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治·西默农承认自己是个精神变态者。他在20多卷回忆录和自传中描写的人物梅格雷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这一点,《不是梅格雷的人——乔治·西默农的画像》一书的作者帕特里克·马尔哈姆作了详细说明。西默农如果不是小说家,他也许是罪犯,或者是谋杀犯。西默农的一生是使人迷惑不解的。他跟1000个女人有过性爱关系(“睡觉”是不准确的字眼,因为他与其中多数相遇者在一起只有10几分钟而已),据他第二个夫人准确估计,有1200个女人。在他看来,性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种乐趣。如马尔哈姆所  相似文献   

2.
《花园里的女子》是莫奈在其租住房子的花园里‘即兴'创作的.画面中卡米尔身穿一年前莫奈创作“野餐”时所穿的裙子,她似乎是画中唯一的模特.  相似文献   

3.
《穿皮衣的女人》(封面)这幅画的作者是西班牙著名绘画大师格列柯,画中的那位穿皮衣的女人名叫多纳·耶罗马尼·德·拉斯·奎瓦斯,是格列柯十分喜爱的女人。格列柯经常把她的形象画在自己的作品中,他画的圣母和女圣者们具有奎瓦斯的特征。这幅画作于1577年,当时...  相似文献   

4.
<正>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郊区的寓所内,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携手走向天堂,离开了这个令他心碎神伤的世界。在他去世后,巴西总统亲自下令为这位文学大师举行国葬。作为享誉世界的文豪,茨威格除了创作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小说名著外,还创作了《人类群星闪耀时》《昨日的世界》等16部传记作品—由于他在传记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戈雅(1746———1828),18世纪西班牙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一生遭遇坎坷,但性格倔强不羁。戈雅46岁后耳聋,然而画风更趋向深沉、浑厚。戈雅虽是皇家画师,但作品却充满了浓郁的民间艺术气质。戈雅主要以肖像创作为主,他以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技巧来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气质和外貌,对于娇美的女人和天真的孩子尤其能够出色地表现她们的动人风貌。《唐曼努力埃尔·奥索里奥·德苏尼加肖像》是戈雅1788年创作的,这融肖像最初吸引人的是漂亮女孩高雅的姿态以及衣服给人赏心悦目的效果。女孩大大的眼睛,丝绸一般的…  相似文献   

6.
2002年春,承德话剧团排演了六场历史话剧《帘卷西风》。该剧是名编剧孙德民对他的山庄戏剧《懿贵妃》进行的再度创作。《帘》剧严格遵循西方传统的戏剧理念,讲求舞台动作和戏剧冲突,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突现性格,与《懿》剧相比,《帘》剧结构更加紧凑。矛盾冲突更加尖锐集中,  相似文献   

7.
安东尼·霍普金斯的新生杨燕编译这位获奖演员在生活中所取得的成绩,远比其他任何获奖者的都更加可贵。安东尼·霍普金斯在影片《沉默的羔羊》中扮演杀手汉尼巴尔·勒克特,荣膺奥斯卡金像奖,在准备这个角色期间,霍普金斯写下了120页手稿,上面画有许多微型人物画像...  相似文献   

8.
露台上     
雷诺阿的魅力是与生俱来的,正是他对腐朽常规的惧怕才使他创作出了令人惊奇和心旷神怡的作品,作于1879年的《露台上》就是一个适例。画面中,年轻妇女、孩子和针线篮一起组成一个锥形,这常被早期画家们用到。同样传统的还有栏杆,它从背景中衬托出人物并给原本复杂的不规则形状添加了一种建筑物的牢固感。这就是雷诺阿的天赋,既管他尊重确立已久的技法,但还是能突出自己的独创性。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和创新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于涛 《世界文化》2012,(9):31-32
威廉·德·库宁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多产的艺术家之一。纽约现代博物馆近期对他长达70多年的艺术生涯进行了全面回顾,囊括了他1926年移居美国之前在荷兰创作的早期作品直到20世纪80年代少量的晚期抽象作品。其最著名的、里程碑式的作品都在其中,如《粉红天使》《挖掘》及第三个女人系列。甚至很少见的17平方尺的戏剧舞台背景作品《迷宫》也出现在这次展览中。德库宁的作品主题可分为生物抽象画、黑白构图、人物形象画、行动抽象画、风景画及静物画。他将抽象和具象模式结合起来,创作出生物抽象画,即抽象的人物轮廓加上拼接起来的身体部位。20世纪40年代,德库宁开始尝试单纯运用黑白色彩作画。20世纪60年代早期,艺术家的调色板开始变幻成明快的洛可可式的粉、黄、蓝色调,以描绘他在长岛的所见所感。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作家奥茨笔下的奇特人物张熙觉编译《菲纳》是生于1939年的以色列小说家阿莫斯·奥茨新创作的一部小说,于1993年10月在美国出版。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在作出选择方面有困难的人。奥茨介绍说,“如果你问他是想要咖啡还是要茶,他考虑一会儿,然后回答,‘...  相似文献   

