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外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能恰当地运用语言。寓语言教学于文化背景中的目的之一是发现并排除干扰语言交际的因素。不同文化层上的语用失误贯穿于英语学习和使用的每个阶段,因此,不同阶段的语言教学应与不同文化层次的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一个相应的文化认知系统,以使学生英语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应结合日常会话及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句子及语篇导入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英语学习需要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和社会交际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重视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阐述了语言学习必须和文化学习相结合,必须合理地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参与和运用,真正实现语言表达方式和用法上的习得与内化。  相似文献   

3.
浅论文化导向型英语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对于一种语言的习得,离不开对这种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文化导向型英语教学模式把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语言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使学习者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出使用英语准确、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者.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跨文化交际系统包括母语为英语的交际系统、英语作为外语的交际系统、英语本土化的交际系统。不同文化系统的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由于文化背景及民族心理不同容易产生交际障碍,主要表现为交际策略、交际时间、交际方式以及禁忌语上的误读。为减少交际冲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当了解不同文化的交际原则与行为规范,切实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实施有效的交际行为。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文化保存的手段.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得交际能力,从而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提高交际能力离不开了解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就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还应包括文化知识的渗透.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就应摆脱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要有意识、系统地导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文化决定着语言,语言又隐含着文化。跨文化交际意识阻碍着英语文化习得的发展。学生应该在英语学习得中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该文从分析英语文化习得学习现状入手,谈谈英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意识关系,发现问题,提出应该坚持的几点原则。  相似文献   

7.
李庆予 《文教资料》2006,(36):166-167
本文探讨了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懂得更多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英语国家与中国的文化差异,是学习英语并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英语语言知识是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为载体的,因此掌握更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对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学习中,尤其是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西方文化对学习者总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阐述了跨文化交际的含义及发展,并分析了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同时结合跨文化交际的具体内容提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掌握与了解,从而加强学生有效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意识的渗透,是现代英语教学的新思路,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教学平台,可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让学生在了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前提下,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际和思考,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英语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是英语语言,因此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要通晓不同文化的背景知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既需要中国英语学习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又需要中国英语学习者能够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和领悟力,也要及时掌握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文化能力,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时常犯的语用错误,同时,就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应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通过贯穿始终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中西方文化对比,使学习者逐步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进一步准确、流利、得体、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就文化背景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和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定义、理论基础及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与语言的交流与交往,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英语教学不仅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让学生了解与熟悉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生活方式、习俗礼仪、审美情趣等就显得十分重要。现笔者将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跨文化交际内容整理如下,供大家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不同文化背景带给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引致的障碍,论述跨文化交际中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及相通性;汉式思维对于英语学习所带来的障碍并非无法逾越,关键在于语言学习要与文化学习同步进行,并找出不同文化背景下英、汉两种语言的相通之处,以利于消解英语学习与文法上的障碍与冲突。  相似文献   

14.
文化长廊     
张鲁静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30(9):45-48,F000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就应让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了解,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了给小学英语教师提供文化教学方面的素材,引导小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我刊与《空中英语教室》合作,开辟了“文化长廊”栏目。该栏目的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1)与英语国家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这部分内容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学习和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素材,培养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所选用的材料均由《空中英语教室》提供。(2)文化知识教学活动示例。这部分内容旨在介绍文化知识教学的具体方法,指导教师向学生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受到英语国家文化的熏陶,而且从中学到一些英语知识,初步形成得体地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欢迎广大读者对该栏目提出宝贵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一直偏重于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教学,而对知识文化,尤其是交际文化的导入重视不够,事实表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往往导致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干扰,因此,文化教学应成为大学外语教学的有机部分。大学英语中的文化教学应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挖掘词的文化内涵,学习西方典故和谚语以及加强中西文化差异各个方面的异同比较,进行深层次上的文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达到预期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说,在外语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也不可忽略对母语文化的传播。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入的欠缺,导致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与其实际的英语水平不一致,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和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可行性建议,即改变外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加强母语及母语文化教学及培养学生双向交际能力,以期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与英语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英语语言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是英语世界文化的传播。汉语和英语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我们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其适应跨文化接触。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交际中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双方对中介语的应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当然也包括对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就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他对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或者说,其交际能力应表述为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应成为在汉语文背景下教授英语的主要目标之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是为了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而文化教学又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必可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34):81-8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只学习英语语言基本知识,不了解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就会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不能得体地运用英语。我们应通过中西文化比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多种手段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最终使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纪全艳 《海外英语》2011,(15):238-239
英语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语言学习,更是文化学习。英汉文化差异使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受母语文化的影响产生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给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该文从中西文化词汇、语用、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予以比较、分析,试图从文化负迁移的角度来探析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在英语学习中减少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提高第二语言习得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