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篇小说《人生》是路遥的一部名篇。自从《人生》发表以来,分析高加林人物形象、阐释城乡二元对立等的学术类的文章已俯拾皆是,笔者以大马河桥来分析高加林的几起几伏。大马河桥在小说《人生》中多次出现,作者重点描写的有四次:巧珍在桥上等高加林卖馍返回、高加林在桥上等巧珍"卖馍"回来,高加林送巧珍红头巾,高加林与巧珍分手,高加林工作被查回村时路过此桥时感慨颇多。笔者以为,大马河桥不但见证了高加林的起起伏伏,同时桥也隐含了更深层的含义,诸如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对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水浒传》的续书———《荡寇志》,研究者往往从政治或道德的角度对它进行评论,笔者拟从小说的社会价值这个角度去观照《荡寇志》,它为小说的社会功用作了最好的反面证明。  相似文献   

3.
葛敏芸 《广西教育》2012,(33):16+26-16,26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一定数量的小说被选编或改编作为课文。以苏教版小语教科书为例,有中国小说,如《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林冲棒打洪教头》等;有外国小说,如《爱之链》、《船长》等;有短篇小说,有选自长篇名著中的某个章节。纵观小说课文,它容量小,篇幅短,  相似文献   

4.
继1999年9月我在南京“天宫斋”购得晚清稀见小说期刊三种《图画旬报》、《大罗画报》、《图画日报》)以后,我便开始对晚清时期出版的各类小说刊物发生了十分的兴趣,并注意起这方面资料的搜集。经过将近二个月的工作,一批过去鲜为人知的小说期刊、报纸开始浮出水面。如《新世界画册》、《游戏杂志》、《潇湘小说》、《新世界小说报》、《小说世界日报》、《七日小说》、《小说世界》、《觉民报》等。虽然其中有些报纸或杂志,或因为书商要价太高,一时无法购入;或因为藏在“深宫人不知”,一时间无暇整理,但由于已经有了权威的证…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6,(3):59-64
古代党争小说是古代党争的产物。党争小说,指叙述党争内容的古代小说和即使无关乎党争内容却因古代党争而产生的小说,即党争小说包括两个层面:一、所有叙述党争内容的古代小说;二、所有因古代党争而产生的小说。在中唐朋党相争的政治环境中,党争小说是由小说叙写政治及政治斗争的写作惯例与小说创作"失实"甚至"假小说以施诬蔑"的尝试相结合而形成的作品。它们在中唐迅速走向成熟,涌现出许多相类的小说作品,其中《周秦行纪》是其代表作,它们对后世的党争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一部讲究诗味或“趣味”的意境小说,这是它区别于传统旧小说和西方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红楼梦》的意境既存在于局部,更存在于整体,并具有层次性,即有尘境、幻境、空境三个层次构成,使得小说既有模写直观感相的认识功能,又有传达活跃生命的抒情功能,还有探索人生和宇宙奥秘的哲学功能。《红楼梦》的意境美,给人悲剧美、哲理美和空灵美三种不同的艺术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独特形式。魏晋南北朝时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就是它的滥觞。志人(或称轶事)和志怪是笔记小说的两大主题。明清轶事小说,是《世说新语》一类志人小说的余波。明清时期轶事小说的发展有三个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殷芸小说》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芸小说》是六朝重要小说之一。文章在初步探讨此书的一些问题后,指出姚振宗以《殷芸小说》为“《通史》之外乘”的说法错误,并评价了它在保存六朝文献方面的重要价值。内容上注意到它的俗化倾向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郑振铎的《猫》是一篇文字朴实、描写生动、感情丰富、寓意深刻的作品。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将它与《荔枝蜜》、《小麻雀》、《挖荠菜》等组成散文单元。但是,作者是把它作为小说的。《猫》写于1925年11月,被收在1928年作者自己选编的小说集《家庭的故事》里。作者在《家庭的故事·自序》中指出:“我写这些故事,……并不是我自己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决不是旧事的纪实。其中人物更不能说是真实的。”长期以来,特别是“五四”前后,一虚一实,大体是区分小说  相似文献   

