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进入阅览室时须出示带有本人像片的阅览证,阅览证不得转借。读者须妥善保管自己的阅览证,如第二次遗失,将有可能失去进入阅览室阅读的机会。阅览证被窃应向警方和本馆报告。  相似文献   

2.
我是601     
当市图书馆阅览室漂亮的馆员小姐郑重地在我新领的阅览证上方打上鲜红的编号“601”时,我心中不禁暗暗称奇:好吉祥的数字,“六六大顺第一名”。我又默默祈祷:但愿这个吉祥的数字给我带来好运气。  相似文献   

3.
太阳升起一竿高了,他还在“爬格子”。“别写了,吃饭吧!真是的,星期天也不得好过!”她说,“我上班了,别忘了给我要支肤轻松。”她走了。他一坐就是一晌。她下班一进家门,看见桌上的饭菜原封不动,顿时怒从心中升起,问:“药呢!”“药……”他这才恍然大悟,说:“噢,忘了,下午给你拿去。”他怕吵起来影响不好,就压低嗓门说:“下午一定给你拿药,一定。你先休息,今天中午我做  相似文献   

4.
赞美他     
我想写篇短文赞美他,赞美一个平凡的劳动者,一个图书管理员……那天,我刚在图书馆的科技阅览室坐定,就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回头一看,跟前站着一个瘦小的老人。他瘦削的脸,深邃的黑眼睛,配着那两道花白的剑眉,显得真有几分狠劲。我的心往下一沉,啊,又是他! 他朝我点点头:“跟我来!”我想:唉!怎么就达样没完没了呢!同时,禁不住暗暗骂了一句:你这个小图书管理员,有什么了不起! 上次,就是这个人给了我很大的难堪,我把两张演算稿纸揉成团,随手扔在地上。  相似文献   

5.
谈谈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对学生读者的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我认为:一、应该把学生作为服务重点之一,而且,在当前以及最近几年内,要把这一方针贯穿于公共图书馆阅览室的整个服务工作中。这一措施充分反映了公共图书馆阅览室的客观实际。仅以齐齐哈尔市图书馆为例:八二年共发放了6500多个阅览证,而学生领证就达百分之六十以上。阅览室开放一年来,平均每天来馆学生读者占百分之八十二点八。据了解,全省,以至全国公共图书馆阅览室的情况基本相同。显然,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已经承担了为学生读者服务的重要任务。这种趋势的出现绝非偶然:(1)职工的业余时间目前仍微乎其微。科技人员的队伍规模又有限,加之各单位的图书资料室正日益发展、完善。所有这些决定了职工目前  相似文献   

6.
从"逼上梁山"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搞图书馆工作,我是“半路出家”。大学毕业经过没完没了的农村锻炼,当了十四年文化局的业务干部之后,被“逼”进了图书馆这道门槛,如今十六年过去了。回首这十六年的工作历程,我心中仿佛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感慨万千!1 逼上梁山1985年的一天,天水市文化局长左峰找我去谈话,他告诉我,派我去市图书馆当副馆长,征求我的意见。当时我一下子懵了。我在市文化局群众文化科工作,搞的是群众文化,对市图书馆的人和事并不陌生,但安排我去那里工作,我却一万个不愿意。原因有两点:第一、从国家机关,文化主管部门到下属事业单位去…  相似文献   

7.
我市一小学图书管理员在阅览管理上使用了一种“以刊换证”的方法,使购书经费不足的矛盾得到了暂时缓解。他在正常押金(少量)办证的同时,发动学生将自订刊物看完后(规定接到期刊10天后)交阅览室。交刊同学不交阅览证押金,并张榜公布表扬。使得阅览室在不增一分钱经费的情况下,增加了近百种期刊,深受师生的欢迎。效果如此显著,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8.
我进图书馆工作的那天,许多人都对我说:“你真幸运,进了图书馆等于进了“安乐院”。这工作又简单、又轻松……”我自己也认为是这样。进馆不久,我跟老馆员何老师到新华书店去买书,只见他两手灵活,动作轻快,一会儿就从堆积如山的书里选出了几十本书,我也选得不少,但经何老师一检验,他却说:“这是复本,这是受藏书比例限制的,这是不适合本地区工农业生产和读者需要的,这是不成套的……我们不能见书就买。”他这样一挑,我选的百来本书,连一本都没有选上,  相似文献   

