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昕 《中国教师》2011,(8):64-65,69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电影艺术被称为"综合艺术",它包括文学、戏剧、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成分。音乐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国际语言。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音乐最善于表现节奏、抒发情感,它对学生有一种天然的感染力和启迪力。而在有声电影中,它又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抒情手段,是电影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因此,了解电影音乐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戏剧一直以曲为本,坚持戏剧的抒情作用,忽视其叙事性。随着研究深入,针对中国传统戏剧叙事的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戏剧中抒情重于叙事的原因,进而分析传统戏剧叙事的方法和形式,同时与西方戏剧传统叙事方法进行对比,凸显中国传统戏剧叙事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 诸种文学样式中,散文是最自由最灵活的文体。它不象小说,具有人物、情节、环境等基本要素,更不象诗歌、戏剧,艺术形式上有一种基本的固定模式(诗歌一般必须分行,戏剧必须分场)。它兼有众文学样式之长:在强烈的抒情色彩上,它近似诗歌;而长于叙事、描写方面,它又相似小说;它不避讳描写生活中的戏剧冲突,也不避讳画面的跳动和连接,因此,又可赋予戏剧、影视文学的神韵;它还可以说理、讥讽、议论,甚至无拘无束地谈天说地。表现内容的无限性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给散文作家的艺术构思提供了可以纵横驰骋  相似文献   

4.
选入高五册课本的散文《山地回忆》,一般的教学参考书,都把其倒叙视为作品的艺术特点,并认为此作"用白描手法,通过对话和行动展示人物性格"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这篇课文从体裁形式上讲,是一篇散文,而且还是狭义概念范畴的散文,即与小说、戏剧、诗歌等相并列的现代体裁分类概念.就散文的本质来讲,它并不负有刻划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使命.它的功能表现在抒情——即使是有着浓郁叙事味道的散文作品,这一本质也不可能得到改变.只不过是,在叙事散文中,抒情的角度和方式因"叙述"而得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的短篇小说是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过渡形态,但在体式上已经体现出现代小说的特点.清末民初短篇小说在体式上的变革主要有: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叙述体制、叙述视角等方面.它在体式变革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抒情小说的出现.抒情小说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构造和艺术功能.清末民初短篇小说还造就了其他一些新型小说体式.在以上诸点上,它完成了古代小说体式向现代小说体式的艺术转换.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整体与残缺的艺术把握。就诗歌而言,中国古典诗歌主抒情,即使是写人记事的叙事诗歌,其写人记事也不在于塑造典型,而在于为抒情服务,艺术手段属诗人主观情感的表现型。西方诗歌则属叙事写人的再现型艺术,通过写人记叙塑造艺术典型。艺术的辩证法就这样奇怪,企图完整地记叙完整的社会生活的西方艺术反而给人以不完整感,因为它表面上尽力记叙完整的事件,但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是很难完整地记录下来的,所以读者往往追间“后来呢”?而中国艺术,这里说的是叙事诗歌艺术,一般说来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较完整的人物性格。从…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诗词曲有一个共同特征:具有浓厚的抒情性。戏曲和曲同发于一源,所以戏剧的抒情性是中国戏剧文学的民族特色。《西厢记》是元代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大型爱情戏剧。从生动的抒情内容、优美的抒情话语、个性化的抒情动作、典型的抒情环境四个方面可以了解《西厢记》的抒情艺术。  相似文献   

8.
王洪亮 《考试周刊》2010,(23):30-31
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戏剧多由古代的宗教礼仪、巫术扮演、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有机组成的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回归传统语境,认识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精神、艺术骨骼.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戏剧不刻意追求结构、规模,所谓写意、表现与再现的不同,正在于它可以以其自身艺术基本精神、艺术骨骼为基础,专心处理戏剧的内在诸元素,从而达成完善的综合,在任何可能的体段内,抒情写意.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骨骼由戏、歌、舞结构而成,其艺术精神凭此传达.  相似文献   

