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台湾钓法(悬锤底钓法)浮漂调整的正确与否是垂钓成败的关键。造成浮漂灵敏与迟钝的主要原因是由钓饵对水底的压力大小决定的。 众所周知,垂钓中钓的目数越少越灵敏。请看图1。F漂4是调四日时坠的重力(以下同)。F漂4=G坠4①  相似文献   

2.
钓友们,别来无恙。一个月未见面,听说老余头瘦了许多。原来他学会了连华绑钩,却不会调漂,整日对着水桶里的浮漂发呆,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人家的浮漂扔在水里是直立的,而他的浮漂却是斜躺着的。看来老余头还真有一股钻研精神,令本猪好生感动。今天,本猫就讲讲这调漂。其实,调漂并不难。初学钓鱼一般是钓底,也叫沉底钓。钓的对象主要是鲤、鲫等底层鱼。钓底要求铅坠沉底,同时漂尾直立,露出水面数枪。调漂的要领是浮漂的浮力稍小子铅坠的重力。浮力大了,铅坠沉不了底S过小,浮漂反应就会迟钝。调漂的具体步骤是:一、将浮漂下拉与…  相似文献   

3.
手竿底钓中的传统朝天钩钓法和现代的台钓法各有优劣。 朝天钩钓组,钩坠一体,钩坠的重力大于或等于漂的浮力。钓线把漂与钩直接连接,钩动漂即反应信号。对地形的适应性强,抗风浪。这是朝天钩钓组的突出优点。由于钓饵(钩)和拴钩的线距离太近(俗称“碰鼻钩”),使鱼增加了警惕性,不敢大胆吃饵。  相似文献   

4.
在台钓及竞技钓中,浮漂的调、钓目数(漂相),坠、脑线、双饵在水中的状态(饵态),钓饵的重量。这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并综合决定了钓组的灵敏程度。只有了解其间关系,掌握其中规律,才能在施钓时针对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调节与修正。 下面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的情况描述及有关分析。  相似文献   

5.
郭灵光 《中国钓鱼》2012,(10):37-37
我习惯悬坠拉饵钓法,主钓50克左右的小鲫鱼。夏秋雨季.河道涨水,流水加速,我的钓法也由静变动了.浮漂没了用场,只得摘漂加铅,死坠改活坠,钓跑铅,看竿梢.  相似文献   

6.
范宁 《钓鱼》2012,(5):16-17
悬坠钓的浮漂 浮漂是钓鱼人借助钓组中漂与坠的合理配重关系,将钓饵带至合适的垂钓水层、观察水中饵料的雾化状况、发现鱼在饵窝旁游动、觅食、吞饵时的动作信号,为钓手适时准确地扬竿中鱼提供可靠信息的重要钓具。  相似文献   

7.
鱼浪  刘军 《中国钓鱼》2020,(4):54-55
手竿无漂钓法就是不用浮漂,将铅坠加重,通过手感或观察竿梢、渔线来判断鱼情的钓法。此法省去了浮漂,有时也可省去太空豆,操作简单,技术掌控难度较小容易上手.只要水深小于竿长,铅坠是100%到底,能有效增强搏击底部大鱼。此法由于铅坠到底,水线、风线和竿梢处于紧绷状态,抗击水流性能特别好。  相似文献   

8.
悬坠钓从台湾引进大陆以后,带来了整个钓鱼运动的革命性的进步。大陆众多钓手在实践中特别是竞技比赛中,把台湾钓手程式化的钓法与传统钓的优点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更加科学实用的竞技钓法。作为悬坠钓的核心——浮漂的使用即如何调漂,越来越为广大钓手所关注。从廖心阳先生的《台钓秘诀》,到王佩珩先生的《悬坠完整调漂法》、  相似文献   

9.
胡怀民 《钓鱼》2008,(1):32-32
台钓:台钓,即台湾钓法,是我国台湾的垂钓高手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改进、完善得出的一种钓鱼技巧。它从钓鱼的配置、组合一直到垂钓的各种操作技巧,都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行之有效的钓鱼技巧。它一般是由双钩、铅皮、铅皮座、漂座、台钓浮漂等钓具组成。台钓特点是悬坠、灵敏度可以调节、钓饵松软、不用打窝等。  相似文献   

10.
上海郊区池塘密布,是钓鲫鱼的主要场所,由于土地承包到户,池塘长年不清淤泥,塘底积有大量腐化污泥和烂水草,使垂钓增加了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无铅坠钓法,即用0.165毫米细线和伊势尼6号钩,不用铅坠浮漂采用小的鹅毛管,共5粒,大小根据钩加饵的重量决定,钩加上钓饵(钓饵用饭粒),沉入水下,  相似文献   

11.
台湾钓法采用小竿、灵敏的漂坠系统、易溶的钓饵,近点垂钓(钓点与钓者距离近)。在这众多因素中,我认为易溶钓饵是台湾钓法的关键。由于钓饵易溶,在垂钓过程中,钓饵散落在钓点,起着诱饵的作用,钓饵与诱饵一致,使钓饵对鱼的适应性增强。另外,由于钓饵入水即开始  相似文献   

12.
不少论述台钓钓法或悬坠钓法的文章说,调高钓低的钓组,施钓时,只要钓饵散落,漂尖就要升高,只要升高到调目点,就表明钩上没有鱼饵了。实践和试验表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它只适合于浮钓,而对一触一悬状态,一触一拖等状态却不完全适用。  相似文献   

