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您:你看,我身上有你的影子,就是比你多个“心眼”。 你:您说到哪去了?什么“心眼”不“心眼”的,我们俩都是第二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2.
为爱低头     
我父亲的性格,胆小懦弱,毫无主见,却又固执且死要面子。他凡事都要靠我母亲做主,与村里人发生纠纷时,他最后一句话总是:等我老婆来了再跟你讲。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我曾经打心眼里瞧不起他。父亲在父辈们中算得上是半个知识分子,曾经差点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成,然而他的同学却都比他幸运,一个个都吃上了国家粮。父亲由于面子的缘故,很少与同学交往,在我的记忆中几乎就没有。只听他说过早年他有一个同学在我们乡当乡长,父亲每次碰到他,总是直呼其名。后来乡长通过其他人委婉地告诉父亲,在众人面前不要叫他的名字而应…  相似文献   

3.
名人读书经     
读书,历来是人类高尚的精神活动。悉心揣摩古今一些名人学者的读书经验,我们将获得有益的启迪。心眼专一宋代大儒朱熹强调读书要“心眼专一”。他说:“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这就告诉我们:读书必须聚  相似文献   

4.
我们喜欢与熟悉的朋友在一起聊天,但是当着陌生人说话有时候会紧张;我们在班级竞赛的时候,不那么紧张,但是参加市级的竞赛却觉得很紧张……生活中,一旦我们习惯的环境被改变,我们就会感觉到紧张、不安、焦虑. 心理学家把那个我们适应了的,很愿意待着的区域叫做“舒适区”,而当面临一个新的环境或者新的状态时,则需要我们突破“舒适区”. 生活镜头 小语是一位初三的女孩,她自诩是单纯而真诚的人,因此,她很讨厌和那些性格强势或者爱耍点小聪明的同学来往.一直以来,小语的朋友,也基本上是和她一样简单而“没心眼”的人. 去年暑假,小语参加了一个夏令营,那里没有熟悉的朋友,新结识的几个同学,都显得很精明,同时也很喜欢竞争,这一切,都让小语感到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5.
一个盛夏的傍晚,有一只狐狸在公园里散步,走着走着,他碰见了黄鼠狼。他慢悠悠地走过去,问黄鼠狼:“黄鼠狼大哥,你有多少个心眼呀?”黄鼠狼说:“我只有一颗心,当然只有一个心眼呗。”狐狸说:“哎哟哟,黄鼠狼大哥,你的心眼怎么这么少呀,我的心眼可比你多得多罗!”黄鼠狼问:“那你有多少个心眼呀?”狐狸自豪地说:“我有七十二个心眼!”“狐狸大哥,你的心眼可真多,你能教我怎样增多点心眼吗?”“当然可以啦,我收你做我的关门弟子吧。”狐狸和黄鼠狼边走边聊。不一会儿,狐狸不小心掉进了猎人设的陷阱里。狐狸大声喊道:“…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秋季开学之际,家住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沙井小区的黄宙同学高兴地来到历史名校南昌市第二中学就读,黄宙的爷爷高兴得合不拢嘴:"没有想到我们的孩子还能够到二中这样好的学校读书。二中建得好漂亮,校园环境很美,我是打心眼里高兴啊!"今年新学年开学,南昌二中有很多像黄宙同学一样来自于普通市民家庭的学生,跨进了这所历史名校,这得益于南昌市今年推出的一项教育新政:重新划分学区,就近免试入学。南昌市教育  相似文献   

7.
我的同学陈玫颖,性格非常活泼,微笑常常挂在脸上,走起路来,一条“马尾巴”总是一甩一甩的,就像一只穿梭在校园里的小鹿。她优点多,我打心眼里佩服她。首先要夸她的字。她可是我们班的小书法家呀!不管是语文、英语还是数学作业,每次她都能得到“大拇指”,让我们羡慕极了。我们班黑板下边的展览区里总有她的作业本。  相似文献   

8.
陶兴国 《班主任》2005,(4):41-41
"爸爸,我们的数学老师真好!"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一边吃饭一边得意地对我说."是吗?"儿子很少评价他们老师,这可是第一次."有什么特别的吗?"我故作吃惊地问."前排有三个同学坐一个位子,老师把讲桌挪了一半对刘文说,‘坐这儿吧'.你看,老师多好!"儿子十分敬佩地说."以往的老师没这么做吗?""当然没."儿子摇摇头.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我的儿子真有幸,能碰到这样一个好老师.  相似文献   

9.
友谊     
经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我明白了妈妈的一句话:"真正的友谊,不会因为一个小小误会或一次别扭而消失的。"我有一个通情达理、不使坏心眼的朋友叫俞倩莹。我们下课  相似文献   

10.
名人读书谈     
名人读书谈读书,历来是人类高尚的精神活动。悉心揣摩古今一些名人学者的读书经验,我们将获得有益的启迪。心眼专一宋代大儒学家朱熹强调读书要“心眼专一”。他说:“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这就告诉我们:读...  相似文献   