11.
这幅画没有标明创作时间,但无疑和他的那幅《婚宴》时间相近,两幅画大小一样,风格相似,应该创作于1567年或是1568年。勃鲁盖尔在他的画中表现了对人们在宗教仪式上过度舞蹈的看法,认为那是有罪的和愚蠢的。他觉得人们的愚蠢会表现在圣徒节上,甚至是在对圣母玛利亚表示崇敬的仪式上。在这幅画中,一小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可能是很便宜的彩色木版画)被固定在右面的树干上,下面的陶罐中插着花,没人注意到花要掉了。背景里是被人遗弃的教堂,惟一显眼的建筑物是小酒馆。紧挨着的是校舍,上面插着的巨大旗子使得圣母玛利亚的画像相形见绌,门口一个女…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本刊在1986年第2期上曾介绍过他的生平与创作)是一个性格粗率,坚持革新的人,有许多谈论他的为人和艺术的离奇古怪的故事。这里是一个有关他的一幅画的故事,可惜这幅画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炸弹所毁。这幅画就是作于1592年的《圣马太》,是为罗马教堂所作的圣坛画。当时,一批年轻的罗马画家用一种新的形式作画,因为公众对前一辈艺术家们所作的与凡人迥异的天使以及把人体画得很长的人物画已感到厌倦,而把兴趣转向自然、质朴的绘画。卡拉瓦乔的《圣马太》不但画得自然,而且还自然得有些超过观众所能接受的程度。牧师们拒绝这幅画,因此卡拉瓦乔只好另画一幅,而最初创作的那一幅,即我们在本期封二上所见的,为一位罗马艺术收藏家所收购,这位收藏家十分欣赏卡拉瓦乔的艺术而不计较他如何刻画和表现《圣经》中的人物。圣马太在成为耶稣的门  相似文献   

13.
田鹰 《世界文化》2010,(10):34-36
<正>象征幸福的青鸟,原为比利时戏剧家梅特林克创作的一出戏名,讲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历尽艰辛寻求象征幸福的青色鸟的故事。而著名英国作家劳伦斯却在他的鲜为人知的短篇小说《两只青鸟》里为人们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两个女人为一个男人相争,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故事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劳伦斯和他的妻子佛瑞达以及被劳伦斯当作他和佛瑞达之间缓冲器的女人多萝西·布莱特。  相似文献   

14.
巴西名作家轶事聿修编译巴西著名小说家、80高龄的若泽·亚马多对我国广大读者也许并不陌生,他的传记文学《希望的骑士》以及《饥饿的道路》、《无边的土地》等50年代已译成中文在北京出版。80年代以来,他的不少作品相继译成中文,如《军人、文人和女人》、《弗洛...  相似文献   

15.
小说的表现技巧及题材莫泊桑在小说创作上,从他老师福楼拜那里学到了客观的、没有个性的写作手法,并且在创作实践中获得巨大的成功,大大地超过了他的老师,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莫泊桑和福楼拜在小说的表现技巧上并不尽相同。福楼拜从他生活的文学环境中,接受了强烈的浪漫主义影响,同时在他本身的气质中,也蕴蓄着许多浪漫主义的东西。相反,莫泊桑所生活的文学环境则充满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而他本人也是一个冷静的、彻底的现实主义者。莫泊桑在《福楼拜论》中说:“福楼拜在作品中,不用冗长的议论来说明人物的心理活动,而是只用人物的行动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这其实也是莫泊桑本人的创作态度。他在《皮埃尔和若望》  相似文献   

16.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2-92
2008年苏富比春拍上出现一幅《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影》的拍品。河东君,即明清易代之际的奇女子柳如是。她的这幅画像曾被影印在陈寅恪先生遗作《柳如是别传》中,但其真迹辗转流传,踪影难觅,陈寅恪本人也未能得见。如今,画像重现世间。这本收录柳如是画像的册页共19页,不仅收录有乾隆年间翰林余秋室(余集,号秋室)的这幅画、余用隶书抄录的顾苓《河东君传》全文、吴毂人的题词,  相似文献   

17.
彭康 《世界文化》2011,(10):21-22
法国画家布拉克(1882-1963)生于巴黎郊外的阿让特伊。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以装饰画为业,擅长在玻璃上描绘有大理石或木材纹理、并且形象逼真的图形。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布拉克,从小就对绘画异常关注。  相似文献   

18.
《春》     
《春》[法]米勒米勒(1814-1875),法国著名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他于1848年定居法国巴比松村,从事耕作,长期接触乡村中他所熟悉的农民,许多重要作品都在此产生。如《拾穗者》、《播种》、《晚钟》、《牧羊女》和《扶锄的人》等等,描绘和歌颂...  相似文献   

19.
1837年3月中旬,莱蒙托夫因“大逆不道”的诗篇《诗人之死》被判处流放高加索,行将离开彼得堡。这一事件使对他宠爱备至的外祖母伊·阿·阿尔谢尼耶娃大为震惊。在莱蒙托夫启程前夕,她向教莱蒙托夫习画的画家扎鲍洛特斯基订了一幅外孙的画像。这幅肖像不久就画好了。然而,无论是这幅画像,还是他的其它画像,都不能把同时代人所记述的诗人心灵的火花,激情和忧郁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正>在《圣经·旧约》第十七章《撒母耳记》中,有个英俊的牧羊少年名叫大卫,他打败了入侵的巨人歌利亚。这个故事在欧洲流传了3000多年,大卫便成了一个集年轻、正义、勇敢于一身的杰出男人。文学艺术家们根据这个传说创作出了许多作品,其中以1504年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创作的雕塑《大卫》名气最大。到了17世纪初,另一位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在1610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也产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