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贵刊 2 0 0 2年第 4期刊发了《数学概念课教学宜分三个阶段进行》 .该文的第一句话指出 ,决定数学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基础因素和贯穿始终的因素就是 :概念要明确 .在数学教学中 ,人们常说的概念“明确”与“不明确” ,主要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对概念的内涵“明确”与“不明确” ;二是指对概念的外延“明确”与“不明确” .我们知道 ,不管是从内涵角度弄清本质属性 ,还是从外延方面弄清包括范围 ,都能达到明确概念的目的 .许多教师习惯于从揭示概念的内涵方面来明确数学概念的目的 ,而对从外延方面来明确概念的“力度”则不够 .本文向…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贵刊2002年第4期刊发了<数学概念课教学宜分三个阶段进行>.该文的第一句话指出,决定数学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基础因素和贯穿始终的因素就是:概念要明确.在数学教学中,人们常说的概念"明确"与"不明确",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概念的内涵"明确"与"不明确";二是指对概念的外延"明确"与"不明确".我们知道,不管是从内涵角度弄清本质属性,还是从外延方面弄清包括范围,都能达到明确概念的目的.许多教师习惯于从揭示概念的内涵方面来明确数学概念的目的,而对从外延方面来明确概念的"力度"则不够.本文向大家介绍几种从外延方面来获取数学概念的逻辑方法.  相似文献   

3.
模糊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查德教授提出来的,有人翻译为“勿晰”,不分明,边界不清的意思。从这个意义说,模糊概念也就是或指一个概念的外延是不明确的,没有确切的范围的意思;或指一个概念的内涵不清楚,有混淆的意思。因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互相制约的,概念的内涵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外延也跟着确定下来了,反之亦然从这来看,模糊概念也就是指那些或者是内涵不确定的概念;或者是外延不确定的概  相似文献   

4.
高朝霞 《考试周刊》2012,(64):140-141
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化学知识的“骨架”。只有理解和掌握了化学概念,才能牢固地、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探究问题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化学概念教学一直是化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对中学化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重视化学概念及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该如何实施化学概念教学呢?一、弄清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本质,而概念的外延则是指概念的适用对象、条件、范围等。例如,同位素的内涵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它的外延是指同一类原子。再如。电解质的内涵是指自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它的外延则是指化合物及电离的条件——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在弄清概念的内涵外延的基础上,还要特别注意防止“概念只是负迁移”。由于学生没有把概念使用的条件、使用范围,以及与已有知识间的关系和区别搞清楚,在应用概念时常常出现错误。如:学生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这些概念后,由于分辨不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极易造成“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的错误概念。因为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溶质了,而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要有效防止这一概念性错误.在复习时就应把问题具体化,巧妙地设计有针对性的思考题,既让学生捕捉概念的模糊点,又搞清概念的本质及概念之间的联系,为防止化学概念的负迁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抓关键字、词的分析理解能力很重要。只有通过对关键字词进行一番认真的“咬”、“嚼”之后,才能弄清题意,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的作文中,常常出现一些逻辑病句。对此,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逻辑知识,指出其错误的原因,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一) 概念不明确一篇作文,首先要用准确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语言中的句子是由词或词组(短语)构成的。而每个词或词组都有确切的含义,这个含义就是人们常说的概念。概念分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即这个事物特有的、别的事物没有的东西;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那一类事物,即反映的事物的范围。所谓概念明确,就是要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弄清楚。一、概念内涵不清。  相似文献   

7.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的抽象,它来自于客观现实,高于客观现实。要形成正确科学的概念,就要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现象、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如花的内涵是“被子植物有性繁殖器官”。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科学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体对象。如桃花、菊花、杏花等都是花这一概念的外延。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科学概念的内涵,了解科学概念的外延,从而正确掌握概念。  相似文献   

8.
中师化学须强化概念教学酒泉师范学校翟文杰一、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化学概念的内涵是指所研究对象的特有属性、本质特征。定义就是以简练准确的文字对概念内涵的科学揭示。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就要弄清概念的定义,定义中的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并有...  相似文献   

9.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通常说的概念的含义是指概念的内涵,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属性。概念的适用范围指概念的外延,它说明概念反映的是哪些对象,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混淆。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准确地使用概念。所谓概念明确,就是要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有什么本质属性,明确概念所指的是哪些对象。教师讲授一个新的概念时,通常是先举一些实例,通过分析归纳其本质属性,然后给出定义。为了明确外延,通常再给出一些例子,由学生独立作出判断,看其是否具有所述属性,确定该例是否为所论述的对象。如果所选的例题恰当,分析、推理过程合乎逻辑、抓住本质,而且得出的结论明确、简炼,所确定  相似文献   

