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编辑的点子     
编辑工作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作为新闻编辑,不仅仅是在原稿上删删改改,更重要的是要有编辑意图,有编辑的点子。没有点子的编辑不是一名称职的编辑。 编辑的点子要新,要有创意。一条新闻线索、一篇新闻稿件或一封读者来信到手后,编辑要反复阅读,反复掂量,想得更远一点,看得更宽一点,联想更广一些,要想到原稿中重要新闻价值的内容。一篇稿件刊出后,不只是告诉读者一件事情的解决或一个问题的存在,而是进一步启发读者由此及彼地联想,  相似文献   

2.
如何办好地市县报?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总编辑、副总编辑要善于抓“点子”.所谓“点子”,就是“主意”、“办法”。总编辑抓“点子”。就是要为办好报纸出主意、想办法,使报纸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指导下日日新,月月异,办出各的地方特色,这是总编辑的职责。“将在谋,而不在勇”。作为编辑部  相似文献   

3.
当人们跨入21世纪迎来崭新的信息时代时,电视新闻的连续挑战以及横空出世的网络媒体的强劲冲击,在时效上和空间上对报纸新闻构成的竞争更加激烈。报纸这张“新闻纸”要发挥快速传递、解读信息的作用,让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站”起来,发挥其“一图胜千言”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如何让新闻图片在版面上“站”起来,除了总编辑出好点子、起好关键作用,摄影记者提高素质、拍出好图片外,处在报纸的“总装车间”、选用图片的第一道关口的版面编辑,对作品的新闻价值的把握和对新闻图片所包含的形象价值的解读水平至关重要。报纸编辑在选择使用新闻图片时,必须树立“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强烈的典型瞬间意识”、“鲜明的画面美感意识”,才能慧眼识珠,将主题鲜明、构图新颖、有强烈震撼力的佳作编排在版面的显著位置上,让广大读者打开报纸就能被它富有穿透力的组合所吸引。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新闻摄影是通过照相机镜头对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现场选择纪实,来达到发布新闻传递信息的目的。新闻摄影的这一特征,决定了版面编辑在选编新闻图片时首先必须具备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只有这样,编辑才能从大量的来稿图片中,及时、准确、大方地选编那些包含了大量信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编辑的点子     
报纸要创新,要有竞争力,就必须有高人一筹的点子。编辑的头脑里点子新、点子巧,报道才能出奇制胜,版面才能一新耳目,甚至在读者群中引起轰动效应。什么是点子,点子是智慧的火花,是“灵感”(inspiration)。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点子就是长期积累,偶一得之的好主意。记得50年代,新华日报有个好传统,编辑记者每天早晨上班:一看、二议、三  相似文献   

5.
编辑的点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要创新,要有竞争力,就必须有高人一筹的点子。编辑的头脑里点子新、点子巧,报道才能出奇制胜,版面才能一新耳目,甚至在读者群中引起轰动效应。什么是点子,点子是智慧的火花,是“灵感”(inspiration)。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点子就是长期积累,偶一得之的好主意。记得50年代,新华日报有个好传统,编辑记者每天早晨上班:一看、二议、三出点子。一日之计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报业的发展,报纸的副刊也不断发生变化,一张报纸办得好坏,副刊是否出色,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而报纸副刊是否出色,又与副刊编辑的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有关。下面笔者从现代副刊的角色来谈谈副刊编辑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谈编辑的素质汪海燕一张好报纸、一篇好文章的出现,人们所赞不绝口的总是作者的才华,记者的出色。有多少人知道是谁编辑的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些报纸的制作过程中流下了多少编辑的汗水,融进了多少编辑的智慧?编辑的工作是为作者、读者服务的...  相似文献   

8.
正"苟日新,日日新。"新闻事业是创新的事业,其生命力就在于"新"。故此,在全球一体化、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纸媒副刊更需常办常新。副刊编辑应该向"点子"要题目,要办法,要质量,要水平,要特色。其实,"点子"策划在新闻工作中比比皆是,只要稍微留心,你就会发现有报纸或展示创新版面,或设立新栏目,或开展征文活动,其中,无不体现着编采人员自觉而有意识的创造性劳动。  相似文献   

9.
如何办好地市县报?是一门学问,需要作多方面的努力。笔者认为,其中有一条值得注意,就是地市县报总编辑要学会抓“点子”。所谓“点子”,就是“主意”、“办法”。总编辑要不断拿出新的主意和办法来办好报纸。总编辑是编辑部的总指挥,报纸工作的总设计师。“将在谋,而不在于勇。”谋者,就是出主  相似文献   

10.
报纸编辑部的基本任务,一言以蔽之,是编报,编辑出一张高质量的、有特色的、符合报社根本利益的报纸来。为保证如上基本任务的胜利完成,每一张报纸都需要有一个编辑方针,作为编辑报纸工作实践的指导和约束,这就是编辑方针产生的原因和它的重要作用、意义所在。何谓“编辑方针”?编辑方针是编辑工作的政策、法令和准则,是指导编辑工作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报纸编辑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凭个人的志趣、爱好,随心所欲地处理事务。他在选择每一条新闻、修改每一篇稿件、制作每一个标题、组织每一个版面的时候,都要受编辑方针的指挥和约束,要遵照编  相似文献   

