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研读《史记》,时有所疑;积疑既多,遂作和记。更不自量力,思为之索解。传世最早之《史记尉释文字,为裴烟《集解》、司马贞《索隐》与张守节《正义》,三者合称“三家注”,附见于通行之全本《史记》;其收集资料之较全者,则为日入陇川资言之《史记会往考证》(下文简称“《考证产).《疑治》以三家注与《考证》为基础;其原则为:无者治之,误者正之,不足者补释之。《疑治》之作,窃访王念孙《读书杂志》之体例:先录有关《史记》之原文,次引三家注及烤证》之训释,本附案语以申述粗浅之己见。所治者重在语词,间或涉及语句。引…  相似文献   

2.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初一语文课本未注释,其它资料,有的注作“好象”,有的注为“怀疑”,有的认为注作“怀疑”,“与诗意并不相符”,应注为比喻词“如同”、“好象”。认真品味《静夜思》,注为“怀疑”,才切合其诗的意境。意境,是作者对外观事物(社会现象、自然现象)感受所达到的一种情怀。要正确地领会诸歌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怀。读者必须凭籍诗作潜在的条件、诗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自然环境),及其经历(遭遇)、思想感情,调动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和审美感去认真体味诗歌形象。李白追求开明政治,具有“解世纷”、“济天下”、”安黎元”的抱负。他傲骨嶙峋,蔑视权贵,招致达  相似文献   

3.
贺年永 《语文知识》2000,(12):16-17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中的“疑是”至今无确解。多数人讲成“怀疑是”,另有一些人释“疑”为怀疑,疑心,疑惑,以为,未注“是”为何义。这两种解释都未落实“是”为“这”的指代义。在有的语言环境中,“疑是”是可以讲成“怀疑这”的。例如唐代张渭的《早梅》诗:  相似文献   

4.
九疑     
读人教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三册(2003年4月浙江第7次印刷本),笔者发现九处疑窦,现试述如下: 疑一,《离骚(节选)》(P31)提示中云,屈原“晚年作《离骚》”。案:其创作年代,虽说法不一,但不能武断论之。根据《离骚》诗中反复透露“及年岁之未晏”、“恐美人之迟暮”、“老冉冉其将至”等年龄信息,应。  相似文献   

5.
学则须疑     
古代学者都强调学习要善疑。如孔子主张“多闻阙疑”(《论语·为政》),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然而对此有更为详尽论述的,要推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张载在《经学理窟》中反复强调“学则须疑”。首先,他认为提出疑问是学习的起点,“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其次,即使学有所得,张载认为仍须有疑,才能“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再次,他还认为人们在实际行动中碰到疑难是必然的,“不知疑者,只是不便实行,既实作则须有疑,必有不行处,是疑也。”最后,他对“疑”与“不疑”的关系理解得很辩证。“不疑”、“不惑”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境界,它是经常疑虑,“积久自觉渐变”的结果。但是达到了“不疑”的地步,还须“有疑”才能进步。所以,“学者恶其自足,足则不复进”。  相似文献   

6.
张家英先生所著《〈史记〉十二本纪疑诂》(下称《疑诂》)有幸赠我,祥读之后,感到耳目一新,受益良多。从中可见其治学之严谨,阅力之广博,科研角度之新。不固守旧说,另辟蹊径,为《史记》研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疑诂》一书的贡献在于它把“三家注”中未注或漏注词...  相似文献   

7.
《语文知识》1995年3期刊发的《疑中求“疑”》一文,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提出了很好的见解,认为它“通‘拟’,比拟、类似、好像”,在上述二句中“是好像的意思”。美中不足的是,《疑》文只着重从“疑”字在上面两句诗中的用法着眼,推断出它应该作“好像”解释,缺乏有力的佐证,说服力不  相似文献   

8.
李白《静夜思》(六年制第四册13课)有句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望庐山瀑布》又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疑”作何解?翻阅手头上的教参,均解为“怀疑”。诗人既知“床前”洒落的是银白色的月光,为何还要“怀疑”它是“地上霜”呢?而《望庐山瀑布》一诗,从诗题到诗句已两次出现“瀑布”一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自然是“瀑布”,又为什么要“怀疑”呢?因此,“疑”之解释有疑。我认为这两处之“疑”,均应解为“像”、“似”、这样解才理通情顺,并且合乎比喻修辞格:“床前明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学研究》总第84期刊载了《“疑”作何解》一文。作者认为李白《静夜思》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处之“疑”均应解为“像”、“似”。理由是:(一)诗人既知是“月光”、“瀑布”,无庸置疑为“霜”,为“银河”之水;(二)“疑”释为比喻词之后,两处诗句的前后句都成“本体、比喻词、喻体”皆有的明喻。这些看法,似可商榷。我们认为,诠释词义要紧扣语言表达的情境。《静夜思》是写远客思乡之情,诗中人完全浸入沉思之中,在迷离恍惚的神情中,腺胧地乍一望去,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定睛一看,现实环境告诉他,这不是白霜,而是月色。这多  相似文献   