9.
“投稿派”     
叶圣陶老先生说自己是个“投稿派”,他不轻易答应编辑的约稿,有了合适的稿件却会主动给你送上门来。有次我随丁景唐先生一起,专程到他府上拜访,请他就三十年代的新文学写篇东西,他连连拱手说“不行,不行”。我们再三恳请,他还是婉言推辞:“我可以考虑考虑,但不能接受约稿。”直到送我们出门时,叶老还风趣地说:“我可是一个铜板也不欠呵!要是答应下  相似文献   

10.
那是1966年入伍后不久的一天,我正在操场上和战友们一起汗流浃背练格斗,连长一声吼,把我“请”出了队列:“团里召开通讯员学习班,我看你的小字歪歪扭扭写得还不错,你就去当咱连‘小兵记者’吧!”“我?不行不行……”当时震惊得我也记不清一连说了几个“不行”了,直逗得大伙轰堂大笑。可连长硬是虎眼一瞪:“军人的天职是什么?给我去!”我只好跑步赶到了团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览室又是图书馆中的一颗“螺丝钉”。搞好图书馆阅览室的工作,是教学、科研、改革的需要。如何开展好阅览室的工作呢?下面谈一谈我在阅览室工作中运用心理学于实践的粗浅之见: 运用非语言符号系统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工作的对象是教师、学生、干部、工人等,因此,阅览室工作不仅是“守门口”,还必须了解和理解读者,才能谈得上为他们服务。  相似文献   

12.
未"不厌其全"却"不厌其钱"--漫议图书馆的资料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作桥 《图书馆建设》2004,(2):66-66,77
本文从我国国家图书馆没有一份完整的《文艺报》谈起,触及到目前我国某些图书馆图书资料收藏严重不全的现象,由此又触及某些图书馆为读者阅览图书资料设置重重障碍:要阅览证及收阅览钱。希望我国各级图书馆能够做到收藏图书资料“不厌其全”;不要“不厌其钱”。要为读者查阅图书资料敞开一条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3.
人才辈出、星光灿烂的“发光体”每天都被竞争激烈的新闻媒体所关注,近日有颗“神童星”和“影视星”就俨然成了记者“抢新闻”的追逐目标。所谓的“神童星”是只受过一个月的正规教育、14岁就考上北大研究生的王大可;“影视星”则是身患晚期肝癌刚刚做完了肝移植手术的著名演员傅彪。如果说新闻人物是拿来被“炒”的话,二位就分明是被“炒”得煳锅的“猎物”。据9月7日《城市快报》报道,当记者向刚刚结束体检的王大可表明身份、希望能跟他聊几句时,没有任何先兆,大可竟然撒腿就跑。记者穷追不舍经过多时守候,傍晚终于在大可的寝室见到了王大可和他的父亲。警惕性极高的大可一见有陌生人进来,就立刻躲进寝室内的卫生间。直到采访结束,大可始终不肯出来,并在洗手间里大声喊道:“我每天要学11个小时,很辛苦,你们不要再来找我了!”情绪很激动,其父也表示:“这是最后一次接受采访。”而此前的另一家媒体报道,也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当记者敲他的宿舍门时,他问:“谁呀?”然后打开一条门缝,经过交涉得到他的允许才能进入他的宿舍。王大可并非“呆子”还是个孩子,他有资本和能力“撒腿就跑”,但与其相比,病情暴发得异常突然的傅彪就“跑”不动了。据报道他的父母因年老体弱早于他...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06,(5):43-43
逃跑一个战俘得了一种病,左手被截掉了。他请求敌人把他的左手送回他的祖国,对方很感动,就照做了。不久,他的右手也截掉了,他再次请求将右手送回祖国,获批准。再后来,他的右腿也截掉了,当他要求把腿送回祖国时却遭到了拒绝。战俘问:“为什么前两次可以,这次不行?”对方很郑重地说:“我们怀疑你是分期分批地逃跑。”粗心夫妻在汽车里,妻子突然抓住正在开车的丈夫,惊恐地叫道“:快停车!我们回去!我忘了把电热器的插头拔掉了,一定会起火的!”丈夫楞了一下,涨红了脸说“:不要紧的,我早就应该告诉你,我忘了关水龙头。”中国幽默网小幽默…  相似文献   