11.
特纳·卡特利奇是一个成功的美国记者,出色的编辑。他曾为《纽约时报》这家著名报纸工作四十年,从普通记者干到副社长,曾经有过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他的记者生涯中,也有过种种失误。下面是他犯过的几次错误:  相似文献   

12.
一编辑价值包含两层意思:第一,社会如何判断编辑的价值;第二,编辑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前几年有不少人呼吁提高编辑的社会地位,为编辑得不到社会的重视而鸣不平。这实际上是编辑价值问题。随着编辑学、出版学研究的开展,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编辑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是精神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编辑有了职  相似文献   

13.
想点子是编辑的魅力所在,一个称职的编辑,往往能够吸引一批记者和通讯员在自己周周。他们的吸引力来自哪里?我在观察中发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编辑脑袋中装有不少好、新、准、绝的“点子”,对记者、通讯员谈的情况,哪些值得一写,哪些需要补充,哪些要变换角度,他们都能说到“点子”上,叫记者、通讯员心服口服,愿意与他们交朋友,搭档配合。那么,是不是说编辑的水平就比记者高呢?记者和编辑只是分工不同,不存在谁水平高,谁水平低的问题。但是,作为编辑,正因为处于承上启下,内外结合的位置,相对地说,他对编辑部的编辑意图了解得多一些,对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取向明确一些;相反,记者、通讯员在基层的时间多,对实际了解得多,掌握的新闻线索也比较多。二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果二者能够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就能相得益  相似文献   

14.
我专搞和兼做新闻工作已三十余年了,经常与做编辑工作的同志打交道,我感到一张报纸的优劣和编辑的精选精编精心设计有直接关系。他是一张报纸的设计师,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天天伏案精心编稿,勤勤恳恳地“为他人做嫁衣裳”。编辑的责任心,紧迫感和使命感强,编辑不仅一篇一篇地单独编发稿件,而且从记者通讯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事新闻工作已近20个年头,而专门干编辑工作的时间恰巧是我新闻龄的一半。10年的编辑生涯使我获益匪浅,感触颇多。但体会最深的就是:编辑工作过程就是新闻策划过程,策划是报纸编辑的看家本领。所谓报纸的新闻策划,是指按照一定目标对报纸系统地进行整体设计的一种实践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指整体策划、组稿策划和版面策划。报纸栏目的设置及版面质量的优化有赖于编辑的策划水平。作为一个报纸编辑,从他接到一个版  相似文献   

16.
一颗新星的轨迹──记天津日报编委张建星樊国安张建星。现为《天津日报》编委、《北方市场导报》常务副总编辑。天津新闻界公认的“鬼才”:以点子多、文笔精而获此雅号。1994年年底,对于年仅36岁的张建星来说,是事业步入辉煌的一年,他以省级报纸中唯一的记者,...  相似文献   

17.
喻红 《新闻世界》2011,(6):28-29
新闻漫画是新闻报道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它以独特的漫画形式服务于新闻内容,作用于报纸的编辑方针,编辑思想。要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看待新闻漫画,来对待新闻漫画的新闻价值。新闻漫画不是直接的新闻表述,它的新闻价值不但有新闻的共性,还应有其在报纸版面上体现出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报小报之别,不在开本,而在品质.品质之于媒体,犹如品德之于人类.由此我以为,大报风范的核心价值在于报纸品质,报纸品质的核心价值在于公信力.体现大报风范,是职业约束,也是社会要求. 一、出以公心最重要.写一件新闻,动机当然是它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但是越来越多的报纸和记者却以经营压力为借口,将利益——包括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凌驾于新闻价值之上,或肆意吹捧,或恶意批评,显失客观,丢弃公信.  相似文献   

19.
报纸编辑工作一向被认为是报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审美角度来看,将报纸编辑工作视为新闻审美与创美活动的重要方面来研究,至今还未引起从业者足够的重视。为倡导建立报纸编辑美学,促进依据美学原理进行报纸编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本文试从以下几点作一些探讨。 一、报纸编辑美学的研究动因 何为报纸编辑美学?笔者认为,报纸编辑美学是从审美角度把握报纸编辑的整体活动美,以构成报纸编辑主体与客体(包括读者、作者及其他相关者)之间的审美关系和谐一致。报纸编辑美学由长期的报纸编辑实践及读者的检验应运而生,具有客观规律性。 1、报纸编辑工作本身创造了编辑美。报纸所刊内容是人类现实的反映,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真善美。从新闻实践来看,作者的审美角度是用事实的真与善来判断对象是否有采写价值。而从读者方面讲,则不仅要求真与善的信息,还希望作品生动活泼,读报时有一种和谐自然的审美愉悦。这二者统一于报纸编辑的审美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编辑价值取向问题,实际上是指编辑价值观的实践问题。期刊编辑的价值取向就是编辑主体在按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论文客体进行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并实现其价值选择和价值定向。由于期刊是反映对自然界和现实社会科研成果的学术性刊物,是智力开发、知识物化的工具,而编辑又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具有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作用,负有重大的社会历史责任,所以编辑价值应该也只能是通过他对社会提供的精神产品而得到体现。期刊编辑的价值取向,由于编辑和期刊本身的性质、层次、范围和角度不尽相同,其价值取向的侧重点也不完全一样。这里仅就几个主要的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