13.
贺建成 《钓鱼》2011,(13):26-27
以长竿短线为代表的沉坠钓法和以竞技钓鱼为主力的悬坠钓法,由于坠体处于水体中的位置不同,鱼咬钩子线拉动的方向不同,所构成的漂相是有差异的。具体特征是:沉坠钓的坠体是触底的,而坠体重并未完全由浮漂承载,鱼咬钩时必须提升或移动坠体才能牵动浮漂,漂相灵敏度表现为迟钝。  相似文献   

14.
尚立和 《钓鱼》2010,(19):26-27
不少论述“台钓钓法”或悬坠钓法的文章说,调高钓低的钓组,施钓时,只要钓饵散蕾,漂尖就要升高,只要升高到调目点,就表明钩上没有鱼饵了。实践和试验表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它只适合于浮钓,而对一触一悬状态,一触一拖等状态却不完全适用。  相似文献   

15.
(接上期) 钓灵的得与失 有些初学“台钓”的钓友,总以为浮漂调得越灵越好,钓的也是越灵越好,不晓得钓钝通常也是多获鱼的诀窍。 其实,在多数情况下,如果漂调钓得过于灵敏,特别是双饵离底时,鱼群游近钓饵后,鱼的腹鳍、尾鳍的扇动、刮碰。会使钓饵晃动不止;鱼鳍的扇动还会使钓饵附近的水出现上升涡流和下旋涡流.使浮漂一会儿上送一会儿下顿,而且送顿得特别标准,真像鱼吃饵似的。若不明就里,长此以往,真的会令人心灰意懒,停竿不钓了。 也有不少钓友,从“传统钓”改学“台钓”,最后又回到了“传统钓”。多数原因,是对“台钓…  相似文献   

16.
鲫鱼机敏胆小吃饵谨慎,在传统约组中由于一漂一坠,鲫鱼吞饵牵动铅坠时,常有吐钩现象,影响上钩率。针对这点我对传统钓组进行了改革。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效果非常明显,大大提高钓鲫的上钩率。我的方法是把一漂一坠改成一漂两坠,分为上坠和下坠。上坠固定在约上面水线的10厘米处,使上坠的沉力等于漂体的浮力。在水中的调试表现为,上坠和约悬于水中,浮漂全部露出水面。下坠固定在约上面水线的3.5厘米处,使它的沉力稍大于浮漂的浮力。在水中调试表现为,上下坠和钩均悬于水中,浮漂低于水平面1厘米。垂钓时延长水线使浮漂露出水面1目,…  相似文献   

17.
姚远 《钓鱼》2014,(21):24-25
手竿绷尖钓法是由海竿底坠串钩和活坠爆炸钩的钓法演变而来,是指在手竿传统钓法和悬坠钓法的基础上,去掉浮漂,抛满竿,收紧钓线后通过观察竿尖点头的变化而判断提竿时机的一种钓法.本来此钓法主要是用于在自然水域因钓场环境特殊(如流水、钓点水位太深、大风、下雨)的情况下,而采用的一种极端的钓底栖鱼(包括半斤以上的鲫鱼、鲤鱼、草鱼等)的办法.但由于近年来自然垂钓水域的减少,黑坑池塘的增多,黑坑里的鱼类经过多次的垂钓之后警觉性会就会增加,悬坠钓法由于子线垂在水中,鱼就饵的时候容易因为触碰子线而产生警觉性,导致目标鱼没有明显的吃饵漂相.  相似文献   

18.
台钓(这里指塘钓)主要特点之一是:鱼咬钩时,浮漂反应灵敏。究其原因,除了使用的钓线比较软和细以外,主要是由于台漂构造比较合理,垂钓的人既重视选漂,又讲究调漂,使钩、坠、饵与浮漂的匹配尽量调整得当。为了取得适当的灵敏度,选漂和调漂是缺一不可的,有了灵敏度高的浮漂,不等于垂钓时反应就灵敏,还要看调漂好坏,调得不好,好的浮漂反应也会不灵敏。 一、台漂构造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野钓中时常见的一种竿线齐长、单钩直漂的钓法,是淡水手竿底钓(传统钓法)的一种,其基本组件一般为直径3毫米长200毫米直漂、直径0.20毫米钓线、钓鲫小钩、脑线长4厘米、铅皮卷线为坠。多数人将其钩坠漂调配为钩坠在水中的重力等于水对浮源的浮力,即钩坠未触底时漂的顶端正好与水面齐平。以粉饵作窝、面食作饵为例:垂钓时钩饵触底时漂顶微露于水平面,鱼儿吸钩抬头时浮漂上送。本人平时也较多使用这种钓法,效果尚可,在浮漂上送时起竿,中鱼率不错。然而,在长期使用中,也时有一些现象(浮漂反应)让人疑惑不解,其中之一就是有时…  相似文献   

20.
何蔚蓝 《钓鱼》2012,(19):18-19
悬坠钓从1986年由中国台湾萧春平先生和廖心阳先生首先从台引进内地并推广,至今已二十多年。大家都知道,钓鱼成功的三大要素是:个人技术、浮漂调整、鱼饵制作。其中浮漂是整个悬坠钓的灵魂,悬坠钓法没有了浮漂也就没有了悬坠钓,而弄不清浮漂的各种功能和各种状态,悬坠钓就像没有了灵魂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