。在深刻认识乡村文化变迁意义的前提下,需要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家庭、学校等重塑青年群体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提高婚恋道德修养,加强社会责任培育,推进青年婚恋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婚恋时中"含义深刻。"婚恋时中"在《大学》《中庸》的引《诗》中都有唯一体现。笔者认为,要探讨"婚恋诗中",就需要厘清"时""中"以及"时中"的内涵。《桃夭》之于《大学》、《常棣》之于《中庸》,以及《桃夭》《常棣》的"婚恋时中"之思是"婚恋时中"在《大学》《中庸》的体现。《诗经》"婚恋时中"与亚里士多德"幸福中道"存有伦理差异: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拥有共同的利他美德、衡量标准以及包含、统摄、指导其他的德性,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研究视角、道德层级、运行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在世界范围使用愈益广泛,加之中外“互联网+”校际交流更加频繁,青少年学生的跨国网络社交行为明显增加,使得相应的社交礼仪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了解中西网络社交礼仪差异便成为必需。该文在概述中西文化中社交礼仪差异的基础上,着重围绕中西网络社交礼仪中语言和用词、礼貌和尊重的表达、非言语行为的表达及网络社交平台使用等差异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背景、语言特点与网络环境,对如何完善学校社交礼仪教育提出建议,以期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网络社交能力,进而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古人婚恋使用的交通工具着眼,对《诗经》中含有舟、车意象的婚恋诗进行了文化考察与审美关照,从而阐述如下问题:舟是联系未婚男女的媒介,而车却是男女通往婚姻彼岸的桥梁。由于舟、车在古人婚恋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诗经》中"驾舟"与"乘车"两类婚恋诗反映的内容与呈现出的艺术风貌也不一样。本文意在描绘《诗经》中这两种不同的民俗文化景观与风貌各异的艺术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6.
利用国外社交网络账号是我国媒体接触国外用户、提高境外影响力、塑造国家形象最便捷和灵活的方式。本文选取介绍了我国主要媒体在脸谱与推特等海外社交网络上的运作现状,分析海外社交网络运作特点,并根据国外媒体社交网络账号运作经验提出发展建议。一、国内主要媒体在脸谱和推特账号运作现状因为脸谱和推特没有类似于新浪微博的分类排行,  相似文献   

7.
社交媒体时代的俄乌冲突呈现物理世界热战和数字空间信息战并行的特征。本文关注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以活跃在推特(Twitter)等海外社交平台上的军事博主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军事爱好者、军事记者、自组织等身份的军事博主通过大数据挖掘、网络社区、情报众包等方式获取开源情报,成为舆论场的重要信源。这些博主一方面形成传播网络扩散信息,另外一方面成为海外机构媒体和社交媒体“大V”二次传播的信息来源。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军事和舆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交语境为语言的创新与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本文以"魔鬼"一词在网络社交语境中的语义变异为例,并从言语行为、语用充实及语用推理的角度对其演变的内在机制与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词在流行语"你是魔鬼吗"中的广泛使用使得语义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进一步的泛化。  相似文献   

