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界定了“徽式探索”的内涵是档案工作创新,外延是档案工作创新的各种形式,包括思维创新、理论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等。并对《徽式探索的学术意义——社会转型期档案资源整合问题研究》一文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徽式探索”的法律局限性问题,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议,清醒认识法律局限对“徽式探索”的影响,对档案法律法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转型期社会档案信息利用需求的分析,对国家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着重评价了《徽式探索的学术意义——社会转型期档案整合问题研究》一文对学术研究和档案工作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徽式探索"的法律局限性问题,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议,清醒认识法律局限对"徽式探索"的影响,对档案法律法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探索机制创新推进优质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档案》2003,(2):28-29
近年来,湖北鄂州市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机制创新,勇于实践,形成了“四个面向,六个创新”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服务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发展,赢得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坚持四个面向把握探索导向档案是档案部门为社会服务的最主要的物质资源,社会需要就是档案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近几年来,鄂州市档案局在“依法治档、科教兴档”的指引下,明确提出了“创新活档、服务立档”的具体工作方针,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发展档案事业的新思路,坚持用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武装全市档案工作者的头脑。面向经济,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数智化是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的时代背景、驱动力量、实施路径与重要内容。融合档案信息化、全球治理与面向未来的视角,结合国家最新政策要求与浙江先行探索,从新形势新挑战、新定位新要求、新领域新探索、新成效新任务、新经验新理论五方面探讨以数智化驱动引领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与关键举措。我国档案事业发展面临着新兴技术与数据驱动、更不确定与竞争更激烈的全球趋势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以数智化加速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档案工作的功能定位应从作为合规机制的“保护型治理”向作为赋能机制的“机会型治理”升级;档案实践创新应“档案数据化服务”与“数据档案化治理”齐头并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从“技术运用”“规范建设”向“数字赋能”“系统重塑”迈进;对全球档案治理的贡献应从各地自主创新的“中国探索”向整体性系统化的“中国方案”和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理论”升级。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六大也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根据这些指示精神,近两年来,荆门市档案局牢记执政兴档第一要务,努力培养档案服务创新意识,大力营造档案服务创新氛围,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机制,使档案服务档次明显提升,档案事业快速发展,受到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好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档案事业快速发展,出现了蒸蒸日上的极好势头,并在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中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围绕“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但在开展档案服务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部门和单位在强化创新的同时,忽视档案基础工作,导致档案资料归档不全、归档内容单一、保管片面追求现代化等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开放交流合作、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及开放创新生态建设,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科研档案是国家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重要信息支撑,其开放共享对推进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完善重大科技攻关、重大产品研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利用服务机制,助力经济科技发展”,强化了科研档案的共享,赋予了科研档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昭通市档案部门对开展服务机制创新极为重视,把它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思考,在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明确把服务机制创新工作列为重点,要求各级档案部门抓紧抓好,切实抓出成效;局馆制定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做到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昭通市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工作的初步计划,并逐步实施,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建成“红头文件超市”,贴心服…  相似文献   

11.
档案服务具有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社会性等特点。档案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增强档案服务力,可以采取“沉下去”“预约式”“在线式”等方式应对档案服务中存在的间接性、被动性、互动性差等局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湖北省各级档案部门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服务工作,积极拓展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各地创造性地开展的现行文件中心建设、农村新领域档案工作、移民档案工作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档案服务机制创新举措,积极为经济建设中心、为各部门工作、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省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提高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本期特辟“档案服务机制创新笔谈”专栏,约请有关专家、领导就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工作谈谈自己的思考、做法和体会,使大家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进一步统一对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从整体上推进全省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13.
桥口区档案局以创新档案服务机制为突破口,大胆提出:“让档案工作走上前台”的口号,深入探索民营经济档案建设与管理,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宏观战略对其服务对象、方向、方式的不同要求,文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档案资源服务发展进程划分为探索时期、过渡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强化发展时期、创新发展时期。综合分析各个时期档案资源服务的特征,揭示出服务方向由“内”而“外”拓展、服务对象由“点”及“面”辐射、服务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的档案资源服务理念转型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索未来档案资源服务发展方向,以提升档案资源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档案与建设》2004,(1):13-15
2003年,全省各级档案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突出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创新主线,大力加强档案法制化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资源建设和国家综合档案馆文化标志建设,档案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档案法规的落实以及医院自身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程的需要,医院档案工作在医院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医院对档案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创新更是档案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档案事业充满生机活力的源泉。在新时期,档案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医院档案服务,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档案服务工作的生命力,档案服务工作要紧扣时代脉搏,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必须增强服务创新的紧迫感,加快档案工作创新的步伐,与时俱进。在新的世纪里,只有创新服务机制,才能保持档案服务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文化遗产档案主要是民间档案或“泛化”档案,在“国家档案观”的惯性使然下受到忽视。我们应转换思路,以“泛化”视野包容文化遗产“泛”档案,以“泛化”收集、“泛化”鉴定和“泛化”管理应对文化遗产档案的民间性、多元性、过程性,实现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15日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同志专门就安微省改革国家档案管理利用模式的做法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指出:“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档案服务机制,是推动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重要举措。安徽省档案部门认真探索建立国家档案管理利用新模式的做法值得肯定。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这一成功的经验。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档案工作全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整合并合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进一步发挥档案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的“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发生在安徽,是档案工作者的一次改革创新。安徽档案部门坚持档案工作全面融入、主动服务第一要务原则,以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信息化建设、现代新型档案馆建设和国家档案资源建设为重点,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全省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创新之前与创新以后档案工作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深刻感到:面对困境,档案工作唯有创新才能破局,才能紧随国家和社会前进的脚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