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宽容是金     
前不久,在灯下曾读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个顽皮的孩子在班主任杨老师上课没收他的玩具火车后,写下了"杨卫英你不的号死"的纸条.杨老师拿到这张纸条时,显得非常平静.她把这个已经被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叫到办公室.出乎意料的是,杨老师不但没有瞪眼睛、拍桌子而大发雷霆,而且还手拿纸条为孩子耐心地纠正起了错别字."你看,这句话中有两个别字.‘的'字应用这个‘得',‘号'字也该改成‘好'字."她让学生把写错的字各抄三遍,然后依旧心平气和地对他讲:"其实,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或早或晚;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到死的时候就会后悔无穷.你现在还小,有些话你可能还不懂,以后你会慢慢明白的.你现在可以回教室了,去上课吧!"结果,这个孩子满脸泪水,迟迟不肯离去,双脚跪地:对不起,杨老师,我错了!  相似文献   

2.
测量的故事     
园内组织有关测量的教学研讨,老师们不约而同,都采用了示范讲解的方式。能否通过孩子自己的操作引导孩子去发现?我决定试一试。于是,我用蓝色即时贴剪成小纸条,请孩子们用纸条量一量桌子的边有多长。不一会儿,他们就量完了,纷纷报告答案:"老师,桌子的边有11根纸条那么长。""老师,桌子的边有14根纸条那么长。"……竟然没有一个答案是相  相似文献   

3.
中午安排好孩子们午睡后,我正准备打个盹儿, 两个学生跑来神秘兮兮地说:“杨老师,我们在地上 捡到一张纸条。”我顺势接过,看见纸条上写满了对 话:“你最喜欢哪位老师,是邓老师还是杨老师?” “邓老师太罗嗉,我不喜欢。”“那杨老师呢?”“我  相似文献   

4.
中午安排好孩子们午睡后,我正准备打个盹儿,两个学生跑来神秘兮兮地说:“杨老师,我们在地上捡到一张纸条。”我顺势接过,看见纸条上写!  相似文献   

5.
央视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大意是一个孩子非常胆小,课堂上从没举手发过言。一次,老师让学生放学回家后读课文,并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录音交上来,老师这才第一次听到了这个孩子的声音。老师就在孩子的磁带里夹了张小纸条:你的声音真好听,你读得好极了,真有感情,老师希望课堂上也  相似文献   

6.
儿子小强刚上初三,全家就陷入孩子“早恋”的阴影。半年多来,几经磨合才和儿子沟通好,一起走过这“成长的烦恼”。扔错纸条酿成“早恋”风波孩子一升入初三,家长、老师和学生就进入“倒计时”。淘气的儿子在紧要关头偏在上课时“飞”了一张纸条,一飞就飞出了一场“非典型性早恋”。那是初三上学期的一堂物理课,被午后的阳光和种种力学原理弄得头昏脑胀的小强趁老师转身写板书时,给角落的“死党”小林飞了一张纸条。没曾想,这飞出手的纸条却出乎意料地落到了后排女生袁静桌上。袁静刚打开的纸条被转过身来的老师眼疾手快抢到手里。老师板着脸…  相似文献   

7.
“老师,我孩子写的是哪张啊?”A家长一脸茫然,找不到自己孩子写的话。“老师,这张是不是我孩子写的?”B家长指着月牙形的小纸条不确定地问。“这孩子,想不到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我平时真是太忽视他了。”C家长凝视着自己孩子写的纸条,一脸愧疚……  相似文献   

8.
由于办公桌上的东西太多太乱,于是我决定彻底整理一下。突然一张纸条跳入我眼前,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杨老师,我向您保证,从今天起坚持完成每天的作业。祝老师节日快乐!您的学生——小刚。"望着这张纸条,当时的情景又浮于脑中……  相似文献   

9.
一个学生在作业本里夹了一个纸条,他坦诚地写道:“老师,我学习不好,成绩太差,我是不是个坏孩子?我喜欢玩,喜欢上网,喜欢看动画片,爸爸、妈妈都不喜欢我。我上课好动,有时听不懂,老师烦我,同学讨厌我,看不起我,我是不是无药可救了?”于是,这位教师观察了他几天后在作业本里夹了一张纸条回复:“首先感谢你信任老师,非常坦诚地表露了你内心的忧虑和困惑,老师可以肯定地讲,  相似文献   

10.
由于办公桌上的东西太多太乱,于是我决定彻底整理一下。突然一张纸条跳入我眼前,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杨老师,我向您保证,从今天起坚持完成每天的作业。祝老师节日快乐!您的学生——小刚。”望着这张纸条,当时的情景又浮于脑中……  相似文献   

11.
<正>三十年前的那个盛夏,我捏着报到的纸条,穿过一条林荫小路,走进了小学校园。大门内,一群大大小小的乡下孩子在操场上一溜排开,忙着清理杂草。我找到校长室报到后,跟着一个老师来到操场参加劳动,身边的一个孩子喊了声“老师好”,一群孩子都跟着喊了起来。“老师好”,这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三个字,似乎一下子把我从学生变成了老师。  相似文献   