9.
同西方新闻媒体报道中的北京国际形象相比,在推特这一社交媒体平台上,北京虽然仍是代表中国/中国政府的政治标识,但其文化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多元。从传播模式看,推特平台上的北京信息传播网络呈现出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双向传播模式,整体结构较为零散、节点间联系不够紧密,中国对外媒体和西方媒体构成了生产和传播有关北京信息的两大"圈层",但是后者更能够起到连接不同节点、不同群体的桥梁作用;游北京(@Visit Beijing)等北京本地账号尚未成为有关北京热点议题传播的关键节点,而小米公司(@Xiaomi)等企业账号及中外社会精英人士、专业人士则成为关键节点。在社交媒体平台这一"共在"的"流动空间"中,加强中国及北京相关账号的"破圈化"传播能力,借力传播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或能提升信息传播成效,推动北京国际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社交焦虑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社交焦虑量表(IAS)随机调查320名大学生。结果:(1)的社交焦虑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学科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社交焦虑分别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关系;(3)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主观支持对社交焦虑存在显著的负预测作用;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社交焦虑存在显著的正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社交焦虑上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正>在对外传播领域,中国涉藏外宣媒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短平快的特点,编译制作符合外宣"三贴近"原则和社交媒体传播规律的内容,积极打开涉藏对外传播的思路,有效拓展我国在境外社交媒体上的国际涉藏话语权,具有现实基础,也是非常必要的。境外社交媒体对西藏的关注度很高,推送的涉藏内容易于引起西方年轻人的兴趣。基于此,开设涉藏境外社交媒体账户,吸引粉丝,做大做强涉藏专题账户,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也是服务于国家涉藏外宣大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肖明超 《职业圈》2012,(25):58-59
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一个品牌到底使用什么样的营销手段,才能够永葆青春?在社交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当草根消费者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发表评论,甚至开始对品牌采取娱乐化的手段传播信息的时候,品牌又如何与消费者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3.
<正>在社交媒体不断精致化的同时,大数据的应用及标签功能使得信息碎片可以更精准地串连起来,让过去的信息噪音得到过滤。但社交媒体公司越来越依赖精准投放所带来的商业利益,以及社会议题被精准串连后所带来的对立,令我们需要思考这些精准的新工具是否也会带来成本,甚至慢慢剥夺受众选择的权利。为了对这样的弊端进行修正,社交媒体公司与用户最终需要做出适当的调适。一、社交媒体的信息碎片互联网正在进入社交媒体不断精致化的时期,如果  相似文献   

14.
微信朋友圈是互联网社交网络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全新的交往模式。它区别于传统社交网络的种种模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社交方式,注重人的私密性,但同时也使交往主体与他人和自我的关系发生了异化,如主体与他人的疏离、自我迷失、自我蒙蔽等现象。朋友圈占据了人们太多时间,由此引起人们对朋友圈异化问题的担忧,为防止人们丧失自我以及社交本质,必须避免过度使用朋友圈及类似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技术和现代社交网络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悠久历史文脉的著名大学已成为所在名城的文化遗产和景观资源。新时代的教育模式正转型为文化教育社区。提炼了国内外高等教育新的理论实践,以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化教育综合体设计实践思路,即新型社交生态系统的文教社区模式。  相似文献   

16.
社交媒体依赖症是指现代人对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过分沉溺、过度依赖,将注意力时刻投放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之中,而对现实世界越来越缺少参与感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以微信这一社交软件为例,分析当代大学生频繁使用微信甚至沉湎其中不能自拔的原因是:微信这一平台建构出的网络"熟人社会"恰好满足了大学生的自我表露需求及在他们在现实压力面前的消极逃避倾向,并借此思考在新媒体时代下重拾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讲礼重礼是我们世代沿袭的传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礼仪更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并且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目前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感觉到学生礼仪素养的缺乏,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许多职业院校已经开设<社交礼仪>课程.本文拟探讨如何学习社交礼仪,通过实践教学探索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创新,这是对企业思想政治更高的要求,也是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现实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不断进行全面创新,才能真正在企业发挥"生命线"的作用.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应着重在以下三方面实现创新,即在内容上创新,在形式和方法上创新,在手段和机制上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伊斯兰国(ISIS)借助新媒体技术革命,积极进军社交媒体领域,产生了令人震惊的恐怖效应。面对挑战,美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加强信息监管,与社交媒体开展合作等。但从现有效果来看,结果并不乐观,甚至有美国学者和反恐专家表示:"我们太过迟钝,正在输掉这场与ISIS的社交媒体战。"要进一步推进社交媒体反恐,美国还面临着三重困境:其一,战略管控效果存疑;其二,反恐叙事能力不足;其三,社交媒体特性桎梏。一、宏观层面:战略管控效果存疑ISIS在社交媒体上的猖獗促使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传播与计算传播研究不断融合。计算传播的研究方法为国际传播中的精准传播、用户画像、舆论分析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文本挖掘、情感计算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者可以分析国际社交平台上不同群体对中国议题的态度和情感。这对于重新理解、监测甚至预警国际传播公共事件中的风险,以及构建国际传播效果评估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随着网络生态中参与主体在身份和技术层面的多元化、复杂化趋势不断增加,多元传播主体的交互行为和协同演化机制也成为了国际传播与计算传播共同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