10.
[单元概说]本单元由四篇文言文和五首唐诗组成。从体裁上看,《桃花源记》是古诗《桃花源诗并序》的“序”。也可以把它当成小说来读。《口技》,既可以把它当作摹写口技特点的说明文,也可以把它当成小说。《孙权  相似文献   

11.
曾朴的小说创作是富有探索性和超越性的;作家以一种前进的精神,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社会人生的探索,突破了传统偏重伦理的取向,又以暴露内幕新闻般的写实手法,真实再现当下晚清社会的风俗史。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昭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汉书·艺文志》之“小说”与中国小说文体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一词 ,始见于《庄子》,但对小说文体进行界定和总结的首推汉代刘向、刘歆。浓缩刘氏父子校出成果、删《七略》之要的《汉书·艺文志》不仅首次确定了小说文体术语 ,著录了小说作品 ,也说出了小说出自民间 ,具有故事性、虚构性的特征 ,标志着中国小说文体在理论上正式确立并开始步入自我发展的正史时代。那种主张将自《汉书·艺文志》开始的目录学“小说”概念与自唐传奇开始的所谓文学小说概念区别开来 ,将唐传奇以前的小说视为中国小说的前史状态的观点 ,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明清小说评点艺术是我国古代小说理论的主体 ,也是古代文学理论不可分割的本体组成部分 ,厚积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 ,洋溢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充实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内涵 ,为世界文学理论宝库增添了光彩 ,其精华部分对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实践具有普遍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学传播同人类总体的传播活动相一致,也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三个阶段。中国古典小说则是在以印刷术为基础的、文字传播得天独厚、空前普及的明代走向繁荣的。因而它的传播在当时主要是以印刷为媒介的文字传播。在广泛搜集整理中国古典小说文本流传资料的基础上,将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传播方式归纳为选辑、改编、评点、翻译四种,并以传播学的理论对其分析研究,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中国古典小说的传播方式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5.
专类词语研究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王虎的《唐代笔记小说词汇研究》是一部研究唐代笔记小说词汇的力作,其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学术视野广阔,把唐代笔记小说词汇置于整个汉语史研究的框架之中,又与同时代其他类型体裁的作品相联系,以大量例证为基础抉发词义,结论可信;二是考释方法科学,能娴熟运用因声求义、同义连文、同类比较、探寻语源等多种考释方法;三是注重研究价值,为当代大型辞书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官场小说从清末到现在历经了一个很长的发展周期,近20年是风行的黄金期。但是中国官场小说作为现实主义的题材,存在严重不足,创作思想高度不够,缺乏富有时代精神的正义之气,艺术质量欠缺,要达到现实主义艺术的已有深度与高度,这类作品还有较大距离,缺乏应有的“文学气韵”。在文学层面上与其销售的风行相比。处在很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中国的小说观念发生了从“史”到“文”的重大变迁,即由攀附于史转为以“文”为本位观照小说的价值。这是明中叶以来经学、史学、子学评点领域里“泛文论”倾向在小说评点领域的扩展。在这一变迁中金圣叹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成书于南朝梁代的笔记小说<殷芸小说>是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集志怪与志人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史料文献价值.它的出现对小说文体的形成和完善作了极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9.
根据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翻译于清末在中国文学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通过翻译活动,引进了新的思想、题材和写作技巧。小说翻译是清末翻译中的主要内容,它提升了小说在中国文学体系中的地位,促进了中国原创小说的繁荣,带来了小说写作方法与形式等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小说序跋是研究小说理论的重要形式,文中选取了明清阶段的小说序跋为研究对象,从明清学者的小说序跋中小说概念和小说特点理论出发,分别探讨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目录学定义和散文体叙事学定义,从小说类属与小说定义方面探讨了明清时期的小说本体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