10.
李强 《中小学电教》2011,(2):143-143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以表演为中心,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一幕戏剧的文化、艺术含量是非常深广的。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多种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是一种诗歌文化,中国诸艺术形式有着诗化的趋势: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抒情化的叙事,意境化的描写,创作的主情性.  相似文献   

12.
第一节阅读鉴赏准备散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散文包括诗歌、骈文之外的一切文体;我们所说的散文概念应当是狭义的概念,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按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写意、议论随笔等四大类别。写人叙事类散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写人叙事以抒情写意的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抒情写意类散文是以抒情为主要表现手…  相似文献   

13.
柳永和周邦彦词具有共同的以叙事为骨的抒情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小令的隐喻比兴,也不同于姜夔、吴文英的意象化抒情方式。以叙事为骨的抒情方式的实质是把空间化的诗歌艺术转变成具有时间性的叙事艺术,是从时间性的角度追求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相似和贴近,是一种写真重形似以求在细节的忠实中把握诗意和情感表达的审美倾向。这种写真重形似的审美倾向是北宋后期整个社会的美学追求。它既是对即将到来的叙事文学主潮的的呼唤与预言,更是对传统诗歌抒情手法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4.
《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在于它有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情节之美。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叙事学界关注的是民间故事、神话和小说的叙事,而忽视了戏剧的叙事.通过对<哈姆莱特>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戏剧叙事策略:首先,戏剧中多个叙述者的外聚焦视角叙事不仅能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而且还能造成一种特殊的叙事气氛,提高叙事强度并引导叙事发展;其次,作为"魔器"的"戏中戏"叙事是本剧叙事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最后,哈姆莱特国王的鬼魂是叙事的"国王",主宰着全剧的叙事走向.上述叙事策略显示出莎翁独到的戏剧叙事艺术,同时还泽被后世,促进了戏剧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的戏剧文化多种多样,其中最古老的大致有三种,这三种最古老的戏剧分别是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以及中国的戏曲。戏曲文化不是一种单一的艺术形态,而是呈现出复杂性与综合性的特点,是一种历经千年的发展,穿越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是一种集表演、叙事、表情、达意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我国的戏曲艺术是音乐、舞蹈与戏剧的相互融合,可以称得上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交融。本文就戏曲音乐的特点作一个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17.
一元杂剧是“中国戏剧园地里开放得最为绚烂的一丛鲜花。”它是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一个以抒情艺术为主的国度,艺术是再现与表现的和谐统一,而更偏重于表现的艺术。古代的诗、词、歌、赋莫不著上浓郁的抒情色彩,这些都影响到后来的小说和戏曲。中国戏曲和诗词相比,再现的因素显然大大加强了,中国戏曲是“建筑在表现特性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8.
从小说的叙事性到戏剧的小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的叙事性是小说的主要性质。小说的叙事性使其成为正宗的叙事文学或说是叙事文学的主体。戏剧有无小说性的问题实际上是戏剧有无叙事性的问题。戏剧客观上有许多叙事性。小说的叙事性与戏剧的叙事性在时间、空间、叙述、效果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点。二者的契合,就产生了戏剧的小说性。中国戏剧的小说性,是在它长期发展过程中溶化、综合叙事艺术而生成的。如将一些经典戏剧改编成小说是一定不乏读者的。戏剧的小说性这种现象,不是戏剧对本体的背叛与变质,而是对周边艺术的浸润与互动。  相似文献   

19.
"陌生化"作为俄国形式主义所推崇的一种手段,是多种技巧的总合.它不仅表现在语言上,也表现在叙事技巧上.在小说叙事中,通过运用独特的叙事视角,即非常规的、异常的人物视角,可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本文将综合具体的文本分析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杨柳 《学语文》2006,(5):10-11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叙事类作品和抒情类作品,前者主要指小说、戏剧、叙事散文,后者则主要指诗歌(不含数量不多的叙事诗)和抒情散文(包括以写景为主的散文)。由于两类作品表达方式的不同,对它们阅读欣赏的侧重点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