15.
每天中午开放学生阅览室时,很多学生,特别是女学生,非常爱看《青年一代》和《民主与法制》中关于婚姻与恋爱方面的文章。“老师好”!一声亲切的喊声,引起了我的注意,谁这么早,才12点10分就等在图书馆门口,离开馆时间还有一刻多钟呢!  相似文献   

16.
1999年的“两会”是我平生第一次正式上会采访,因而格外珍惜这次机会。也许是运气好,正赶上卢跃刚当编辑。他问我:“能不能写一篇《1503亿赤字预算意味什么》?这是报社领导点的题!不行我就另外找人。”跃刚布置工作的方式是“激”,这一激,让我“非干好不可”了。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图书馆的“科技阅览室”,担负着为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和广大工农兵群众提供馆藏中外文科技书刊资料内阅和宣传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任务。我馆的科技书刊资料占全部馆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在中外文期刊不外借,又没有“期刊阅览室”的情况下,“科技阅览室”便成为读者借阅期刊的唯一场所。可见,“科技阅览室”在我馆的科技服务工作中占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发放通用期刊阅览证是实现图书馆期刊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简便易行,比较适合在我国图书馆馆际的应用。一、通用期刊阅览证简介通用期刊阅览证是由若干自愿为期刊阅览提供互惠服务的图书馆所组成的协作网络统一  相似文献   

19.
沐浴书香     
当我第一次迈进抚顺市图书馆的大门时,怎么也想不到,我竟和图书馆结缘30多年. 那是遥远的1979年.当时的抚顺市图书馆位于抚顺市劳动公园后门附近,是一座很凝重、很端庄的银灰色大楼.记得图书馆的大楼前台阶很高,我带着敬畏与忐忑,小心翼翼地拾级而上,走进这座在我心目中崇高巍峨的知识圣殿.那一年我才15岁,是一名初中生.课堂上的几本教科书似乎远远满足不了我的求知欲.听父亲说抚顺市有图书馆,我就决定去那里开开眼.走进图书馆,看到墙上醒目处挂着的是高尔基的名言:"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顿觉心头一动!报纸阅览室、期刊阅览室、自习室……里边有很多渎者在埋头读书、看报,阅览室静极了,只有偶尔的轻轻翻书声,像微风掠过,然后便是一片安谧.看着那么多书刊杂志,我眼花缭乱,我目不暇接,我如入宝山,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从此,泡图书馆,就成了我的一大乐趣.  相似文献   

20.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已于 2 0 0 1年 12月成功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改造 ,已将原2M的窄带网改造为 10M的宽带网 ,并新建了“多媒体阅览室” ,于 1月 2 8日正式开放。该室配备高档电脑 ,设座位 70个 ,上网速度快 ,比原 2M线路提速数倍。为了更进一步地服务读者 ,新的多媒体阅览室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 ,自 2 0 0 2年1月 2 8日起正式发放“电子阅览证”。该馆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扩大该馆的服务范围 ,在孙中山文献馆新开设一间多媒体阅览室 ,该室配备DDN专线上网 ,有座位 2 0个 ,为读者提供网络信息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