12.
在给女儿交托费时路过园长室,园长室的门开着,我听到了里面争执的声音。是杨老师。后来听别的老师说刚才有个家长来吵架,投诉杨老师。原来,杨老师的班里有个小朋友被另一个小朋友抓破了胳膊,被抓伤的孩子的家长就到教室里训那个抓人的小孩,结果被杨老师劝阻。等园长赶到时,家长的矛头已经指向了杨老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08,(6)
一次,老师问学生:"你们有讨厌的人吗?"学生们有的不吱声,有的点点头。接着,老师发给班级每个孩子一个纸袋,告诉他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你们把你所讨厌的人的名字写在一个纸条上,也可以用符号代替。  相似文献   

14.
XX老师: 当看到你今天的博文时,我被孩子写的纸条震惊了:  相似文献   

15.
宽容是金     
曾经读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在赵 老师上课没收了他的脸谱纸牌后,写下“赵小华你不得好死”的纸条。赵小华老师从“举报人”手中拿到这张纸条的时候,显得非常平静。她把这个已经被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叫到办公室。出人意料的是,赵老师不但没有大发雷霆,而且还为孩子耐心地纠 正错别字,因为这个孩子把“得”写成“的”,把“好”写成“号”了。她让孩子把写错的字抄写三遍,然后,依旧平静地告诉这个孩子:“其实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或早或晚都会死,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到死的时候就会后悔。你现在还小,有些话你可能还不懂,以后你会明白的。你现在可以回教室了,去上课吧!”结果,这个孩子满脸泪水,连连说道:“对不起!赵老师!” 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角湿润了,我为赵小华老师的宽容而击掌,我看到了老师的宽容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到,师生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是班主任做好班务工作的前提。但过大的班容量,又常常使我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孩子。为了促进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及时了解每个孩子的困难和问题,我在班里设立了“知心老师信箱”,让学生将自己在思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自己对老师、同学的看法以及班内存在的问题写在纸条上,放进信箱。老师针对每张纸条上提出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给予解决。信箱成了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也是老师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我们班有位王岩同学,作业天天不能完…  相似文献   

17.
校园逸趣     
幸福的牛一名学生在写作文《幸福的童年》时,把“小时侯,我经常骑在牛背上唱歌”错写成“小时侯,牛经常骑在我背上唱歌”。老师看后说:“那头牛的童年比你更幸福!”杀鸡取卵有一次语文课,老师讲完“缘木求鱼”这个成语后,请同学再想一个类似的成语。一男生答:“杀鸡取卵。”老师矫正:“错了,缘木求鱼指的是做没有结果的事情!”男生坦然对答:“老师,我杀的是公鸡!”愚人节某一天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个学生在传纸条,就要他把纸条交上去。老师:“把纸条拿来。”学生:“老师,我劝你还是不要看比较好。”老师:“快把纸条拿来。”学生把纸条拿…  相似文献   

18.
宋谦 《山东教育》2004,(7):34-35
妻子把我刚脱下来的外衣拿去洗,想不到却有新发现。“快来看,一张纸条。”话音未落,妻子接着念起来:“老师,我喜欢听您的课,多么希望您能给我们多上这样的语文课啊!”妻子的腔调里含着兴奋,她显然替我有些高兴:“真行啊,学生把纸条塞到你口袋里还不知道。”看来,这张纸条是我上语文课时不知哪个孩子塞进我口袋里的。受到孩子这样的表扬,心里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了上来。这张窄小却寄托孩子心声的纸条,使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深思。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几年来,我走过了一个怎样的历程呢?  相似文献   

19.
某日,我在校门口遇见一群大孩子,她们亲热地叫我“杨老师”。一晃,孩子们都已经是大学毕业了。其中一个孩子,站在我面前,朗声地背诵着《秋》。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已在幼儿园中普及,但效果又如何呢?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案例1大班教室里有8位幼儿和其中的6位家长,各位家长均坐在自己孩子身边.老师向大家出示了一件由红、橙、蓝三色纸条编成的手工作品,并说道:"Hello,eyeryone!What's this?"幼儿均未作答.接着,老师又指着这件手工作品说:"This is a sheet."老师于是就将手工作品放下,让大家模制.家长们从桌上的篮子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橙、黄纸条,让自己的孩子仿照教师所出示的样品编制.有的家长干脆自己动手编,让孩子坐在旁边看;而有的观看自己的孩子编,不时给予些指点;有的则与孩子一起动手与动口.而那两位没有家长陪伴的幼儿则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老师在旁边忙了一阵之后,终于回头看到了那两个无所事事的幼儿,于是走过来,将其中一个抱在怀里,开始教他俩编制. yone!Wht's this?"幼儿均未作答.接着,老师又指着这件手工作品说:"This is a sheet."老师于是就将手工作品放下,让大家模制.家长们从桌上的篮子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橙、黄纸条,让自己的孩子仿照教师所出示的样品编制.有的家长干脆自己动手编,让孩 坐在旁边看;而有的观看自己的孩子编,不时给予些指点;有的则与孩子一起动手与动口.而那两位没有家长陪伴的幼儿则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老师在旁边忙了一阵之后,终于回头看到了那两个无所事事的幼儿,于是走过来,将其中一个抱在怀里,开始教他俩编制. yone!Wht's this?"幼儿均未作答.接着,老师又指着这件手工作品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