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扎鲁特旗西部区域上处于大兴安岭隆起带的中缘,为大兴安岭火山活动带中部,组成区内的地层为上古生界二叠系蚀变安山岩和砂板岩,在断陷盆地内大量发育着侏罗系火山杂岩夹正常沉积岩地层。岩浆活动较为强烈,主要有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岩浆期后派生脉岩侵入活动及火山喷发活动。区内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文章根据区内各时代的地层展布、侵入岩的分布及特征、表露的构造形迹性质等总结了区内矿产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阐明:本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东西向马超营断裂北侧,北东向熊耳山隆断区与潭头盆地的交接部位;矿体产于含金构造蚀变带中;区内断裂发育、矿化明显,充分证明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远景乐观。  相似文献   

3.
嵩县前河金矿位于置属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外方山隆断区,赋矿围岩为焦园组二、三段地层,矿体定位受近东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近东西向展布的Ⅳ矿带在石家岭矿段山出露长度1400余m,宽10~30m,带内构造岩类型复杂,主要由碎裂岩、糜棱岩组成;Ⅱ矿带出露长度1000余m,宽2~5m,断裂带由碎裂岩、安山岩组成。  相似文献   

4.
黔北坳陷及周缘位于上扬子板块西南缘,具备良好的原始油气成藏地质条件,但后期经历了多期构造改造,油气保存条件受到严重破坏,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研究区内发育中-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娄山关群膏盐岩、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泥页岩以及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韩家店组泥页岩三套下组合区域性盖层,盖层分布稳定,封闭性良好;该区构造运动强烈,燕山-喜山运动造成区内区域性抬升剥蚀、断裂发育,是本区早期油气藏破坏的主导因素。整体而言,由北向南,油气保存条件逐渐变差,但黔北坳陷复向斜深层、川南盆缘区仍具备一定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5.
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本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外方山断隆区,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产丰富,找矿远景比较乐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指出:本区位于秦岭-大别山板缘带的北部,栾川-固始大断裂的南侧(潢川凹陷),本区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属于固始凹陷;矿体产于侏罗系上统金刚台组晶屑凝灰岩夹英安岩地层中;区内断裂发育、热液活动和围岩蚀变强烈、地球化学异常明显,充分证明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远景乐观。  相似文献   

7.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最新的研究方法,对青海省北巴颜喀拉山地区遥感影像特征及遥感地质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区内地表风化作用较强,地表多为薄层的第四系覆盖,地质单元的遥感标志不太明显。工作区总体上呈北西向展布的地质景观,构造线方向与山脉发育方向基本一致,被后期北东向张性断裂切错。区内以出露地层单元主要为巴彦喀拉山地层分区的第四系冲洪积物、风积沙;新近系砂砾岩、泥岩;三叠纪上统清水河组、中统甘德组、下统昌麻河组。  相似文献   

8.
栗子沟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的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中,区内金、银成矿条件优越。矿区内矿化类型主要为金矿和银矿,二者均赋存构造破碎带中,呈大致平行相间产出。在野外观察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室内分析,初步总结了栗子沟金(银)矿床的矿化富集规律,并依据现有找矿成果,对区内找矿潜力进行了评价,划分出3个成矿预测区,为进一步地质找矿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义马煤田位于崤熊构造区崤熊断隆区内,区内以NEE和NNE向的正断裂为主,并伴有宽缓的小褶曲;上述两组构造形成该煤田的主要构造骨架,本文简述了义马煤田的主要构造,并就区内构造对煤系地层和煤层的展布形态、分布范围和埋深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浅析。为义马煤田采掘及进一步的勘查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地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成因的分析,阐述了本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东西向马超营断裂北侧;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岩地层中;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构造发育,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阐述了该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南缘、华熊台缘凹陷、崤山-鲁山拱褶断束的中部;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太古宇太华岩群和中元古界熊耳群,太华岩群是区域性金的一个重要成矿单元,该区应具备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和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信息》2013,(15):29-3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三叠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Hydrocarbon source evaluation and oil source contrast of thetriassic system in southwest margin,Ordos basin应用有机岩石学和分子地球化学的手段和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暗色泥岩和长8油层组原油,进行地球化学精细定量分析,研究了长7段暗色泥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评价了西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烃源岩生烃潜力,并对长8油层组原油展开精细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暗色泥  相似文献   

