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彷徨》中,写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主要有14篇。在这14篇中,鲁迅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知识分子中封建体制的捍卫者、抛弃者和反抗者形象。捍卫封建体制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被封建体制抛弃的《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封建体制的反抗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的吕纬甫等。本文就其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了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彷徨>中,写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主要有14篇.在这14篇中,鲁迅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知识分子中封建体制的捍卫者、抛弃者和反抗者形象.捍卫封建体制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被封建体制抛弃的<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封建体制的反抗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的吕纬甫等.本文就其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了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婧  刘洪全 《考试周刊》2007,(12):43-44
乔治.奥威尔一被认为是反帝国主义者,一又被认为是反苏反共主义者。他所经历的人生充满着矛盾。圣徒使人钦佩,而先知令人敬畏。奥威尔清醒地看到了社会现状,通过逻辑推理把可能存在的未来呈现在广大民众面前。  相似文献   

4.
《文学教育(上)》2009,(10):160-160
日本新潮社近日宣布,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新作将于今年初夏上市,书名定为《1084》。然而出版社方面并未透露更多詹息,反倒是村上春树本人在国外对这一新作说了不少。村上春树在西班牙证实,他欲以此书向奥威尔致敬。不同的是,“奥威尔写《1984》是预言未来,而我的小说正相反,我回溯过去,但仍然在讲未来。”村上说。此书非常有可能涉及“二战”时日本的野蛮侵略与可悲战败,或许比以往更多地涉及政治,  相似文献   

5.
对奥威尔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他的两部政治讽喻小说《一九八四》、《动物农场》上,而对这两部政治寓言式的传世小说的过渡性作品《上来透口气》却关注甚少。奥威尔在这部小说中熟练的运用了象征手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通过鱼和炸弹这两个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的对立形象,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两个时期英国社会在性质上的显著差别和剧烈变化,也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国的混乱局势和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6.
鲁迅小说《孤独者》塑造了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觉醒者形象。他激进、孤独、坚韧地与社会抗争,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小说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控诉了反动势力的猖狂,也表现了作者对反抗者的同情。  相似文献   

7.
再论乔治·奥威尔和他的《动物农场》与《1984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威尔一生企盼被压迫人民尤其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他的《动物农场》和《1984年》,揭露了斯大林及其领导下的苏联社会的阴暗一面,抨击了现实世界中的极权主义的罪恶行径,并对未来社会的极权主义危险提出了警告。但是,由于作家忽视了极权主义统治下的健康力量,其小说的警世意义受到了削弱。  相似文献   

8.
乔治·奥威尔是英国著名的政治讽刺小说家,他以反对极权主义和追求自由著称,其代表作《1984》和《动物农场》是两部享誉国际的反乌托邦小说。奥威尔对中国90年代自由主义作家王小波有重大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理性和自由的追求及其文本中对于想象和黑色幽默的运用等方面。但二者的艺术追求也存在很大差异,王小波发展了奥威尔的反面乌托邦写作模式,并追求诗意浪漫和繁复多变的小说艺术形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一个"上层中产阶级偏下"(即没有钱的中产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乔治.奥威尔,由于看清了殖民主义的丑恶和社会不公,很快转向了对共产主义的同情和支持。然而在西班牙内战中的奥威尔又敏锐地洞察到了自己阵营中存在的恐怖而极权的统治,从此心灰意冷,写下了他人生中最后一部小说《1984》。在这部享誉全球的小说中,我们除了看到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描绘的一个极权主义达到顶峰的可怕社会之外,更重要的是使人们从中见证了亲情与爱情的力量怎样从极权的阴影中坚强地破土而生,昭示着不可磨灭的人本主义关怀。从上述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试图揭示出人性与希望这一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二十世纪上半期英国最有思想和个性的作家,奥威尔一向被认为是"反极权"与"反乌托邦"的斗士,这在他最重要的两部小说《动物农场》与《一九八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奥威尔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怀着无比沉重和悲悯的情怀直面社会的苦难和极权的压迫,以极大的勇气用身体力行的方式体验着下层民众的贫困与失落,对人类的困境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与同情,充分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尊严,难怪英国20世纪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评论家V.S普  相似文献   

11.
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通过对英社党语言改革的描写,表现了语言的强大力量。小说展现了不同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冲突。主人公温斯顿在对语言的思索和运用中维持自我意识,他的反叛意识从思维逐渐走进语言,再从语言走进行动,他的抗争展现了语言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乔治·奥威尔在上个世纪的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他本人以及他的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西方世界家喻户晓。但他却患有严重的"厌女症",这从他的首部小说《缅甸岁月》中一系列扭曲化的女性人物形象中可以得到佐证。奥威尔的"厌女症"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本文将进一步探究导致他后天患上"厌女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与美化未来的乌托邦文学相反 ,反面乌托邦文学所描述的未来是把现实社会的黑暗面夸大到最坏程度 ,以讽刺社会现实。奥威尔的《1984年》是反面乌托邦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揭露和批判了个人独裁 ,并警告人们提防其危险性。研究它 ,对于我们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和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扬的双重身份,使他在评价赵树理小说时既能高屋建瓴地看到它的价值,又深谙艺是“党”的艺而有所规避。在《论赵树理的创作》中,周扬既确定了赵树理在解放区艺界“方向”性作家的地位,又有意识地对赵树理小说中的不和谐音进行了消解,赵树理的作品在大量普及时,赵树理追求的价值被逐渐置换,赵树理的真实面目逐渐远离了读。  相似文献   

15.
与美化未来的乌托邦文学相反,反面乌托邦文学所描述的未来是把现实社会的黑暗面夸大到最坏程度,以讽刺社会现实。奥威尔的《1984年》是反面乌托邦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揭露和批判了个人独裁,并警告人们提防其危险性。研究它,对于我们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和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对世俗湘西的现实观察形成了他的“失乐园小说”,其中为我们展示了“落伍者”、“懵懂者”、“反抗者”、“挣扎者”、“坚守者”、“腐败者”等几类不同的人生形态,表现的是湘西的复杂性,并形成了其独特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7.
宋江,作为《水浒传》中的领军人物,是阅读和研究这部小说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物。历史上的宋江和小说中的形象很不相同。在张政娘先生的《宋江考》中,他是“与之盗名而不辞,躬履盗迹而无讳”的坚决反抗者,是“勇悍狂侠”、为了反抗封建压迫作殊死斗争的英雄。那宋江是如何从这样的英雄,成为小说中武不及鲁智深、武松、李逵,文不如吴用的“平庸领袖”的呢?  相似文献   

18.
深陷双重身份的库切将不同形式的他者化蕴藏在小说《耻》中。通过对种族、阶级以及性别制度他者状况变化的描述,揭露了昔日的中心正在他者化并走向极端化的趋势,进而表达作者对新的他者化极端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小说形式的创新性和小说主题的深刻性两方面着力论析奥威尔早期小说《牧师的女儿》。重估其文学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在寄宿学校度过的六年童年时光是奥威尔一生中最不愿提及的回忆。这段经历让他对人生产生了极深的挫败感,也让他形成了错误的女性认知,并影响了他的人格塑造。尽管这段经历灰暗惨淡,却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奥威尔,并通过《1984》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