10.
概念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本质的、一般的和共同特征的概括,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确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的对象范围。我认为要讲清一个概念,必须注意下列几点:1.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外延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譬如,讲授化学平衡概念,其定义内涵包括:“一定条件、可逆反应、V_正=V_逆、反应混和物各组分百分含量不变”。这些不可缺一,否则,定义就不成立。定义的外延则包括:“一切可逆的化学反应”。又如:固体物质的  相似文献   

11.
李玉苹 《湖南教育》2000,(15):48-48
所谓概念的过度延伸 ,是指将概念的内涵减少到超过某种限制 ,因而将外延从一个小范围扩大或延伸到一个大范围 ;或者是将概念的外延限制到某个小范围里 ,相应地增加了概念的内涵。例如 ,学生在书上、黑板上见到的直角三角形大都如图1 -A ,直角都画在下方 ,以致于许多学生见到图1 -B时 ,不认为它也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是直角不在下方。由此可见 ,学生在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时 ,把“有一个直角在下方”也当成了它的一个内涵 ,因而限制了直角三角形的外延 ,即产生了概念的过度延伸。数学概念的过度延伸是学生认知不完善的一种表现。怎样防止…  相似文献   

12.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有“概念”、“内涵和外延”、“定义和分类”等内容。我觉得“内涵和外延”是这篇逻辑知识短文的教学重点。因为每一个概念都具有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的特征,通常所说的“概念要明确”,就是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明确;而“定义和分类”是揭示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两种逻辑方法,与“内涵和外延”有直接关系,“内涵和外延”懂了,“定义和分类”也好理解了。基于上述认识,现将本人关于“内涵和外延”的教学设计略陈如下:  相似文献   

13.
化学概念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概念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搞好化学概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搞好化学概念教学,应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一、弄清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本质,而概念的外延则是指概念的适用对象、条件、范围等。例如,同位素的内...  相似文献   

14.
所谓类概念,是指抽取一类事物、—类行为的共同特征组合生成的概念,它具有“类”的聚合意义,而不是代表着单个事物、单个行为的概念。在类概念中,又可以分离出一层层具有不同涵盖力的类概念。比如“玩具”属于类概念,具体的“积木”则只是单个事物的概念。在家庭生活中,玩具是儿童用品的一个分类,而儿童用品又是家庭用品中的—个分类。如此,类有大小,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随之不同。类越大,可用于描述的内涵越简单,而其外延越丰富;反之,类越小,其内涵越丰富,而外延则越小。语言的这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数学方法论指导下的数学概念教学应该做到: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揭示概念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学研究》1993年第4期上刊登的《小学数学与形式逻辑》一文,读后受益匪浅。但文中在谈到“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时的举例有待商榷。文中说:“如‘倍数’在整除中和一般除数中有着不同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倍数’这一概念有着两方面的内涵:在整除中,指的是被除数,它只能是一个整数;在一般除法中,指的是商数,它可以是整数或小数。”在这里作者混淆了“倍数”与“倍”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怎样有效地提高化学概念教学的效果 ,是摆在每个化学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根据化学概念的特点 ,利用概念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探讨优化概念教学的对策。一、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内涵是指概念的本质属性 ,而概念的外延则是指概念的适用对象、范围等。例如 ,同位素概念的内涵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它的外延是指同一类原子 ,但又是不同原子。为了能够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 ,教学时应善于剖析概念 ,抓住关键词 ,深刻理解其含义。如催化剂概念中的“改变”两字 ,其内涵有“加快和减慢”两层意思 ,若不抓住关键词进行剖析 ,学生很可能对其…  相似文献   

18.
在刘三姐文化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刘三姐歌谣”是一个在内涵和外延上均界定不清的概念。对这一概念进行梳理,既是学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支持、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共同本质特性的反映。概念包括内涵与外延两部分。内涵是概念所反映事物全部的共同本质的属性:外延是指具有这些共同本质特征的全体对象。数学中概念很多,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词典对“概念”一词的解释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基本”的解释是“根本的”。化学基本概念可以理解为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的本质特征。这好象是在咬文嚼字。其实,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复习中就是要善于解剖概念,弄清概念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高三化学复习是从初三到高三四年所学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