13.
泉子山处在得尔布干Pb、Zn、Cu、Ag、Au多金属成矿带上,受得尔布干断裂控制。在本区内有区域上典型矿床有三河铅锌矿和二道河子铅锌矿等。地层主要是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为本区的成矿矿源层。区内花岗岩等脉岩为本区的矿源岩。区内发现Au、Ag、Cu、Pb、Zn、Mo等元素组合组合,多具有中、内带,且异常面积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应用相似对比原理,通过对研究区内得尔布干Pb、Zn、Cu、Ag、Au多金属成矿带的典型矿床三河铅锌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该区是寻找铅、锌、钼、金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4.
周明文 《内江科技》2010,31(6):119-119
区内矿化体的地质特征,可划分为矽卡岩型、石英脉型、云英岩型和构造蚀变岩型四种成因类型。前者顺层产于燕山三期二云母花岗岩与天子岭组钙质、含钙质岩层接触带之矽卡岩、矽卡岩化岩中,后三者呈脉状沿花岗岩及其围岩中的裂隙产出。  相似文献   

15.
依据油气成藏理论,只有生、储、盖、运、圈、保各成藏要素在时间、空间上有效配合,油气才能成藏并保存下来。宋站南地区油气成藏受源岩分布的影响源岩区内与非源岩区内油气具有不同的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通过分析该区不同时期的构造特征、断裂演化特征、沉积特征、储油气岩性物性特征、油藏类型及圈闭特征,对该区源岩大量生排烃时期开启的源断裂、砂体与断裂的匹配关系以及能否形成有利的圈闭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宋站南地区中浅层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阐述了本区位于藏北赤布张错大断裂相连的断裂带上;矿体产于中生代三叠系上统土门格拉组一段灰岩地层中;区内断裂发育、矿化明显,充分证明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远景乐观.  相似文献   

17.
勘探表明哈山地区油气均来自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由于构造改造强烈,地层展布、沉积环境等方面研究相对薄弱,区内风城组沉积环境研究一直受到制约,区内风城组生烃潜力不明,严重制约了该区下步勘探,亟需开展风城组环境研究,为沉积体系研究及烃源岩潜力评价奠定基础。本文研究在沉积构造、古盐度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沉积相研究,明确了风城组沉积时期处于伸展裂陷盆地阶段,具备咸化湖的沉积背景,风城组处于原始湖盆沉积中心,发育半深湖相泥岩、云质泥岩等优质源岩,极大的提高了该区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滑坡在两个典型区域内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选择2个地震滑坡重灾区域(A/B),基于空间分析方法,对地震滑坡分布与地层岩性、坡度、高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以及发震断裂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A内滑坡最易发岩组为石墨片岩、石英岩岩组,研究区B内滑坡最易发岩组为粉砂岩、砂岩、硅质岩岩组;2研究区内滑坡易发程度均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升高,A区的滑坡发生优势坡度为44°,B区为38°;滑坡发育与高程均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滑坡分布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但是与距离发震断裂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且上盘滑坡发育程度明显高于下盘.  相似文献   

19.
在北部恰尔隆河谷及其以北大面积出露二叠纪浊积岩,具有较典型的重力流沉积构造,其岩石组成为大套深色浊流复理石碎屑岩。本文通过野外数据的采集以及室内岩矿标本薄片的测试,从而求出各个标本薄片相对应的粒度参数,通过分析确定恰尔隆一带二叠纪浊积岩沉积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哈日楚鲁石墨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狼山-白云鄂博台缘坳陷带白云鄂博褶断束。区内岩浆活动剧烈频繁,赋矿地层主要为白云鄂博群尖山岩组,研究其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矿石地质特征对同区域,同类型或同成因的矿床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