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晓思 《广西教育》2011,(32):50-51
当前,“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已成了每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觉行为和努力方向。自由语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唤回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由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以适应未来丰富多变的生存环境的语文教学方式。在“自由语文情趣教学”课堂中,“师生和谐互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体现,是一种和谐的课堂生态。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教师讲,学生听”的观念支配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极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进行。笔者认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中协作的教学,是在一个师生共同创设的具有民主、平等、和谐、自由氛围中,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1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激发问题意识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实验问题教学的前提。教师必须转变“师道尊严”的思想,以学生为本,努力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做到师生、生生平等对话,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动力,树立远大目标,努力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全教会指出 ,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要实施创新教育 ,就必须把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到首要位置。一、对于师生关系的探究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其实质是强调教育者对学生心灵的尊重 ,反对以任何借口对学生的心灵施暴 ,特别强调师生人格平等 ,强调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去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 ,反对压抑和窒息学生的个性发展。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是民主教学的典范。他对学生的要求是“学而不厌” ,…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强调了语文学习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智力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6.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强调了语文学习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智力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7.
樊瑶琴 《学子》2014,(7):29-29
一、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才能积极学、主动学,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是营造创新氛围的前提,是实现主体的发展的重要举措。2.提倡民主教学。创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强调教育过程中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如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是朋友,是共同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民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教学具有民主的性质,成为民主的活动。同时,在教学内容中注重民主意识的渗透和学生民主思想、民主精神、民主参与能力的培养,以民主化的教育造就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教学民主最重要的是赋予学生学习的真正自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领导力。建设丰富多元的可选择的课程"自由是创造性思维的灵魂。"学生是心理处于发展变化中的人  相似文献   

9.
一、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因此,在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师生关系。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强调教师权威、强调外部灌输、强调严格管理和训练的教育思想,长期以来成为左右我国教育思想的原则。这种生逼硬填的教学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很难有创造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由“教师本位”观念转变为“学生本位”观念,在师生关系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中心地位。其次,树立“开放教学”观念,根据学…  相似文献   

10.
正一、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才能积极学、主动学,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是营造创新氛围的前提,是实现主体的发展的重要举措。2.提倡民主教学。创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强调教育过程中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如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是朋友,是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巳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正成为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以讲代学,以问代学,学生只是被动地随着老师的讲问接受性地学习.因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创新能力受到严重的抑制.课堂教学中,怎样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达到让学生自主探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表明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在自然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仍是课堂主宰的情形。这样学生的“自行探究”便流于形式。在自然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转换教师的角色,营造民主、平等的探究氛围。 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然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自行探究,必须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信任、尊重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就是“主体性教育”追求的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数学课堂教学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是我们数学教师共同关心和积极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我们应力求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有创新的勇气,创新的热情,…  相似文献   

14.
武银成 《考试周刊》2008,(49):147-148
高中政治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政治教师应用心与学生去沟通,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助、尊重信任对方的师生关系。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时,教师以一种愉快、轻松的心情甚至是激情去教学,学生在和谐、民主、自由、平等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才能构建成一个学习的动力系统,从而促进高中政治课堂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王丰翱 《山东教育》2004,(19):34-35
师生之间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不仅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是搞好教育创新所必备的因素。要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五能”“五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纲要倡导“互动”教学,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目的是确立师生在教学中的平等地位,这首先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意味着应与学生平等对话,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结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参与热情的高涨,创造性的解放。“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为“对话式”教学。它是对话主体间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在对话中,教师…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素质教育必须突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坚持主体性、全面性、创造性等原则。其特征是备课时“吃透两头”: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还学生一个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运用多向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8.
宋继宏 《文教资料》2005,(2):118-119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学生则是阅读教学的主体,其反应的多元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阅读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感悟学生的独特体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阅读教学达标的关键所在。一、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激活创新思维。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实践表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实现角色转换,成为平等关系中的首席;要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蹲下身来看孩…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以创新为核心,以发挥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突出个性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强调学生主动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因此,一个有利于引导、激发创新意识的激励环境至关重要。一、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标志。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的颁布,它意味着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将凸显个性,张扬个性,因此,进行个性化小学语文教学就显得十分必。“对话”也好,“个性化”也罢,其实质就是昭示平等、民主。在教学中,求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尊重学生。转变“权威”角色。传统的课堂,老师是“小朝廷”,居高临下,学生则是“臣民”,正襟危坐,规规矩矩地接受老师的教训和灌输。这种“接受教育”已经延续千百年了,改起来也非一日之功。然而不改不行。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民主意识,让学生从师生“对话”与相处中,体悟民主与平等,展现充满活力的个性。课堂上学生已不是盛知识的容器。而是源源不断的知识源。将课堂真正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