11.
猜猜他是谁     
观察一下同班的同学,确定其中一个,仿照例文写下来。写好之后读给同学听(不读名字),看看谁写的让同学一听,便能猜出是谁。“哎呀,哎呀,求求你,饶了我吧,饶了我吧”你听,他又在哭爹喊娘了。他很调皮,我不得不使出我的绝招———挠他的胳肢窝来制服他。他可是最怕我这招了,只要我一动手,他就大喊大叫,一副世界末日到来的模样。别看他个子不大,心眼却不少,这就是所谓的“人小鬼大难招架”吧。老师让我们自己读课文,他却不知在那儿悄悄地干什么。我捅捅他,他就学着我的样子拿起书,开始读课文。不过呀,我读一句,他就跟读一句;我怎样读,他就怎样读…  相似文献   

12.
前些日子媒体都在热炒电视剧《红楼梦》(1983年版)中扮演林黛玉的陈晓旭抛弃亿万家产剃度出家的新闻。陈晓旭曾说过,黛玉这个角色对她影响很深。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少女来说,扮演林黛玉真是幸运的事情吗?黛玉的脱俗、聪颖都是需要人去细品的,对于一个少女,最能体会的,也最容易学习到的,恐怕是黛玉的表面——刻薄、小家子气和小心眼。在来稿里,不少同学谈到自己那个爱哭的“林妹妹”同桌,几乎不约而同地都希望她能快乐一点,不要那么多愁善感,尤其是傅芳芳同学在来信中写道:“那么多健康鲜活的生命偏执地去沾染幽怨和哀伤,病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的确,在我们学生时代,理性地阅读,全面吸收文学经典的精髓,是很重要的。一味痴迷某一位文学人物形象而有意模仿,就背离了我们阅读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高考作文的要求里多了个“论据充实”。怎样才能做到“论据充实”呢?首要的是解决一个思想和情感的问题。平时,我们用双眼观察万事万物,用大脑思考世态人生,写成的文章应该是思想和情感的凝聚和升华,因此,每位考生要多一个“心眼”,带着思想和情感的“心眼”,用这第三只眼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第一,注重论据的多维性,增加思想表现的广度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高考作文的要求里多了个“论据充实”。怎样才能做到“论据充实”呢?首要的是解决一个思想和情感的问题。平时,我们用双眼观察万事万物,用大脑思考世态人生,写成的文章应该是思想和情感的凝聚和升华,因此,每位考生要多一个“心眼”,带着思想和情感的“心眼”,用这第三只眼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杨建瑛 《中国教师》2010,(Z1):303-303
<正>一、概况苏某,男,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身高约150厘米左右,身体发育正常。家庭和睦,父母都是个体经营户,一直在外地做生意,平时与爷爷同住,学习期间一直寄宿在一个退休老师家里。二、内容(一)德育方面:在学校里,他是一个很不受欢迎的人物,因为他很顽劣,心眼又小,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发生争执冲突,甚至还会动手打人。  相似文献   

16.
“要做好班主任,一定要做全班学生的贴心人。”这个道理我以前虽也知道,但感受最深,还是在当高二(4)班班主任这一年。高二(4)班是这个年级中学习基础较差、后进同学较多的一个班。刚接班时,不少教师为我担心,同学对我也不太信任,有些上进性较强的学生想转班,有些家长当着我的面说:“看来学校把这个班放弃了。”但学校领导给了我支持和力量,多次对我讲:“做四班的班主任困难是多的,但我们相信你能做好,因为你熟悉他们,热爱他们。”的确,我打心眼里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学生。我想,班级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人都有一颗  相似文献   

17.
青丝3000根     
妈妈说我满头“秀发”连一堆乱草不如,同学说我的“发型”有点郭富城模样,也就是“强盗般的”。对此,本人打心眼里不屑一顾。殊不知,藤野先生的风衣不扣,领结不打,鲁迅先生竟也把这些当着可爱的品德来怀念,歌颂,  相似文献   

18.
班长老邱     
老邱一天想任命他的好友为纪律监督员。同学:培植亲信,强烈的垄断欲望。老邱想任命一个与他关系不好的同学为纪律监督员。同学:笼络人心扩大势力范围。老邱想组织全班外出活动。同学:拿我们的钱供他享受,有贪污之嫌。老邱从不组织外出活动。同学:只知道学习,组织能力太差班会上只有老邱一个人讲。同学:从不征求我们的意见,剥夺我们的发言权。班会上老邱让每一个同学都提建议。同学:这人太没主见,什么事都靠我们拿主意。自习课很吵,老邱没管。同学:只顾自己做作业,对班级漠不关心。自习课老邱批评了聊闲天的同学。同学:纪律委员都没管,实质上…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今天老师发现了一个特别爱读书的孩子。中午休息时,多数同学在操场上活动、放松,而有一个同学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静地读书,真让我敬佩。这个同学就是我们班的小李。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学习他这种热爱读书的优秀品质。一个人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五五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俺陈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了重要批示,指出:“现在的社会主义确实是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比起孔夫子的‘经书’来,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倍。”十九年来,毛主席的光辉批示指引着我们跟孔老二斗,跟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斗,俺们贫下中农,一个心眼跟着毛主席干革命,一个心眼干社会主义,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佃户村,初步建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