10.
《史记·高祖本纪》疑诂张家英近年研读《史记》,时有所疑,间作札记;复不自量力,思为之解诂.传世最早之《史记》训释文字,为裴《集解》、司马贞《索隐》与张守节《正义》,三者合称“三家注”,附见于通行之全本《史记》;其收集资料之较全者,则为日人泷川资言之《...  相似文献   

11.
《草原》(五年制小语第九册)一文,写的是老舍访问内蒙草原时的见闻和感受。文中有些语句是作者独具匠心的精妙之笔。现对文中的部分“疑句”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12.
小学古诗中有些疑难词语,教学释义时常有分歧。给正确理解诗意带来一定困难,这儿择要举例试作辨释。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疑:教参释作“怀疑”。近来有人提出异议,认为“疑”应作“象”、“好象”,理由是从上句看出诗人已知道“床前”的地上是“月光”,怎会再“怀疑”它是“地上霜”  相似文献   

13.
一、面缚西都。 (高四册《与陈伯之书》) 此句课本注释为:“被缚于西都。面缚,缚手于前。西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将“面缚”作如是解,很值得商榷。 “面缚”,历来注家均指出是两手反绑于身背,表示投降。《辞源·修订本》注云:“面缚,两手反绑于身背而面向前,示投降。《左传·僖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土舆榇。”注:缚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撰《新版中学语文课本古文注释发疑》一文(载《宁波师院学报》1989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学》1989年第5期复印),对新版单册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若干注释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本文是该文的续补,主要是对新版双册课本文言文若干注释加以辨正以及对当注未注的几个疑难词语加以补释,少数几条是单册课本的。失当之处,敬请指正。惜不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 初二册245页注:“惜不得,就是‘惜之而不得’,舍不得(它),(却也)没办法。惜,舍不得。得,能够。”按,课本注解不确。惜本是爱惜、吝惜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基本篇目之一《促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聊斋》的成书时间距今虽仅三百年,但其中有些词句的译释,要真正做到文从字顺,还令人颇费斟酌。下面试举三例。一、聊赖文中“不复聊赖”一句,课本未注;参考书译为“感到不再有一点生趣”,似未妥。 (1) 《辞海》(中华书局据1936年版缩印全二册本)下册未集耳部165页[聊赖]注:“亦作寥赖,凭借之义。《后汉书。蔡琰传》:‘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相似文献   

16.
疑读法     
疑读教材 ,是教师的灵性和创意的体现。教师要想创造性地劳动 ,首先就要创造性地学习 ,对教材要有怀疑的精神和能力。意大利诗人但丁指出 :“我喜欢怀疑并不下于知识。”疑读法不仅能够发现教材中的知识性错误 ,而且能发现其思想性错误。所以对于一个教师来说 ,疑读能力比学识还要重要。下面以《宋定伯捉鬼》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宋定伯捉鬼》 ,课文阅读提示有云 :“人用智谋制服鬼” ,表现了“人能胜鬼” ,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教参也如是说。于是有些人就认为宋定伯是位“捉鬼英雄”。他与鬼偕行 ,以“诳之”开始 ,以“卖之”告终 ,机…  相似文献   

17.
“疑是”一词常见于唐人诗词中。“疑是”的“疑”是什么意思呢?蔡仪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文学概论》写道:“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描写的虽是庐山瀑布,但也有一个观赏的作者,就是‘看’和‘疑’的人。”王易鹏选注《古代诗歌选》中的《望庐山瀑布》“说明”写道:“几乎疑心是天  相似文献   

18.
一、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李斯《谏逐客书》) “阿缟之衣”一般都注为“齐国东阿出产的丝绸衣衫”之类。但人们往往提出疑问:“阿”解释为东阿的根据何在?有人当然会端出旧注来给你看。不是吗?徐广《史记音义》早认为“阿缟”是东阿产的缟,但是,徐广是主要根据上文的“江南金锡,西蜀丹青”来推断的,其实“阿缟之衣”的前后并无地名,即以“宛珠”而论,以前注为“楚国宛地出产的名珠”,早有人怀疑其可靠性(宛城,宛陵,宛溪,宛县均不可能出珍珠),认为“宛该是  相似文献   

19.
苏轼的《石钟山记》,集描写、记叙、议论于一体,三管齐下,借记游以述理,别具一格。它“两疑”启文,“三笑”鼎足,锁定这一行文述理特点,于教学欣赏之中相机而行,不失为一个上好的角度。如果把不足500字的《石钟山记》倒过来以金字塔作比,那么,它的基点便是“余尤疑之”的“疑”。“尤”即“更加”。除了表明此“疑”之重外,还隐现着此“疑”之前已有“疑”,即“人常疑之”。那么,为何“尤疑”?苏轼答曰:“石又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这是对“疑”作了澄清,应该算完事了,但苏轼连气也没有喘半口,紧接一个转折反问:…  相似文献   

20.
李白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句中之“疑”,其音其义,所见注本、教材或赏析文章,都释曰“怀疑”之“疑”,几成定论。笔者细玩,不无疑窦,兹献于后,求教专家。 诗以题观,当是身处异地的诗人在一个不眠之夜的即兴之作。既然首句明明白白写道“床前”的景象是“明月光”,为什么又转而怀疑是“地上霜”呢?这样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