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新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2.
杨洲 《科教文汇》2011,(34):78-79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对新课程视野中的学习理论、学习方式含义与类型的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把握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叶跃娟 《科教文汇》2010,(33):98-98,113
新课程标准提出新的评价理念,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构建科学、又具较强操作性的高中化学学习的良性评价机制,能转变学习观念,有效培养化学人才。  相似文献   

4.
刘海平 《科技风》2023,(6):38-40
这是一篇由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新课程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全新教学理念的引领下,高中信息技术老师如何根据学生特点与教材需求,将学科知识与项目活动进行深度融合,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新。构建高效课堂,这对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之下,将项目化学习融入信息学科教学,探讨如何构建信息教学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5.
李婷 《知识窗》2013,(3):39-39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教师应明确教学方向,努力打造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现代课堂。只有语文课堂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彰显个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凡是老师,都研究过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理念赋予了学习兴趣新的含义,《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从传统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到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何设计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本文试图从这个维度对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作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尤丽 《金秋科苑》2009,(24):182-182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理念,摆脱传统的教学弊端,开创新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所以,新课程标准对我们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将生活与英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刘以海 《科教文汇》2014,(21):151-153
化学的新课程已经全面实施,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来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程特别倡导并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本文中,笔者对化学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特点、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教材在不断地更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调整改变学生学习指导方法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1、科学探究2、同伴交流3、动手操作(二)、在课后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1、留心生活与社会2、查阅资料3、网上学习。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教育观念、教师角色、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上实现几个转变,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汤晓梅 《科教文汇》2007,(10X):51-51
当前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方面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因而,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情感浸润课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李清梅 《知识窗》2014,(10):53-53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形式,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罗玉婵 《内江科技》2007,28(1):128-128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中学课堂(特别是对职业中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必须重建,课堂教学主要应从课堂教学设计、课堂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重建.  相似文献   

15.
化学的新课程已经全面实施,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来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程特别倡导并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本文中,笔者对化学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特点、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熊姿 《知识窗》2010,(4X):28-28
<正>为了推动实现英语课程改革的新目标,为了实现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新评价体系在以下几方面将对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指出的一个新的概念、一个新的要求,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有利于"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算法多样化"是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出了该学习方式的基本教学流程,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菁 《科学中国人》2014,(7S):123-123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提高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内容涉及民主氛围的营造,教学设计凸显新的课程理念,课堂情境的创设,生活中地理知识的挖掘和应用,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等方面。希望通过此次初浅的探讨,能为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课堂提供参考,为实现新课程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学科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开放性的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了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我觉得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快乐学习,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