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目标的要求。探寻新形式下“语文课”的特征与“人文素养”的内涵,剖析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迈向新世纪,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更新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理论导向机制.发挥教师人格感召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教学方法上贯彻人文精神,教学评价倾注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创办于1908年,是一所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近年来,学校以写字教学为特色,以“端正写字、方正做人”为宗旨,立足语文课堂,并向各门学科教学辐射,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庞煜 《考试周刊》2013,(53):29-30
本文阐述了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在职教语文课堂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学校工作中,教师面对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双重任务,如果处理不好教书和育人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将会产生偏差.如何才能培养好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将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落实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上,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文章就高中阶段如何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与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渗透进小学语文课堂。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侧重于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新型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文素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作为激发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阵地,应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在构建高质量语文课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姜文 《教育》2011,(29):54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的基本品质修养。学校,作为培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阵地,责任重大,正所谓"哲学(科学)求真,伦理(道德)求善,艺术求美"。作为课堂教学辅助与延伸的课外活动,如何选择适当方式,让"真、善、美"的理念悄无声息、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是教育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科学求真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激发兴趣应放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首位。一、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一)在备课中挖掘文化元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习惯于在备课中深度挖掘人文元素,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深入发展。比如教《端午的鸭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由可能变为现实。在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人文素养又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语文课堂就成为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扭住人文素养培养这个基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